鲁迅,鲁班,诶,他们俩有什么关联?一个文博士,一个木秀才,隔着一千多里,两千多年,不沾边,八杆子打不着,只是名字里都有个鲁字,却又都不姓鲁,鲁迅姓周,但他不叫周迅,他叫周树人,因为母亲姓鲁,所以取的笔名叫鲁迅。鲁班姓姬,但他不叫姬班,鲁班公输氏,他叫公输盘,他的祖国母亲是鲁国,盘和班通用,所以就叫了鲁班。鲁迅先生,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用说,大家都知道。鲁班呢,两千多年了,正史,野史,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不胜枚举,也不在乎我这里多说个三言两语,说对了,您点头认可,说错了,您多多担待,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各位雅量高致,都懂得。
01.终南学艺
鲁班,姬姓,公输氏,后人也称之为公输子,姓,从母系,氏,从父系,应该是母系社会刚刚转化过渡到父系社会,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在,所以有姓氏之分,其实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云南、四川境内的纳西族摩梭人还是母系社会,姓字本身就是女字旁,中国最早最古老的几个姓姬、姜、姚等等都是女字旁,那时候,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有姓氏姓名的,后来慢慢有了,也很简单粗糙,你看,直到几千年后的明朝,朱元璋他们家,祖父朱初一,父亲朱五四,然后朱重八,朱元璋就叫朱重八,元璋是后来参加起义,有了功名,有了身份才取的名字。作为一个60后,我还记得那时候我们村一个小脚老太太叫芜湖市,嘿,写错了,吴胡氏,婆家姓吴,娘家姓胡,没有名字,连姓也不是那么确定。鲁班既有姓,还有氏,出身贵族,既然出身贵族,吃穿用度什么的自是不用发愁,然而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小时候的鲁班如是决定要学一门手艺。这时候真要说那些高大上的修齐治平光宗耀祖青史留名之类,远着呢,根本就没到那儿,怎么地先得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啊。可是学什么,上哪儿去学呢?终南山,天下第一归隐圣地,传言山上隐居好多圣贤高人,打定主意鲁班出发了,从鲁班的家乡鲁国,就是今天山东滕州到陕西终南山差不多两千里路,跋山涉水,艰难险阻自不必说。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终南山,山上的一位世外高人看他意志坚定,不畏艰难,慨然答应收他为徒,师父问他:“鲁班,跟我学艺,你是要学三个月即成,还是学三年有成的啊?”
三个月?三年?差距好大,离家这么远,鲁班那时候还是个小男孩,想家嘛!当然想家,三个月,太有诱惑力,然而我出来干什么呢?我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呀?鲁班问了自己两个很高深的问题,可他自己也犯了踌躇,回答不上,只好请教师父:“师父在上,徒儿不知道三个月怎么讲,三年又是怎么回事?”
“三个月,手艺掌握在眼里,看到什么,会做什么,学艺三年,技艺掌握在心里,心之所思,手即能成。”
眼里,心里?也是差别很大,鲁班略加思索,跪地叩首:“师父在上,徒儿愿学艺三年。”
师父很满意,把鲁班带到工作间,指着架子上落满灰尘的那些个工具:“这些家什已经几年没用了,也没有打理,你把它们都好好收拾收拾。”
不难想象,这些工具有的锈迹斑斑,有的缺胳膊少腿,鲁班那叫一通收拾,打磨修复忙活好几天,“师父,搞好啦,差不多搞好啦。”鲁班也是累的不行。
“差不多?差不多!那哪行,差一点也不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话说三分的手艺,七分的家伙,没有称手的工具,就干不出像样的活儿。”
好嘛,接着收拾,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不干活不知道干起活来多么累。就这样又干了几天,师父:“来,鲁班,把你磨好的凿子凿个眼,把你磨好的刨子刨块木板。”
鲁班依言而行,很快眼凿好,木板也刨出来了,可鲁班自己一看,有些羞愧,怎么啦?眼儿凿得说圆不圆说方不方,木板虽然满满地刨了一个遍,没刨平,一道一道的直棱,这是怎么回事?鲁班满腹狐疑看着师父,师父走过来,慈祥地摸了摸鲁班的小脑瓜:“这做事啊跟做人一样,正人者必先正己,所谓以其昏昏,必然使人昏昏,以其昭昭,方能使人昭昭,做事呢,无规矩不成方圆,凿子无拐打不方,刨子有拐刨不光,拐者,拐角拐角,角也,凿子磨出来不上方不见角,凿出来的眼儿就不可能方方正正,反过来刨刃就不能有方角,把方角打磨成圆弧状,自己圆滑,刨出来的木板才会光滑。”
“是这样,早说嘛。”
“早说,早说你就不长记性了。”
如是这般,工具算是收拾停当,开始做家具,桌子椅子板凳,没做过,从哪下手呢?鲁班有些犯难。
“没做过?谁一生下来就会做,你刚出生那会儿什么都不会,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看看你现在不都会了吗?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什么事情都有个第一回,等你学会了,你就知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哦,是这样,好嘛!呸!开干,鲁班撸起袖子,浑身是劲。
第三天,鲁班拿着自己做好的小板凳给师父过目,师父掂了掂:“你不觉得这是世上最差的小板凳吗?”
“师父,这个是我第三次做的小板凳,我第二次做的小板凳比这个还要差,我第一次做的小板凳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差的。”鲁班拿出那两个小板凳,师父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鲁班的小脑瓜。说到这儿,有人不乐意了,那什么,三个小板凳不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吗?是,谁不知道啊,爱因斯坦,大物理学家,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小时候并不聪明,做出来的小板凳很不咋地,这不就结了吗,做小板凳,在我这儿,他就是鲁班,西方小鲁班。还有一点忘了说,那时候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没有板凳,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大脑混沌,没有多少时空意识,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扯远了,打住打住!看看师父怎么说的。
“小板凳,八开叉,十个木匠九个怕。”
“九个都怕,那,还有那一个呢?”
“还有那一个,心灵手巧,轻松拿下,还有一个再要做不出来,大家就没有板凳坐了。”
师父笑了笑:“做事情,光动手,不动脑筋,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用心跟动手同样重要,就是通常所说的知行合一。你做的第三个小板凳的确大有进步,只不过还要用心揣摩,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窍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自此,鲁班学艺愈发勤恳,愈发用心。有几次,鲁班发现一个怪事,师父划线有两条或多条线时,师父总是用打叉的那条线,没打叉的线都作废了,在鲁班的印象中打叉就意味着错误,师父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什么呢?你看看,鲁班小时候好奇心特别重,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对勾标注有用的线条?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有疑问的两条或多条线,一般情况都靠得很近,打勾有可能勾住两条或是三条线,然后还是难以辨别,而打叉就有且仅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只能占一条线,或是最靠近哪条线,这样一来就直接区分开了。一撇一捺交于一点还有左思右想最佳选择的意味。后来打叉就成了行业的约定俗成。
就这个约定俗成吧,两千多年后还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们这儿农村小学,校舍教室都是土墼墙体,老师演讲用的黑板,没有塑胶的,甚至连木制的也没有,在土墙上用水泥砂浆抹出一块长方形的墙皮,涂上黑漆,就是黑板,校长是个瘦高个,他拿起瓦匠师傅的五尺(木匠.泥瓦匠的专用工具,标有刻度的五尺长方木),用粉笔在墙上画了一个长方形,然后走到教室中间端详了一下,觉着这个高度是照自己的身高设计的,个矮的老师或是学生书写起来,有些够不着,不方便,于是把长方形的两条横线往下移了一点,先前的两条横线懒得擦,跟平时批改学生作业一样,随手打个叉。
等泥瓦匠做完了,校长一看,最下面那条线还在,黑板是照着打叉的那两条线做的,校长气得:“你一个老师傅,还不知道勾是对号叉是错吗?”
“瞧你说的,我们行业的规矩打叉就是要用的线,祖师爷传下来的。”你看看,整岔了。
额,又跑远了,回过头来再说鲁班,鲁班也是,不太聪明,然而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鲁班进步很快,时间也过得很快,转眼之间,一年就过去了,鲁班也觉着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是时候挑战一下高度,尝试一下难度。看师父做的那些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鲁班心里直痒痒。
“门船户扇,桌椅板凳,大小盆桶什么的都会做啦?”师父知道他的想法,大为不悦。
“差不多,都能做了,师父,我想是不是把那些高难的做会了,这些简单的就迎刃而解,势如破竹。”
“差不多,又是差不多,参天大树风吹雨打都不怕,而刚栽的树苗,风一吹就倒,拿棍子支都支不住,那是因为大树有庞大的根系,深深的根基,盖房子也一样,基础打牢固,上面盖起来才稳当。再说了,高难的东西做不来,你丢的是颜面,最多也就是学艺不精,而那些简单基本的东西你要是做不好,丢掉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师父顿了一顿,看着鲁班:“底裤,你丢掉的是底裤!到时候问题就不是学艺精不精,人家会怀疑你有没有手艺,是不是个手艺人。”
啊!是这样,底裤都丢,那丢人就丢到家了!鲁班出了一身冷汗,默默地低下头。自此以后,鲁班更是脚踏实地,再也不敢好高骛远。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一转眼,三年时光过去了,这一天,师父把鲁班叫到跟前:“鲁班,你已学艺有成,该下山了。”
“下山?”鲁班吃了一惊,“师父,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你要赶我下山。”
“三年之约到啦,傻小子,做错了什么,为师不得教你改正错误?!”师父朗声大笑。
“可是,师父,我还有好多东西没学会呢!”这一回,鲁班急了。
“好多东西没学会?”师父语重心长:“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说起来,学到的东西就像一个圆周,学得越多,圆周越大,而圆周外围面对未知的事物也就更多,所以说学无止境。直到今天,为师还在学习,难不成你要跟为师学一辈子?”
“唉”,师父叹口气:“为师又何尝不想你在山上多待些时日,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你终归是要下山,奔你自己的前程,三年了,虽然谈不上绝顶聪明,但你悟性极高,也很用心,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手艺,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学习,不能老是围着现有的东西打转转,要勇于改进,敢于创新!”
师父说的句句在理,语重心长,鲁班也只好打点行装,准备下山,师父郑重告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鲁班谨记在心,叩头谢恩,师父又叮嘱:“鲁班,你我师徒一场,就此别过!下山以后,切勿说出为师名号。”
“为什么呢?”鲁班大惑不解:“我又不是那个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美猴王孙悟空。”
“授徒若如我,留名做什么?授徒不如我,留名做什么?”师父说完,放声大笑,遁入山林。
鲁班凄然,师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是凡夫可比!
自此,鲁班下山,从未跟任何人说出师父名号,直到后世人们只知道鲁班终南学艺,却不知道师父尊姓大名。
02.输攻墨守
鲁班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了一个木匠,一个手工业者,张家盖房子,李家打家具,从此吃上了百家茶饭。鲁班牢记师训,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又在实践中学习新的技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下来,鲁班技艺精湛,名声大振,业务范围极力拓展,小到老百姓家的桌椅板凳,大到诸侯国王的城墙宫殿。鲁班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就带出来许多徒弟,徒弟又带徒弟,鲁班有了一大帮徒子徒孙。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有阳光自然灿烂,有空间就要膨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学说流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时诞生了圣人,文圣、兵圣,诚然,后世还出现诗圣、酒圣,甚至于博彩业还出现赌圣,可木匠业就是没有听说过木圣,只听过木头人,人要是冠上木头两个字,大家可想而知,迟钝笨拙的样子,凭什么?鲁班心里老大不服气,搁谁也不服气。此时的鲁班已不再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天三餐不用愁,他也想着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无巧不巧,想要睡觉,有人就递过来枕头。楚王想要攻打宋国,听说鲁班是个能工巧匠,善于建造宫城,解铃还须系铃人,楚王就寻思,这鲁班会造城,他就会破城。果然不负所望,鲁班造成了攻城器具,一共九套,每一套都匠心独运,超乎想象,楚王满心欢喜,这回妥了,一定要将宋国纳入版图。
楚人立国的时候只是个子爵,公侯伯子男,诸侯当中属于末等,湖北荆州一带,那时候还是蛮荒之地,极贫极弱,祭祀的时候没有牛,只好到邻国偷盗。然而事在人为,国在人治,几代明君贤臣,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楚国迅速崛起,先后吞并了周边的几个小诸侯国,疆域扩大,国力昌盛,楚王就有了问鼎中原的意思。
武王伐纣,灭了商朝,但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又封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于商丘,公爵,国号为宋,宋国的周边是鲁、卫、郑几个跟周天子同宗的姬姓诸侯国,宋国由是安分守己,不越雷池。
正所谓松处好取土,板地扛锹过,楚国想要问鼎中原,总不能找个姬姓诸侯国下手,那样的话,一个呼哨,人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几个打你一个,到时候单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注定没有好果子吃。挑个软柿子,楚国于是选定宋国作为挺进中原的突破口。有了鲁班打造的攻城器具,楚王信心满满,胜券在握。
好事多磨,鲁班带领弟子精心打造,又配合楚兵细心演练,厉兵秣马,磨刀霍霍之际,弟子给他带来了一位客人,老乡墨翟,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墨翟衣衫褴褛,鞋子磨烂了,只剩下半截趿拉着。
在民间,老百姓只知道鲁班,因为鲁班及其弟子徒孙,打造家具,修建房屋,给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但在学术界,那墨翟可就是飞机上吹喇叭——名(鸣)声很高。墨翟也就是墨子,小时候当过放牛娃,跟鲁班一样做过木匠,后来投身儒家,再后来又自立门户,创立墨家,调转枪口反对儒家,一套兼爱非攻,还真的就能跟儒家分庭抗礼,那个年头非儒即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鲁班跟墨翟一见面,山东话可就唠开了。
“先生远道而来,有何指教?”鲁班很谦逊。
“北方有个小子侮辱我,您帮我杀掉那个人呗。”墨翟也不客气。
“我不杀人。”鲁班有些不高兴。”
“我给你十万。”墨翟以为鲁班很需要钱。
“我不杀人,多少钱也不杀,我这人讲仁义。”
“咱也不搞双标,是不是?”
“搞什么双标,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鲁班大义凛然。
“既是这样,那咱们就说道说道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将要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他也不敢招惹楚国啊!楚国有的是土地却人口稀少,现在楚国牺牲人口去争夺土地,这种做法也不明智,无缘无故攻打弱小的宋国,谈不上仁爱,不愿帮我杀一个人却帮楚王杀宋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这又算是哪门子义气?”这墨翟果然名不虚传,一番言论铿锵有力,无可辩驳。
“先生说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攻打宋国是楚王的意思,我一个打酱油的,说了不算。”鲁班理屈词穷,只有叹服。
“那你就带我去见楚王。”墨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鲁班只好依言而行。
墨翟见了楚王,就说:“咱这有这样一个人,舍弃自家的玛莎拉蒂,去偷邻居家的独轮手推车;舍弃自家的绫罗绸缎,去偷邻居家的破衣烂衫;舍弃自家的山珍海味,去偷邻居家的糟糠烂菜。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玛莎拉蒂?啊!意大利人不答应,古罗马人也要跳起来反对,搞错了,作者笔误。马拉杀敌,用马拉着去杀敌的战车,有两匹马拉的,也有四匹马拉的,马拉杀敌。看着差不多,其实差挺远。
“还有这种人?”楚王很诧异:“他肯定有偷窃的毛病,天生就是个贼!”
“楚国方圆五千里,幅员辽阔,宋国区区五百里,弹丸之地,这一比较不就是马拉杀敌战车跟独轮手推车吗?”墨翟看着楚王,接着说:“楚国地大物博,有松树、梓树,还有楠木、香樟等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像样的树木也没有,这就好比绫罗绸缎跟破衣烂衫。楚国境内有长江、汉水,云梦大泽,鱼鳖虾蟹,犀牛麋鹿,应有尽有,宋国就巴掌大地方,没有山鸡、野兔,甚至抓条鱼都很困难,这就是山珍海味对比糟糠烂菜。这种情况下,大王派兵攻打宋国,您不觉得跟那个有偷窃毛病的人是一样的吗?”
“这,这,这样啊?”楚王有些尴尬,身上直冒冷汗,干咳两声,又清了清嗓子:“可我已经集结军队,鲁班也为我造好了攻城器具。”
“既是这样,在下倒要见识见识。”
鲁班心里也是老大不服气,呵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于是两大高手摆开架势,你一招六脉神剑,我一招飞龙在天,打住打住,没有这些,没有这些精彩画面。他们俩就是搞了个模拟,差不多就像现在的沙盘推演。墨翟解下腰带算是城墙,又用大大小小的木片作为守城的器具,鲁班不遗余力,九套攻城器具悉数上阵,然而,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鲁班败下阵来,墨翟大获全胜,一战成名。后来墨守成规就成了一个经常用到的成语,墨守成规本来的意思是墨翟守城的办法很实用,成为一种规范,但后来渐渐演变成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彻头彻尾的贬义词。
鲁班那时候还是有些年轻气盛的,他跟楚王说:“我有一条对付墨翟的策略,但是我不说。”
“我知道你想要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墨翟望着鲁班,嘻嘻一笑。
“他不说,你也不说,你们俩这闷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搞得寡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楚王有些恼火,看着墨翟。
墨翟见楚王生气,赶紧解释:“鲁班说的对付我的策略就是杀掉我,这样宋国就没有人帮他守城,楚国还是可以攻打宋国。其实没那么简单,我来楚国之前,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多人带着我的守城器具跑到宋国帮助他们守城,我的那些守城要领他们早已烂熟于心,杀了我,你们一样攻打不了宋国。”
“哎呀呀呀,有了先生这样的高人,我们哪里还敢攻打宋国。”楚王陪着笑脸,表情十分尴尬。
你看看,这墨翟单枪匹马,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一场战争。墨翟也是自感惬意,优哉游哉往回走,来到宋国,天公不作美,下雨,墨翟想要躲进城门洞避避雨,守城门的军爷不认识,不让他进去,结果,墨翟淋成落汤鸡。
我去!好心没好报!
瞅你那点德行,就惦着好报。再想想,还有什么发现?
前文说过嘛,墨翟自己说的,他的弟子禽滑厘带着三百多人帮助宋国守城,可现在,宋国守城将士不认识他,不让他进城。却原来墨翟玩的是无中生有,撒的是弥天大谎!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信息传播也不通畅,简直就是闭塞,要不然,楚王和鲁班知道这种情况一定气到吐血。他们偃旗息鼓,罢兵不战,心里满怀沮丧,尤其是鲁班,墨翟来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本来挺高兴,可是,老乡一出手,好事泡了汤。
这鲁班也不咋地呀!有人说了,站着说的。一点都不了解冷兵器时代,那时候城池都是易守难攻,若非兵力悬殊,攻打城池大多靠最原始的办法——围困。便是两千多年后的清朝,曾国藩的湘军攻打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整整围困了两年多,城里弹尽粮绝,军心涣散,才被攻破。鲁班能造出云梯之类的攻城器具,已经非常了不起,其实也不难想象,所谓云梯就是很高的爬梯,城墙多高,云梯就有多高,云梯靠在城墙上,攻城的人往上爬,守城的人站在城墙上,举起石头往下砸,或是拿个差不多的木棒划拉一下,四两拨千斤,杠杆原理,借着巧劲就能把云梯搞歪搞倒,居高临下,守城的人占着地利优势。墨翟能够破解鲁班的攻城策略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墨翟那一套兼爱非攻出于儒家,却又超越了儒家,同时又超脱现实,多少有些乌托邦的意思,没有多少追随者,后世也不推崇,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鲁班想要通过战争获取功名,遭到好多人的诟病,可是一说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大家就不由自主的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丰功伟绩,歌颂他们彪炳史册,然而他们哪一个不是通过战争开疆拓土,通过战争夺取天下。甚至于同胞兄弟也要兵戎相见。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罪恶的。人类一次次结束战争,却又一次次发起战争,战争似乎注定是难以避免的,正如人们生活中犯错误,是为了以后不再犯错误,这本来就是矛和盾的对立与统一。战争,我们何妨辩证地看待,更多时候,人类正是通过战争淘汰落后腐烂的社会制度,继而建立全新的先进的社会制度,伟人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这个意思。也正是因为战争,激发了人类的智慧,挖掘了人类的潜力,从而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这里,我没有宣扬战争的意思,其实宣扬与否,战争都是客观存在。鲁班的行为本就无可厚非,无须辩白,鲁班看不到这些,也想不到这些,他只是奋斗过,经历过。鲁班参与战争好像也只有这一次,我们很难想象假如鲁班坚持投身战争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然而历史就是既成之历史,假如纯粹它也就是多余。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然而既生瑜还生亮方能成为一时瑜亮,更强大的对手,又何尝不是为了成就更伟大的自己!
03.兄妹造伞
鲁班从楚国回到鲁国,自己的老家,今天的山东省滕州,一路怎样地风尘仆仆,野餐露宿,自不必说。
鲁小妹看到哥哥远道归来,那叫一个兴奋,外面的大千世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自然是要追寻追寻,看不到,吃不着,听一听脑补一下也还是要得。
有人说了,鲁班有妹妹吗?真有意思,鲁班为什么不能有妹妹,苏东坡就有妹妹,有血有肉有鼻子有眼,还三难新郎秦少游。毫无例外,鲁班也有妹妹,并且俏皮可爱,同时又古灵精怪。
“去!去!好吃的好玩的,就知道吃喝玩乐。”鲁班有些不耐烦。
“什么就知道吃喝玩乐,我还知道你帮人打战的事不是黄了就是输了。”
“呵呵,你怎么知道?”鲁班被戳中了心事。
“一看到你拉长的大马脸,不用寻思就知道。”
“来,说说看,你还知道什么。”
“我还知道什么?我还知道你根本就不应该去趟那、滩、混、水!”鲁小妹噘着嘴,一本正经。
“天底下投笔从戎,弃文就武的人多了去了,我还是带着老本行参与了一下,怎么就成了根本不应该?今日个,你倒是说说看,我应该怎么做。”
“盖房子,建城墙,让大家伙安居乐业,这是你的初心,也是你的本分,现在却帮人攻城,破城墙,拆房子,这就是所谓的反其道而行之,违背了自己的初心,丢失了自己的本分,再说了,发动战争,参与政治,那是你的短板,就像你们木匠箍水桶,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你放弃长项,拎起短板,你说说,你自己说说,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事业?”鲁小妹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当真是有志不在年高。
“哟呵,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鲁班心说,小丫头片子,几年不见,个长高了,见识也长了不少:“这些年,我盖房子,建城墙,为人们遮风挡雨。带出来许多徒弟,徒弟又带徒弟,干的无非还是这个。弃长项,拎短板,你在那儿上嘴唇下嘴唇一碰,说的挺轻巧。”虽然小妹说得在理,鲁班却不好意思直接认怂。
“盖房子,建城墙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业,衣食住行,你为人们解决了住这个生活中最大的难题,有了房子,人们在生活中就不怕日晒雨淋。可要是行走在路上,日晒雨淋的就没法躲避了,你怎么不在这方面想想办法?”
“就知道叫别人想办法,你怎么自己不去想想?”
“想想就想想,切,就你会个手艺,你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我也学会了一门手艺,到时候,不定谁比得过谁!”鲁班在外打拼好几年,鲁小妹从一个黄毛丫头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也拜了一位师父,嫘祖第N代再传弟子,隔壁的黄婆婆,一位姓黄的婆婆,应该不是黄道婆,差着一个字,隔着一千七百多年,年代差太远。鲁小妹跟黄婆婆学习纺纱织布,漂洗染色,缝衣浆衫,几年下来,鲁小妹成了一位出色的女红。跟哥哥鲁班一样,心气儿挺高,也是个不服输的主。这一回,兄妹俩算是又杠上了。
得,鲁班没了退路,在楚国跟墨翟对阵已经输了一场。本来想着回到老家,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不再跟人争强斗胜。可是命中注定逃脱不开,妹妹也不放过他,别无选择,只有应战。鲁班打起精神,满怀信心,总不能外战外行,内战还是外行,输给那个调皮蛋妹妹,那真的就丢人丢到家了。
鲁班招来两个徒弟做帮手,格外用心,一方面要赢小妹,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小妹说的有道理,人们在行走过程中遭受日晒雨淋的确是个非常苦恼的问题,是应该想想办法解决一下。
可是,怎么办呢?有什么好方法?房子是用来住人的,那总不能人在走,房子也在走。两千几百年后的今天行了,开个房车,想到哪到哪。那年头,只有月亮跟着人走,房子,真正属于不动产,动不了。
还真是,鲁班和他的弟子们只会盖房子、打家具,打家具在这方面更派不上用场,得,那就盖房子。仅仅是遮个日头,挡一下风雨,鲁班心想,就不用几个堂屋几个厢房什么的了,盖一间就行。立好柱子,搭上房顶,就准备垒墙,那时候盖房子,树木是主要的框架结构,等房子的主体用木头搭建完成,就在立柱之间用黏土筑墙。鲁班觉得这墙也是可有可无,用栏杆代替,省事而且美观,四周摆上几条长凳,一座漂漂亮亮的避雨亭就出现在道路旁边。
行走的过程中遮阳避雨,一座亭子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啊,于是,隔个三五里,鲁班和他的弟子接着搭建避雨亭。
这时候,大家就很好奇了,那个挑起事端的鲁小妹,她在干嘛呢?鲁班建造避雨亭的时候,她也没闲着,偷看!她本来就没有想着跟哥哥打赌,也是话赶话赶在那儿,她知道赢不了哥哥,好在他们只有赌约,没有赌注,对于两个真正要强好胜的人,赌局的输赢就是再合适不过的赌注,而刻意约定好的,即便是怎样的价格不菲的赌注其实就是俗不可耐,纯属多余。嗯,这一回是注定要啪啪打脸了,也行,就当是请将不如激将。小妹最了解她这个哥哥,性格沉稳,意志坚定,只要他走上正道,十头牛都拉不回头。自己输了,无所谓,再说了,输给哥哥这样的能工巧匠,本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她一边看一边想,一会儿沾沾自喜,一会儿又有些心存不甘。
等她看到哥哥把避雨亭越建越小,但也越来越精致的时候,她坐不住了,哼,那么小,只能容得下三五个人,我也做一个,更小,迷你版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对,最小的避雨亭。
说干就干,在哥哥他们干活剩下的边角料里找来几根细小的,照着避雨亭的样子,用粗线绑起来,没有多大一会儿,做成了一个微缩的避雨亭骨架,鲁小妹用手掂了掂,没多沉,还能提起来。对!我就做一个能够提在手里行走的避雨亭,鲁小妹灵机一动。可是,亭子的顶上要是盖了瓦,那就再也拿不动了,盖瓦?我为什么要盖瓦?鲁小妹瞧见了她晒在竹竿上的那些布,都是她自己织出来的。她挑了一种最厚,最结实的蒙在亭子顶上。嗯,这一回,遮挡阳光是没有问题了,可要是遮蔽雨水,再厚的布也是白搭,还是没辙,鲁小妹犯了愁。
放弃吧,赢不了哥哥,鲁小妹有些沮丧,没精打采,信步来到哥哥他们干活的地方。
忽然,鲁小妹眼前一亮,哥哥的两个弟子正在给避雨亭的立柱以及扶栏刷桐油。桐子树结的果实叫桐子,桐子榨出来的植物油就是桐油,桐油是一种纯天然装饰防腐材料,涂在木材表面,油润光泽,纹理清晰,更重要的是,桐油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隔绝水分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木材不容易腐烂,而且不生蛀虫。
呵呵,我也刷刷,鲁小妹搞了一些上好的桐油,给她那个迷你版避雨亭刷上了桐油,尤其是蒙在亭子顶上的厚布,一遍又一遍,桐油从哥哥工地上搞来的,不心疼,刷去。刷了好多遍,又放到太阳底下晾晒,等晒干了,油光锃亮,好一块油布。鲁小妹舀起一瓢水,泼在亭子上面,哗啦,水一泻而下,油布一滴水不沾,亭子下面一点都没湿。妥了,鲁小妹心里那叫一个美。
现下时节正赶上夏季,要么骄阳暴晒,要么雷雨交加,做完工的避雨亭正好派上用场。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亭子里歇息,不再遭受日晒雨淋,十分惬意。看到这样的场景,鲁班心里倍感欣慰。
大热天干活肯定很遭罪,很难受,哥哥他们真是辛苦,鲁小妹心想。于是做了许多美食,又准备好茶水,挑到工地上慰劳哥哥。
“还在干着呢?累不累呀?”
“累?累什么啊?怕累不干活,干活就不怕累。”
“那?你这是要干到什么时候啊?”
“干到什么时候?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精神,一直干下去。”
“那怎么行?还有好多房子要盖,城墙要建这些事也很重要,等着你们去干呢!”
“你又在这儿得不得得不得,你说要和我比赛,你做了什么呀?”鲁班有些不高兴。
“我也做了一个……一个避雨亭,只是,只是很小。”鲁小妹在哥哥面前还是有些不自信,毕竟做活方面哥哥是权威,自己仿造的那个小玩意能不能派上用场,心里没底。
“你也做了一个避雨亭,哪儿呢?我没看着啊!”
“放在家里。”
“放在家里?家里本来就是遮阳避雨的地方,再搞个避雨亭岂不是多余吗?”
“我做的避雨亭很小,活动的,可以拿起来,反正就是,反正,我也说不好,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很小,活动的,还能拿起来?嗯,有意思,鲁班来了兴致,去看看,看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鲁班跟两个弟子吃喝完毕,把工地收拾一下就跟小妹一道回了家。
鲁小妹拿出自己做的那个迷你版避雨亭,鲁班一看,差一点没惊掉下巴,哎呀,这才是问题的最佳答案!四根小木棍支起一个不大点小亭子,前面两根木棍把在手里,后面两根木棍系上带子,套在肩上,亭子上面蒙着厚厚的油布,这样一来既可以遮阳避雨,又可以继续赶路,不耽误行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鲁班惊喜中掺杂着懊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鲁班心想,难不成我成天跟木头打交道,这脑袋也变得跟木头一样,成了个榆木疙瘩。鲁班不禁翘起大拇指,对小妹大加赞赏。
“有什么好夸耀?,我是对照你们做的避雨亭仿造的。”
“夸耀?”鲁班尴尬地笑了笑:“我是打心眼里服了,别看我做了那么些个避雨亭,可是只能治标,而你做的这个可移动的避雨亭治的是本,问题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
“我也是误打误撞做出来的,试过几次,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使,赶上刮风根本没法用。”鲁小妹望着哥哥,眼光里满怀诚恳。
“误打误撞,那也是了不起的误打误撞,”鲁班用手拨弄着那个小小的避雨亭,接着说:“剩下来的交给我,我要对它进行升级改造。”
首先,鲁班把四条腿改成了一根柱,方形顶布改成圆形,这样一番改头换面,雨伞就成了型。
鲁班本就是能工巧匠,三下五去二,雨伞做好了,鲁班兴冲冲拿去试验,效果蛮不错,阳光遮住了,雨水也避开了。脚步没停下,一点也没有耽误行程,行!鲁班很有成就感。
可时间一长,鲁班就高兴不起来了,雨伞太沉,拿不动,好汉不打十里伞,这才多远,鲁班就感到很吃力。不行,还得改。
鲁班把中间的木柱换成了空心的竹竿,顶部的木方换成细小的竹片,这样一来就轻巧多了。咱也不能老是这么举着,鲁班心想,没有大太阳,又不下雨,这雨伞就用不着了,可也不能扔掉。对,做个小机关,要用的时候,顶起来撑住,不用的时候放下来收缩,缩成一把,拿在手里,夹在腋下,怎么地都非常轻松,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雨伞。
鲁班成了制伞业祖师爷,有人就觉得最早搞出来的不是鲁小妹吗?怎么说呢,鲁小妹也只是仿造他哥哥的避雨亭,做了一个微缩版,只能说是提出了可移动这个理念,当然啦,这也是一个质的跨越。可小妹会跟她哥哥争功吗?她哥哥才是货真价实的能工巧匠,改造、成型、升级那可都是鲁班一手搞出来的。我们这些路人甲路人乙,只管尽情享受雨伞带给我们的便利。发明雨伞的是哥哥还是妹妹,那是人家的家务事,咱,管不着!
04.班门论斧
有人说,一百个角度观看蒙拉丽莎都是蒙拉丽莎那谜之一般的微笑,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我没看过,蒙拉丽莎,好像也没看过。鲁班,公元前四五百年鲁国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说实在的,具体长什么样没人见过,做过哪些事,额,这个倒是有些史料记载,或者是民间传说,但也因为年代久远,难以考证。
其实《鲁班学艺》《墨子·公输》都是课本上的课文,《鲁班造伞》也是阅读教材上的课文。教科书,那是一个标准,一种规范。本不该胡乱涂抹。但我这人生性愚钝,不知深浅,硬是想要尝试一把,当真是无知者无畏。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元朝诗人梅之焕写的一首《题李太白墓》,最后一句鲁班门前弄大斧说的就是我。可耳边另有个声音悄悄对我说,下棋须找高手,弄斧就到班门!傻愣愣地,我还真就相信了。
虽然愚钝,但多少还是有些自知,我知道自己写的这个不是东西,说不上新瓶旧酒、旧瓶新酒,酒中掺水还是水中兑酒,或许这正是我心目中当年的鲁班,或许也未必,然而鲁班他也不姓鲁。确实,鲁班不姓鲁。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