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经典文章 > 励志文章 >

剪断的裙带

时间:  2024-06-11   阅读:    作者:  土垚

  五年前,我参与《岑河镇志》编修工作,有机会查阅本土资料。大量的史实、文物,文献、杂志,使我对岑河文化、历史、轶事、英雄人物、乡贤由衷的顶礼膜拜。无意中,眼光停留在“清末秀才,宋达三,家住陈龙垱”这段文字上,由是,勾起了尘封六十七年的一段往事,那缕云烟,恰似一种无奈的回忆。

  一、婚约

  十二三岁的时候,就有人开始为我撮合姻缘,听说是宋秀才的后代,都说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大人当然乐意应允了。媒人坦言:“女方家庭虽然名声在外,但家境毕竟不同于过去。你家是独子,相信会办得体面一点。”于是,大妈(母亲)带我到沙市办彩礼。那时候,乡下人“纳八字”(订婚)是一件极为慎重的事,非常讲究。在我记忆里,过礼了4套单、夹棉衣,1双耳环,礼盒里还放了庚帖、两只毛笔、银珠之类。回过来的庚帖很漂亮:红底金字,还有“龙凤呈祥”4字。父亲叫我放在神龛上,压在中间的香炉底下,然后上香磕头。从此,黄姓香火有续,宋氏女儿将记入黄氏家谱里。

  父母为我办完此事后,台上的男女老幼都来道喜送恭贺。都说:“这门亲事办得好!穷家小户对上了书香门第。”父母也舒心地的笑。最难对付的是我那些乳臭未干的兜兜朋友,他们早就发话了,要把我整得服服帖帖的。只要谁纳了八字,都要过这一关。于是,我把家里的砂豌豆坛子来了个底朝天,统了鼓鼓的两大荷包,刚一出门,就被他们三把两下绑架了,朝稻草垛子上一推,男娃女娃齐上阵,按的按头,压的压腿,抢走了所有的砂豌豆。还不尽兴,拉的拉膀子,扯的扯腿,一上一下地在草垛上打硪,还喊着打硪的号子。

  第二招是“洗白菜”。一个拉手,一个拉脚,左右摇摆。“洗白菜,洗白菜,今儿洗,明儿卖,洗的多,卖的快。”边唱边使劲往草垛上一甩,我仰面朝天,他们哈哈大笑。几个女娃子也来凑热闹,头上的小辫子像牛尾巴一样甩来甩去。和我最要好的小伙计来神了。第三个歪主意出来了。“我们来抬轿子玩吧?女娃子哪个来当‘新姑娘’。”这些女娃子根本不知道“新姑娘”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好玩,就争着抢着要过轿子瘾。稻草扎的“金戒子”,柳条编的“翡翠镯子”,不知道从哪里捡的一块红纸,放在嘴里一嚼,抹在脸上,确实白里透着红,好看得很,还真像一个“新姑娘”。两个男娃一前一后地扛着两根竹竿子,“新姑娘”就在中间。后面是两个吹鼓手,口里含着细竹筒,虽然吹不成调,硬是喊出“呜哩呜哩喇,喇哩喇哩呜。”还一边唱着:“前面抬了个大花猪,花猪花猪你别哭,转个弯子就到了你的屋。”接着三个小男孩用稀泥巴捏成了三个“震天响”,呯的一声稀泥巴溅得满天飞,“娶亲”人的小脸上身上尽是泥巴点子。你指着我,我指着他,笑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弯腰揉肚子。正当我们玩的起劲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大人来,“你们这些小伙计,知道娶媳妇是干什么的吗?”那个号头的男孩说:“这还用问!烧火做饭洗衣服啊!”“跟谁睡?”“跟妈睡!”“你这个小伙计真聪明!”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二、拜年

  纳八字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大人要我去拜年,而且是单独面对一个陌生的亲戚。头一次离开父亲的带领走亲戚。岳父大人我曾见过几次面,比较了解,而且印象很深,我十分敬重他。

  拜年之前,父母给我交代了许多“规矩”,尤其是大妈话多:“这是一个有名望的家庭,礼数很讲究。不要像在家里野里野气惯了,别让人家瞧不起。要懂得规矩……”听得叫人心烦。“再说,我不去了。”这一“示威”还管用。很快,我就带着一盒酥食糕点,连蹦带跳的向陈龙垱方向去了。

  大约百把米远,一眼就看到一个女娃子,一个人在“跳房子”玩。一身新花棉衣,这正是我大妈在沙市绸缎铺特意挑选的花布。我心里明白:就是她。于是,放缓了脚步,悄悄地走近她,她猛一抬头看见了我,满脸绯红,飞也似地跑回屋里,接着出来一个人,和我大妈年纪相仿,带着惊恐的神色。我立即上前,“我是来拜年的”,走进堂屋,放下东西就磕头。岳母这才高兴地不得了,说“现在新社会不兴磕头这一套了。好乖的孩子!你一来就拜年,你真有教养。”还问:“你爹妈新年好吧?”我说:“都很好。”岳母两手搭在我的肩上,左看看,右摸摸,喜不自禁。隔壁的大妈知道了,都来看热闹,一进门就说:“宋家大妈,今天这么高兴,有什么喜事吧?”“娇客来了!”“哎呀呀,这个小娇客长得蛮标致,好瓜溜。难怪今天早晨树上有喜鹊叫咧!”

  岳母给我煮了几个荷包蛋。年节下都在走亲戚,剩下我一个人显得空荡荡的,没有合适的陪客,谁愿意陪一个不大不小、又不会打牌的客人。只有两户人家的台上,连个小朋友都没有,真没意思。我起身作别回家,岳母不放我走,“等你爹(岳父)还有一个哥哥回来了,就有人陪你玩。我这就去烧火做饭,不管怎么样,吃了饭再说。”我只好留下。

  这是一栋八大间的屏墙瓦屋,曾经是富庶人家。而今从远处看去,还是气派依旧,其实里面已经破败不堪。四面墙只有一面半墙能遮风挡雨。前厅三间、两边厢房、天井都成了废墟,瓦砾一片,树根从墙外延伸到墙内,枝叶、藤蔓攀爬断垣颓壁上,只有一间半房子勉强可以栖身。这场景看了让人心寒,无法相信秀才之家竟如此凄凉。

  傍晚,岳父和哥哥相继回家,顿时全家活跃起来,还有一个人始终没有到场。岳父特别可亲,先是让我和哥哥比高低。看我比哥哥略高一点,夸我“肯长,长得蛮乖,很瓜溜。”说“走出去还真像俩弟兄。”岳父问我“读书没有?”我说“读过。《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家姓》都读过,最高读到《孟子》。”我还即兴背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他问我“孔夫子的话怎么讲呢?”“我不懂。”还问我写字怎么样?我说“还行。去年村里干部要我在墙上写标语,什么‘一切权利归农会’、‘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改造富农,打倒地主恶霸’、‘天下穷人是一家’。”我是越说越起劲,简直是旁若无人,岳父自然是很高兴。烛光下,我们三个都很兴奋。岳父有点扬婿抑子的意思,总是夸我,问我“还在读书吗?”“没有。”“为什么?”“我伯伯说穷人家的孩子,只要识得自己的名字就够了,读那么多书干什么?满腹的文章充不了饥,天旱淹水饿不死手艺之人。”岳父听到这里,摇了摇头,自言自语了一番:“可惜了。”

  谈兴正浓时岳父还考试了我们俩兄弟。写出了“蔼”与“霭”两字,问我们这两个字读什么?刚好这两个字我认得,就抢先发言。岳父频频点头,回头对我哥哥说“小弟比你强啊!”我知道这是有意思在夸我。其实,我知道哥哥读高年级,语文、算术、地理、历史、自然都懂得,比我强十倍。更羡慕他有一个有文化的父亲,有一个读书的家庭环境,将来一定是这一方的有名人焉。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小帅哥,一套蓝色咔叽尼学生装穿在身上十分得体,一看就是一个有门等、有教养的小公子,不像我这个乳臭未干又野性十足的“小荒胚”。

  夜深了,岳父安排我与哥哥睡一个铺,稻草垫子,被子很单薄。一再叮嘱我哥,睡觉安分一点,不要乱蹬乱打,不要蹬着弟弟了。最使我感动的是,当我半夜起床方便时,哥哥的一件新大衣全部盖在我身上,他自己却卷缩成一团。第二天早晨起来,他咳嗽了,岳母摸了摸他的额头,还有点低烧。

  三、站队

  土改那阵子,赵家岭与黄家台是当时乡政府集中开大会的地方。农闲时间,天天都有全乡群众大会召开,唯有我们这帮小家伙无法无天,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土改工作组和乡政府干部更是无暇注意我们这些“群众”。工作组进村,大人们十分忙碌,选当家作主的人,建立民兵队伍,一天一个新花样。男女民兵到地主家没收财产、贴封条,几天时间,会场周围堆满了从地主家没收来的牛马驴骡、农具、衣物、家具、书籍、粮食、油盐,还有上等黑漆棺材。还从中农家收拾了几间空房,日夜派民兵把守,关了一满屋有名气、有民愤的狗腿子,带上手铐,限制出入。从未见过的紧张气氛,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自杀事件天天都有,各种传闻遍及各个乡村。一位新选的乡长,拿着话筒,站在台上高喊:“乡亲们,贫雇农兄弟们,昨天,我们抓了几个长期欺压在我们头上的地主恶霸,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将土改进行到底。我们绝对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现在要分清敌我,擦亮眼睛。请贫下中农站在会场的前面,有癞壳子的人,自觉地靠边站在后面。”有的不知道自己站在什么地方好,生怕站错了,特别是在社会上稍有名望的人更是不敢乱说乱动。

  当时我很耽心岳父站在什么地方。好在我这个小孩子可以到处乱串。在最后一排一个旮旯里我看到了我的岳父。他们都灰头土脸的,不敢抬头见人。岳父宋鹤峰也低着头,举着拳头,有气无力地跟着喊口号:“打倒地主恶霸份子!”“一切权利归农会!”“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我心里一咯噔,便紧张起来,很想上前问一声:“您怎么站在后头咧?”他明明看到我,硬是低头不理我。这与我拜年时对我谆谆教诲我的场景完全两样。

  两年前,我在一所小学里见过岳父,那时候我和他还没有任何关系,听人家叫他“宋先生”。宋老师和几位青年老师在一起谈笑风生,感情激昂,振奋上进。他还对新社会充满憧憬:“如今解放了,三座大山摧毁了,国家太平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了……”情之所至,大家很动情地唱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后有人提议,请宋老师为班上写几幅标语来布置学习环境。于是,他欣然挥毫写了“爱国家,爱人民,爱和平,爱学习,爱劳动。”笔管未落,掌声即起。“真不愧为秀才的后俊,这么有才干,我们自愧不如啊!”截然不同的两种场景,一直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散会后,我回家一五一十地将今天的见闻讲给父母听了,伯伯深感惊讶,半天说不出话来,大妈只是叹了口气。

  四、退婚

  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很快就从众人的口中听到“宋鹤峰悬梁自尽了”相继又听到某某某投河了,那些有“癞壳子”的人惶惶不可终日。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所以,后来乡长在大会上着重宣布:“近来有些不法地主恶霸坏分子,心中有鬼,自绝于人民,咎由自取。他们白天里死了是白死了的,黑夜里死了是黑(吓)死了的。”岳父选择这样的方式了结自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疑是给子女栽了刺,连累了家庭。虽然自己一身清白,没有劣迹,还是在子女的心灵上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自从土改定阶级成分以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的年代里,黑五类的子女出门是低着头的,子女成家立业也成了难题。谁愿意有谁敢和五类份子家庭通婚咧。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中,小小的我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再说,有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子女,为了自己清白反过来斗自己的父母亲的事例又不是没有。为了表明自我革命立场嘛!我为我后来的行动找到了理由。

  我记得,后来的斗争大会是宋念胜参加的,工作组的同志问乡干部,宋念胜是否年满十八岁?没有十八岁,下次他就不用来了。

  岳父自缢后,我考虑了许多。还是父母亲见多识广、为人老实厚道,看问题很深很细,要我不看一时一事,每个人每个家庭总有不顺的时候。没有能力救人,至少不要雪上加霜。当时我年纪小,不懂事理,还是写了一纸退婚书,通过民兵之手转给了宋念胜。虽然觉得轻松了许多,可以无牵无碍地选择未来的生活,但时间是公允的见证人,多年以后,我无法原谅自己。

  人世间总是吉凶难测,从来是祸不单行的。后来相继听到岳母病逝,与我有过三秒钟对视的宋姑娘也到她爹妈那里去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抔黄土掩冤魂,这“冤”与我对她的伤害不无关系。特别是女孩子对自己不知原委被“休”是很敏感的,来到人间没有得到多少关爱,小小年纪就带着这个阴影离开人间。我对兄长宋念胜又同情又心怀愧疚。几十年来,每当我路过他工作的王渊小学都要张望一番。因为那晚我们抵足而眠,他把大衣盖在我身上而他自己受寒发烧;因为他小小年纪就受人白眼而顽强地活着、奋斗着;因为他父亲的不幸还不敢大放悲声,所以,我敬佩这位兄长。我告老还乡后,曾经向张友吉老师打听过这位兄长的近况,后来又在我的学生黄振文那里听说他青山夕照、红霞满天。

  回溯历史的河流,掀开往事的陈幔,那被命运剪断的裙带如一朵早凋的花,已在我迈入老境的心中结下不曾愈合的伤疤,触之愈痛。正所谓:

  玉碎香消六十年,

  东风别我误婵娟。

  红尘一梦醒犹晚,

  执手忠贞另有天。

  丁酉年末写于岑河穷斋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