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源自一场酒局。
几年前,我回家乡的县城和几位朋友喝酒,碰到一位熟人老板,十多年不见,他已两鬓斑白苍老了许多。他兴奋地告诉大家,他找到亲生父母了!大家纷纷举杯祝贺,称他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明白自己的“来路”,找到“根脉”了。老板动情地说:“我原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孤儿,没想到两个父亲都是共和国功臣,我身上流淌着英雄血液,我自豪,我光荣!”我们为他精彩的思想提炼鼓起了掌。那场酒自然喝得人酣畅淋漓,热血沸腾。
因我不了解缘由,竟一头雾水,便让他讲讲是怎么回事。老板说,他小时候,就听有人称他是抱养的,不是父母的亲生孩子,他觉得受了污辱,很生气,常和人打架。后来传言多起来,他便怀疑自己身份,试图在家人中得到证实,但父母矢口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总觉得生命在虚无缥缈的云端里,没有依托,弄清自己身世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他只能把它压在心底。作为成年人,他知道继续追问,和父母的关系势必弄僵。然而,父亲临终前却告诉他,他确实是抱养的,亲生父母在安徽某市,并拿出珍藏几十年的信件和照片做证。他问为什么先前不承认?父亲讲,这是他们战友之间的“秘密”,自己得严守。有了这个结论,人到中年的他,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他花了几年时间,三赴安徽,千辛万苦,风餐露宿,费尽心思,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才得已弄清,生父和养父一样,原来同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过命的战友。因为养父受过伤不能生育,生父才决定把他送给养父家当儿子。他们战友之间有过承诺,在没有得到当事人允许前,任何人不能贸然解开这个“秘密”。
听着老板的讲述,我的脑洞大开,忽然想,这不是现成的小说素材吗?这不是长期以来,你苦思冥想要为老兵父亲写出文字的契机和切入口吗?当然,这只是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也是引发创作这篇小说的所谓“灵感”吧。
小说的种子播在心里,但要让它成形,还需要培养,让其发芽、生长。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把发生在老板身上的故事转化为小说。觉得单单是送养孩子本身,并没多大意义,小说的核心在于两位父亲均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而其中一个不能生育是为抢救战友负伤造成的。他们之所以严守“秘密”,是为了一个承诺。舍生取义,一诺千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下我们所缺失的。这是老兵们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也是小说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我联想到同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父亲和一位邻居,有关他们的诸多记忆像死水一下子被激活。我的父亲1951年参军,当时只有十五岁,个头矮小,肩头的枪还拖在地上,因读过几年书,被送卫校学习,后以卫生员的身份上了朝鲜战场。父亲退役后,被安排在邮政部门工作,在国家困难时期,毅然决然带头报名回乡支援农业生产,从此和黄土打了一辈子交道。但他常为乡亲们义务诊病、打针。我们常埋怨他,他从没为自己的抉择后悔。同学的父亲是一名连长,从朝鲜战场下来,直接乘闷罐子火车奔赴青海玉树剿匪,差点儿在高原牺牲,后来在农村当了几十年没有编制的基层干部,临终嘴里喊的还是战友的名字。邻居在朝鲜战场多处负伤,且患上严重的哮喘病,打我记事起他就躺在炕上,嘴里有吐不完的黑痰。据说,他所在的连在坑道里坚持了三十多天,曾遭受敌人的燃烧弹和毒气弹袭击。我从邻居的讲述中了解到战争有多么残酷和悲壮。他曾告诉我,打仗是把头提在手里的事,军情瞬息万变,不定谁就会随时倒下成为烈士,常有战友牺牲不知其家在哪里。为此,他们早早就相互留下了家庭地址,以便回国后联系,即使成为烈士,也能让爹娘知晓。我从小爱看抗美援朝的电影,崇尚英雄,具有强烈的英雄情结,一生没当兵成为最大的遗憾。我以为,像父亲他们那一辈的老兵,在战场上,是钢铁巨石般不屈不挠敢于牺牲的英雄,在和平年代,也是甘于奉献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在他们身上,既体现出民族大义,也具有浓重的家国情怀,他们心中有信仰,是共和国的基石,是作家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我们今天的“来路”和“根脉”,是我们最值得敬仰的人。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