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潭,旧时为桐城四大名镇之一。镇边河湾有一巨石突入河心,河水回荡形成深潭。秋月在天,潭水如练,月色水光,沉璧浮银,有乡贤吟诗“秋山出孤月,寒潭净于练”,一时传诵遐迩,故练潭得其名,而“练潭秋月”,亦成古桐城名闻海内的八景之一。
去岁初秋,我随亲友履迹练潭老街,发现一些建筑已圮废,却看到了苍颜斑面仍矗立街东的练潭粮站。我的心立刻如同街口那棵老榆的细叶在风中飒然飘动,父亲曾经告诉过的练潭说唱的旧事秋水般地浮动起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季秋,正是“双抢”后早稻入库的时节。县里决定在练潭镇建粮库,于是父亲带着县建安公司的一班能工巧匠前去盖建库房。彼时练潭河已南移,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不曾再现。只有练潭老街保存尚好,长近三公里的老街铺满了被几朝人脚板磨得光滑的麻石条,还有不少完整的古建筑,如古色古香的袁家当铺、火神庙等,尤其是袁家当铺的冬瓜横梁、梭型立柱引人注目,有的还是珍贵的紫檀木,但都不施彩漆,仅髹以桐油,这让工余带着建筑同人在老街上探幽的父亲大感兴趣。
练潭处桐城最南端,离城关有三四十公里。那时交通不便,工地上又罕有交通工具,加上工期紧迫,所以父亲和他的人马很少能回去与家人团聚。月圆时的清辉下,在练潭老街上转悠了几回后,建筑工人渐渐失去了初来的新鲜感,于是连请带拉,央求父亲:“大师傅,晚上来一段,荤素都照!”父亲是公司里的掌墨木匠,他们喊他大师傅。他们知道父亲肚子里是有“古今”的,包括一些春曲和“粉段子”。
那时没有收音机,更无电视,为鼓士气,兼排寂寞,父亲自然义不容辞。他本是有些伴唱“家伙”的,如用蛇皮蒙制的胡琴,有些年头的紫竹笛,还有一方醒木,也是他用小叶檀做的,这次都没有随身带来。“那就小青菜就清汤,清谈清唱吧。”一些迫不及待的,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头一天,父亲清唱的是黄梅戏《二龙山》,选的是李志珍与女寨主余素贞“山寨成婚”这一段。为何要唱?原来故乡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1945年首次粉墨登场,就是在练潭镇为家乡父老演的这曲戏,一时轰动皖城。因戏词记不确切,既无女角又无伴奏,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但人们还是给了不少掌声。第二晚,父亲改唱桐城山歌,唱的是“十把扇子绣古人”“十二月想郎”等长调,也有一些练潭短谣,如《小小鲤鱼》:“小小鲤鱼红红腮,练潭游到罗岭街,冲破多少金丝网,不为妹妹我不来。”第三晚,父亲变唱为说,说的是《鸿门宴》,并将亚父范增作为主角予以极大地夸张渲染。这也是有原因的:练潭古时称“居巢”,这在《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都有明确记载,《史记》中也说:“居巢人范增,年七十,速居家,好奇计……”原来这位西楚大谋士,也是喝练潭河的水而炼成谋略家的。(一说其为巢湖人,但此地乃亚父病故处。史记上多次提到“居巢”,按其位置,与现在的巢湖不符)。
这以后,父亲的听众似乎不满足“短篇”了,有的竟直接提出要听“一百零八将”。西游、三国、封神,以及说岳、说唐、杨家将等,父亲都能讲个子丑寅卯,尤熟水浒和三言二拍。他自然一口应承,每晚一段水浒。如此一来,工棚里每每乌压压坐满了人,连镇上的男女老少,也端着小板凳前来旁听。工地上的小伙子更是当仁不让,晚饭后把嘴一抹,就急急到工棚里抢占前面的座位。有一次,开讲“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正讲到小霸王进入黑漆漆的洞房,摸着鲁智深的肚皮嘴里乱叫时,父亲竟然住口不说了。开始人们以为他卖关子,要说“且听下回分解”,但却发现瞌睡虫上了他的眼睛,原来这两天活多且紧,父亲太辛劳了。
不久后的一天,在给粮库上头梁时,下起了毛毛秋雨,父亲把“上梁红”从头梁上披下来,开始架二梁。不料雨中梁木很滑,他从二梁搭檐处滑了下来。他眼明手快,以迅雷之势张开左臂架向墙沿,由于惯性太大,又从墙沿快速跌落。跌落中,他右手虎口叉向墙下方的一颗挂灯线的长锚钉,整个身子竟然像时针绕着锚钉转了一个圈,再掉到地下。经过这两次缓冲,父亲落地倒也安然无恙,只是左胳膊擦破了,右虎口被撕了一道口子。那时没什么创口贴之类,父亲在伤口处搽上红汞,再贴张火柴皮,又继续梁上作业。晚上,他仍执一方用油松新制的醒木说水浒,说的恰巧是鼓上蚤梁上盗甲这一段。父亲曾告诉我,这是他在梁上作业的唯一一次失足。他那右虎口深深的伤疤,从此如同刺诱一般辉耀着全家人的目光。
由于父亲晚上的倾情说唱,给夜晚寂寞的工地带来了欢乐,为一时不能归城的工友送来了精神食粮,于是建筑速度和质量都大有提高。水浒尚未说完,工程却圆满结束了。
今天,“练潭秋月”早已成了家乡人梦中的美好回忆。我伫立古街,仰望那座曾经浸有父亲血汗的建筑,仿佛父亲的身影就站那里。他的说唱声,也似如潺潺流淌的练潭河水,仍响在我的心里,响在这片土地上。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