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69年入伍前,曾有幸在农村文艺宣传中扮演了现代戏《沙家浜》中的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这一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令我始终难忘。
那是1968年底,我所在的生产大队要组建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活跃1969年春节期间农村的文化生活。生产大队有十二个村庄,每个村选派两至三人参加宣传队,我有幸被选上。开始是排练说唱、舞蹈、快板书等小节目,在各个村庄巡回演出,后来决定要排练现代戏(庐剧)《沙家浜》。《沙家浜》的剧情是: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当时,我们这些队员没有演戏的基础,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好在有一对在正规剧团演过戏的夫妻落户在我们大队,可以当我们的老师和导演。
当时,我在队员中文化水平算高的,上学时也参加过军训,因此被选中扮演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其他主要角色: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由一位身材高挑、俊秀灵气的姑娘扮演,沙奶奶由在剧团演过戏的女同志扮演,“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由一位身材稍胖、浓眉大眼的回乡知青扮演,“忠义救国军”参谋长刁德一由一位身材修长清瘦、戴着眼镜的民办教师扮演。其他一些角色则由队员们分别担任,由于队员少,忙不过来,有时一个人要扮演好几个角色。整台戏的乐队伴奏只有四样东西:一把二胡、一根笛子、一个小鼓、一面锣。舞台背景自始至终就是一块画上芦苇和蓝天的白布。服装、道具是靠大家到处去借和自制,演出时穿的衣服和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门,虽然不统一,倒也很符合当年新四军的艰苦生活和简陋装备条件。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背台词、学唱腔、练动作、走场子到一幕一幕反复排练,再到全剧集中合练,大家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一丝不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勤奋练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一帮外行人将《沙家浜》演得有模有样,虽然演译水平不高,但对剧中的情境和需要表达的意思还算明了。1969年春节期间,我们就在全大队巡回演出十多场,受到乡亲们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此外,还应邀在外大队及相关单位演出了好几场,在方圆几十里内颇有影响。由于连续紧张的排练和演出,显得十分疲惫,特别是大段大段的唱词,经常嗓子发炎沙哑,便含点润喉片或按农村的土办法喝生鸡蛋液。外出演出都是步行,去几十里外也是如此,服装、道具、幕布、乐器都是分别肩背手提。虽然很苦很累,但大家有说有笑,苦中有乐,都在自觉学习、宣传和践行新四军的革命精神,要做新四军那样的坚强战士。
通过排练和演出现代戏《沙家浜》,不仅激发了我的表演兴趣,提高了文艺素质,更重要的是使我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党的指示,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边养伤边战斗,在敌伪顽封锁围剿的腥风血雨中,他们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临危不乱,遇险不惊,坚不可摧,似一把钢刀插在敌人心脏;他们具有顽强的革命斗志,不怕流血牺牲,排除万难,重伤不下火线,轻伤忘我拼搏,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支持下,机智灵活地与敌伪顽周旋,抓住战机克敌制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虽然远离大部队、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在阳澄湖芦苇荡,却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本色和优良作风,严守纪律,团结一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血肉相连,情深谊重,军民密切协同、并肩战斗,无数次粉碎敌伪顽的阴谋和清剿,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伪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通过演译这些情景,弘扬这些精神,使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就是当年的指导员郭建光,带领战士们机智灵活地战斗在沙家浜,时时处在激动、振奋之中。
《沙家浜》的排练和演出,使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加向往,我立志要做郭建光那样的人。当年征兵工作开始后,我立即报了名,经过政审、体检,全部合格被批准入伍。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我,宣传队的同志们恭喜我梦想成真,希望我在部队能成为真正的“郭建光”。1969年12月中旬,我离别安徽家乡来到驻守塞北的部队,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几十年来,“郭建光”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激励我以“郭建光”为榜样,在部队建设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在家乡排练和演出现代戏《沙家浜》,扮演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永远难忘这一段宝贵的经历,无比感谢“郭建光”帮助我坚定和实现从军梦,并在军旅生涯中一路顺利前行。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我会自觉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永远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