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可以玩出名堂来,在小城,也仅此老沈家。到了沈敬山这一辈,名堂越发大。
沈家先人很早就玩泥巴,俗称捏泥人。捏泥人能养家糊口,便一代一代传下来,沈敬山已经是沈家第12代传人了。不过,沈敬山把老祖宗的绝技发扬光大了,不仅仅捏泥人,什么东西都捏,而且,把这手艺称之为泥塑。
最初,沈敬山也只是在街口摆个地摊,上面摆满了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胖或瘦的人物造型、动物造型,还有其他东西的造型。这些小东西涂上油彩后鲜艳夺目,甚是可爱。
因为这些泥塑的原料都是泥土,油彩也不昂贵,价廉物美,老百姓是能够出钱买得起的。一般来说,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往往不登大雅之堂,偏偏沈敬山的泥塑却在一些高雅之所频频现身,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对此,小城治印的老先生秦子鸣莫名其妙;根雕老先生杨涵宾莫名其妙;就连在官场上游刃有余的文联主席也莫名其妙。当他们明白的时候,沈敬山已经走向穷途末路。
既然都是沾了文化的光,大家就都彼此熟悉。况且小城又小,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难免有所求。秦子鸣和沈敬山有交集,是因为沈敬山曾向秦子鸣求印。
沈敬山提着一个装潢精美的礼品盒求见秦子鸣。那会儿,秦子鸣的名气还没有现在那么大,但清高是有的。因为清高是在骨子里的。
秦子鸣说:“请将礼物带回。本人从不喜欢收礼。”
沈敬山没说什么,只是把礼品盒慢慢打开,秦子鸣的眼睛就亮了。
齐刷刷12个生肖泥塑映入秦子鸣眼帘,12个小动物就跟真的一般在秦子鸣面前活灵活现。秦子鸣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沈敬山说:“几个泥玩意儿,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秦子鸣笑道:“既然已经入我金石斋了,也算登了大雅之堂啦!”
而后,两人哈哈大笑。
沈敬山提出想请秦子鸣为其治印,秦子鸣二话没说,当即许诺:“3天后来取!”
秦子鸣的治印,成为沈家泥塑的标志性题字。
可一个偶然的聚会,让秦子鸣对沈敬山小觑了。
那回,秦子鸣和几个好友相约去老领导家拜年,恰巧老领导正在写字,一幅“乐山乐水”的隶书已经写毕,老领导把一枚押题印章盖上,印章为昌化鸡血石。秦子鸣咋看咋熟悉,蓦然记起,这枚印章是为沈敬山刻的。当初沈敬山言之凿凿,是他自己收藏,为泥塑标志的,怎么就跑到老领导手中了?
秦子鸣耿直,问老领导:“此章何来?”
老领导微微一笑道:“向你求章,你有‘三不刻’,不给我面子呀,只好暗度陈仓了!”
老领导说完,拿起那枚印章来,看了又看,在手里百般摩挲。秦子鸣心里那滋味难于言表。
在一次聚会上,秦子鸣与沈敬山相遇,大家谈笑风生。有人说:“呵呵,沈先生手眼通天啊!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作《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沈先生则是谈笑皆政客,往来俱高官啊!”沈敬山面露得意之色。
秦子鸣说:“大凡治印者,均需有三硬,石硬,刀硬,骨头硬。而沈先生的泥塑呢,应该有三软吧?土软,泥软,骨头软。”
有人则说:“秦先生此言差矣。人家沈先生是两软一狠的主儿,土软,泥软,心狠,要钱不要命啊!”
一句话说得大家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事后,秦子鸣言于杨涵宾:“此人不可深交也。”
杨涵宾深以为然,跟秦子鸣讲起了他和沈敬山的一件事。
杨涵宾的朋友托他向沈敬山要一套泥塑《十二生肖图》。朋友说,不讲价钱,要多少给多少。杨涵宾就去找沈敬山。沈敬山为难地说:“真是不好意思了,手里刚好断货。”
杨涵宾只好说:“那就以后有货再说,不急。”
杨涵宾告辞时,沈敬山突然问:“你那座《金陵十二钗》的根雕可还在?”
杨涵宾说:“在!那是我的镇宅之物呀,岂能不在?”
沈敬山说:“不如咱俩换吧。我的《十二生肖图》也是镇宅之物呀!”
杨涵宾心想,我那根雕千载难逢,你那泥塑随手可得,不可同日而语!
后来,杨涵宾外出,在天津买了一套“泥人张”的《十二生肖》作品送给了朋友。“泥人张”的作品,比沈敬山的厚重多了。
沈敬山到底摊上事了,而且是大事。
近年来,沈敬山的泥塑观音菩萨销售一路飙升,而且都是大价钱交易。其中奥秘被解开那天,沈敬山被公安局带走了。
一高官受贿东窗事发,受贿物为一泥塑观音菩萨。该泥塑高一尺有二,敲碎后真相大白:泥塑只为一层皮,里面均为金子铸就。
追根溯源,就追到了沈敬山,从沈敬山家里搜出了熔金的器具。
原来,沈敬山经常秘密受人之托,暗地里制作外表为泥、内里为金的观音菩萨,专门用来行贿。泥塑的大小,根据行贿数额的大小为准,异常隐蔽。
行贿人送受贿者一尊泥塑观音菩萨,没有人会觉得里面有什么名堂。行贿者堂而皇之地送,受贿者光明正大地收,一送一收,里面的乾坤就大了去了。
可怜沈敬山,贪图一点儿小利,成为阶下囚。
据说,公安局搜查沈敬山家里时,沈敬山当时就吓得脸色煞白,语无伦次。问:“这熔金器具是干什么用的?”
沈敬山:“玩,就是玩的。”
又问:“这观音菩萨是你塑的?”
沈敬山:“……”
再问:“谁是掮客?”
沈敬山:“政府里的人都是!”
接着问:“你一共做了多少这种东西?”
沈敬山哆嗦着翻出一个笔记本递给了公安局的人。
公安局顺藤摸瓜,抓了一大串贪官。
沈敬山去了该去的地方。他儿子代他打理着沈家泥塑,生意不冷不热。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