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山深处的榆树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这里位置偏僻,经济落后,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学校里只有十几个学生。赵霞是学校唯一的老师兼校长,虽然工作繁忙、待遇不高,可是她始终坚持着。
尽管学生不多,赵霞还是严格执行着学校的规章制度,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必不可少的。当五星红旗迎着山间的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里总是流露出满满的骄傲和自豪,此时的赵霞也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这天,赵霞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外面突然传来“砰”一声巨响。赵霞赶紧跑出去看,原来是操场上的旗杆倒了,幸好倒在了围墙的方向,没有伤到人。
看着断成两截的旗杆,赵霞心里犯了难。重新申请旗杆要打报告,审批、制作再加上运输,少说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的升旗仪式怎么办呢?
因为担心旗杆不能按时送到,赵霞上课时走神了,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竟然叫错了名字;孩子们的情绪似乎也受到了影响,课堂气氛明显不如以前活跃。
过了两天,赵霞发现两个孩子没来上课,问了其他人说是帮家里干农活儿去了,这样的事情在村里常有,赵霞没有多问。
接下来,陆续有孩子请假,理由都一样——帮家里干农活儿。到了月底这天,赵霞一进教室就惊呆了,竟然一个孩子都没来。
赵霞急了,她锁好办公室的门,打算亲自去村里挨家挨户找人。一个中年汉子犹犹豫豫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对赵霞说:“赵老师,您别去找了,孩子们都去后河摘芦苇叶了。芦苇现在长得又高又壮,一捆芦苇叶能卖好几块钱,乡亲们就指望这时候卖点儿钱哩!”
中年汉子说完就走了。赵霞沉默地在门前的台阶上坐了下来,把头深深地埋进双臂间,只觉得心里又苦又涩。
不知道过了多久,赵霞的耳畔突然响起孩子们的欢笑声。她抬起头一看,只见所有的孩子都回来了。他们抬着一极长长的杆子朝着自己走来,虽然每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可是谁也不肯松手。
赵霞赶紧冲上前把杆子接过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们也等不及新旗杆,有人就想了个主意——把芦苇秆接起来当旗杆。于是孩子们四处搜集粗壮的芦苇秆,然后又从自己家找来钳子、钢丝,让村里的木匠师傅帮忙把芦苇秆接了起来,制作了一根特殊的旗杆。
旗杆立起来了,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国旗重新升了起来,孩子们仰望着天空中的那一抹红色,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此时躲在人群背后的赵霞,眼睛湿润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