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梁山泊聚起了108名好汉,他们在头领宋江的带领下替天行道,最终被朝廷招安,先被安排与辽国作战,然后携大胜辽国之势,被安排到长江以南对付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
结果在方腊那里,梁山好汉碰了个头破血流,虽然平定了方腊起义,但却阵亡59名,再加上许多人因身伤和心伤隐入江湖,所剩的27 人被毒杀或自杀,偌大的一支队伍就此灰飞烟灭。
这部小说里,涉及了两支起义军,一是宋江军,另一个是方腊军,宋江的队伍先是被朝廷招安,然后宋江破方腊,这就是两支起义军队伍在《水浒传》中最后的结局。
其实,这仅仅是被小说艺术化的结果,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
真实的历史中,方腊起义军是由童贯、谭稹二人率禁军以及秦、晋二地的蕃、汉兵共十五万用了四百五十天而灭掉的,童贯还因为此功而升为了太师,并封为楚国公;
宋江起义军则是由徽猷阁待制、海州知州张叔夜设伏平掉,张叔夜也因此被加任为徽猷阁直学士,并改任济南府知府。
2
此外,《水浒传》中,不仅仅平息两支起义军队伍的人物、历程不对,还有一个很关键、很重要的人物也没有写入小说内。
之所以说这个人物很关键、重要,是因为这个人和两支起义军队伍都“照过面”,并且还让这两支队伍都在他面前“吃了憋”。
这个人叫作曾孝蕴。
曾孝蕴是宋哲宗和宋徽宗两朝的能臣,在多个岗位上都有建树。
宋哲宗绍圣年间,曾孝蕴负责管理大运河上粮食的征集、运输,他发现粮船在扬州瓜洲、润州京口之间需要跨越长江,而水流湍急像狂奔的野牛,为了保证江南的粮食能够及时、顺畅转运,他上书朝廷,要求改以前的堰为闸,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保证在转运之间的水流平稳,方便漕运和商贾往来。
这件事做成之后,果然如他所奏,瓜洲、京口之间的长江水变得平缓,大大有利于粮船和商船的往来。
3
宋徽宗时期,东京汴梁城有盗贼出现,开封府尹三天内也没有抓到。
宋徽宗大怒,要治开封府尹的罪,时任左司员外郎、迁起居舍人的曾孝蕴劝道:“抓贼不能急,急切的话贼不敢露面,稍微缓一下,他自己就跑出来了。”
宋徽宗听了曾孝蕴的话,后来果然把贼抓住了。
后来,他在知襄州等地方官的任上也都有建树。
4
宋徽宗宣和二年,曾孝蕴任天章阁待制、知歙州。歙州即安徽省黄山一带,属江南东路,而歙州的东侧为睦州,却属两浙路。
这时,睦州人方腊在青溪县举起义旗,作为“邻居”的歙州更是起义军首要夺取之地。
曾孝蕴号召全州上下不用害怕,也不用受方腊军的影响而逃跑。他充分利用歙州和青溪之间的道路迂回狭窄、两旁峭壁林立、仅通单车的险要地形,分兵守住要地。
另外,曾孝蕴下令限制因躲避起义军而到歙州的难民入境,避免虚实被乱军掌握。
曾孝蕴的举措,使得在睦州起义的方腊军不敢入境,竟能保住歙州不乱。
5
而此时,在北方东京汴梁、北京大名府等京畿腹地,利用八百里水泊梁山于宣和元年起事的宋江起义军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可能是因为梁山泊一伙没有像方腊在最开始就号称圣公,建元“永乐”,梁山好汉没有建立政权,在政治上没有追求,虽然距离京城极近,但是并没有引起朝廷警觉,一直认为梁山一伙就是打家劫舍的草寇,仅是芥癣之疮,而不是心腹大患,对他们不屑一顾。
但是到了宣和二年十二月,宋江等人在京东一带的“青、齐、济、濮”等州之间纵横,攻城掠地,开仓放粮,百姓也极为拥戴,终成心腹大患。
朝廷慌了手脚,宋徽宗先是下旨招安宋江,不料却被宋江拒绝。
没办法,朝廷只能找能臣去平定,于是就想起了在歙州稳扎稳打、令方腊束手束脚的曾孝蕴来了,于是宋徽宗下旨,让曾孝蕴去当青州知州,平定宋江之乱。
6
在青州任上,曾孝蕴继续发扬了他在歙州时的作风,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扎稳打。
宋江没有办法,为避其锋芒,率众自青州转向南攻打沂州。
宣和三年二月,宋江军又攻占了淮阳军,并由沭阳乘船进攻海州,海州知州张叔夜设伏大败义军,宋江投降。
再回过头来看曾孝蕴离开后的歙州。
曾孝蕴离任后,继任者是宋朝宗室担任的通判,这名通判没有继续采用曾孝蕴坚守险要之处的办法,而是以山间多雾毒为由,把驻军移屯到山谷之间,被方腊大破,歙州于是陷落。
方腊大军又乘势取桐庐、新城、富阳等县,声势壮大起来。
后来,童贯、谭稹两人率15 万大军,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平定下来。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