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点文化的人都读过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整个故事我就不复述了,免得人家说我借外国人的东西来唬人。但故事的骨架总还要介绍一下,免得没读过的朋友骂我偷工减料。故事说一个贪心的老太婆,感恩的金鱼给她木盆,她又要房子,有了房子又想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又想当霸主,甚至叫金鱼去侍候她,啥都想要最后却啥都没了。相信很多人看过之后都会嘲笑老太婆的贪得无厌。其实细细想来,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个老太婆呢?或者说,我们哪个人身上没有那个老太婆的影子呢?
孔子曾经曰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三戒的原因都有“血气”俩字在里面捣乱。血气是个啥东西呢?请教了专门研究孔子的先生,告诉我,血气并不稀奇,就是与生俱来的欲望和冲动。果然没啥稀奇,欲望和冲动谁没有啊?孔子到底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把色、斗、得三样居然分在三个阶段,其实,好多人都是一生之中三样东西都和他如影随形,三者兼有。
文章开始,我提出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个老太婆的影子,说这话一般的人会不服气,好像受了莫大侮辱。为了照顾大家的情绪,我就不说别人了,还是说自己方便稳妥。我承认,我就是中国的那个老太婆,只不过我不是那个性别而已。或者说我没有她那么严重,那么具有戏剧性罢了。诸位看过之后可能会笑逐颜开,哦,这小子总写文章教训我们,原来他也是这份德行。口说无凭,请看事实。5年前,我出了一本叫《追问历史》的书,再版了,也上了北京等地的图书排行榜,当时我想,咱们一个小地方的人,能混到这个份上,也就行啦,别这山望着那山高啦,于是,想金盆洗手。可看到有些人隔几年就推出一本,而且水平也未见得怎样高,估计稿费也没少得,就忍不住蠢蠢欲动,还想弄上一本。6年前,我晋了副高职称,当时挺满意的,在我们这个小单位,以自己的水平,能弄到这个职称也是烧了高香了。可去年晋职称,自己的学生都变成高级了,不是本科的,没有专著的,没获过全国奖的,也晋了高级职称了,这几样自己都具备,凭什么被甩出来?不就差论文吗?那东西据说花钱就能登,那才几个钱,于是又重整旗鼓,再作冯妇。
可见,每个人心中都躺着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就是心中的欲望。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他会呼呼沉睡,可他的觉特别轻,有点动静就会把他弄醒。虚荣心会碰醒他,面子会刺醒他,利益会喊醒他,不服气的心事会吵醒他,就连不公平的现象都会唤醒他,一旦被唤醒,就不知会把人折磨到什么地步。
其实,关于知足常乐的古训我也没少背,什么“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什么“骑着驴骡思骏马,官至宰相望王侯。”这些话,劝别人行,可轮到自己似乎就不灵了。就像到殡仪馆,去一次,就下决心,不争不斗了,什么事也不在乎了,可过不了几天,又都一切照旧。
武则天曾问过一些和尚有没有欲望,很多人说没有,只有一个老和尚坦率地说有,但自己知道怎样压服它。我们如果能像那个老和尚就好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