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经典文章 > 励志文章 >

莫扎特过时了吗

时间:  2023-12-03   阅读:    作者:  贾晓伟

  我们现在渐渐明白了当代人对经典的质疑是怎么回事,也懂得失落了幸福感的物欲时代再讨论幸福有多么艰难。关于莫扎特,最有名的质疑者是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古尔德用钢琴阐释的巴赫有口皆碑,他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系列质疑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与肖邦的文章以及访谈,引起全球乐迷的哗然。尤其是他稍带讥讽的话语——“莫扎特的死与其说太早了不如说太晚”,简直是一记对大师的重拳。

  但说归说,做归做。古尔德于1961年录制过莫扎特的第24钢琴协奏曲,与此同时,他在电视节目中把“莫扎特是怎样成为一个糟糕的作曲家”列为话题。让古尔德反感的是,莫扎特作曲过于“即兴”,一生的音乐作品都贯穿“享乐主义”倾向。

  “享乐主义”的特点是音乐作品甜,有点像层层叠加奶油的蛋糕。而莫扎特的这层甜,应该算是什么呢?

  最近,我看到一本书,是法国科普杂志中文版(名叫《新发现》)的精彩文章合集,书名叫《世界真的存在吗》。里面有篇文章谈银河系,说银河系是“食人怪兽”。文章的提示语说:看上去,它只是天上的一条乳白色玉带……千万别被这个表象迷惑!它远非表面上所显示的那样安详!银河——我们的星系,已经向天文学家展露了一个“新”面貌——一个粗暴且充满毁灭力的家伙。这个疯狂的旋涡不仅大肆地撕裂、吞噬位于其附近小星系,而且还通过内部的黑洞吞食自己。

  这篇科学家写的文章,用理性认知系统的宇宙向人们情感认知系统的宇宙挑战,用物质世界的真相质疑并颠覆了我们凭古典美学建立起的一个充满安慰的旧感知系统。也就是说,这个系统中的“甜”,失落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这像是一种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与矛盾。莫扎特遭受质疑的中心就是这层“享乐主义”的“甜”。“甜”曾经如此稳固,抹在宇宙的外壳上,是一层糖衣。当我们仰望夜空时,它仿佛是一首赞美诗,是我们的渴望之乡,大天使的住地。但人类认知的舌头舔掉这层甜,www.xinwenju.com裸露真相时,我们的幸福感失落了。我们被慢慢告知,宇宙也这般黑暗,残酷,无所慰藉,无所寄托。一轮被恋人仰望的明月,用天文望远镜看来,竟是疤痕重重的孤寂之身。

  莫扎特遭受质疑,甚至贬值,从这个纬度来看已是必然。在目前流行世界的质疑浪潮中,一只又一只古典的蛹破碎,飞出现代的空无之蝶。旧日神学家所解释的温暖世界崩溃了,童话流出了血。上帝之死其实是失去这层温暖与甜的开始。

  1886年生于普鲁士并于1965年逝世于美国的神学家蒂里希,于1948年写了一系列布道词一样的文章,合称为《根基的动摇》。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大地上的一切事物深处埋有神铺设的根基,而科技一旦破坏这些根基,将让世界进入末日,直接导致人类的毁灭。他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用先知的话说,群山的摇动、岩石的融化都是主的所为。现代人听不懂这种语言。但上帝不受限于任何语言,甚至不受限于先知的语言。他通过我们最伟大的科学家之口向当今的人类说:你们能够将你们自己引到末日。我把摇动你们大地根基的力量放于你们手中,你们可以用之于创造,也可以用之于毁灭。”

  回到莫扎特身上,这个“根基”尚未动摇的作曲家,究竟在当下惶恐、悲观的世界上有何意义呢?首先,必须说古尔德的观点是错的,仅仅用“甜”、“享乐主义”,是过于简单地把莫扎特推出了圣殿。另外,在我看来,莫扎特的音乐里充满一种生命的天然而不可动摇的物质,这一物质陶醉、快乐。套用佛教表达的观点来说,人有本性,这个本性未被经验世界污染之前没有痛苦,也不受认知的界定。人类的痛苦起始于走向了认知与区分事物的智慧树。莫扎特的音乐作为本性物质在声音里的流动,恰是他的魅力之源。

  每个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倾听,恐怕都避不开与莫扎特的连结。倾听莫扎特是许多人欣赏古典音乐的愉快经验。这并非是说,听莫扎特是用听觉造假,造甜,无视现世的苦难,杜撰乐园。不是的。莫扎特的音乐有一种对我们本性的赞美,而把一个有情感、有性灵甚至有灵魂的生命,放到冰冷物质世界的构造中寻找解释,其实是“经验”对“天真”的低估,是对生命超越苦难与物质结构能力的放弃。

  从人能赋予事物价值与意义出发,宇宙不仅是科学家说的怪兽,还是一种有惊人的序列之美的立体原型,是音乐的最大参照物,甚至是音乐本身。莫扎特呈现了这一原型。

  美国乐评家勋伯格如是说莫扎特:“无论如何,莫扎特的音乐在今天得以复兴了,而且大大摆脱了前人对其在美学上的错误认识。这位来自萨尔茨堡的小个子是个奇才。他的音乐,比起巴赫来更富于变化,比起贝多芬,则又多了几分高贵。迄今为止,他可以被视为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完美、最训练有素,且最具天赋的音乐家。”勋伯格擅长现场乐评,曾在美国大报刊上激烈批评过古尔德的现场演奏。

  他与古尔德之间的碰撞不是古尔德的音乐观点,而是他演奏时的过度自我。

  谁也否定不了古尔德的钢琴成就,但并不能因此让人们对他主观的音乐判断产生认同。的确,这是一个烦燥、匆忙甚至有些轻言的时代,轻言让一切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灰飞烟灭。古典大师及其作品在今天遭受质疑是必然的。这不是大师的错,我宁愿认定是时代的固执与世界自身迷乱产生的错。那层甜,对于生命而言何时消失过呢?它是我们内心的基本物质。它不是外在世界给予的甜,而是苦难果核里的甜。莫扎特的音乐留下了神性之甜在生命里的经验。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