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日志大全 > 情感日志 >

神秘而暧昧 今夜花痴

时间:  2022-03-20   阅读:    作者:  莎莎

  大半年前,有部描写成都市井生活的网络小说火得一塌糊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最近,又有一部描写成都市井生活的小说在网上很火,有些人可能就不知道了。  我本来也不知道,但最近每次聚会的餐桌上,都有人问我有没有看过《成都粉子》。他们一边咭咭笑着引用小说里的噻话(成都方言,意指打油的话),一边解释说,这部小说在某网站或某些网站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十几万,比起《成都,今夜……》最初的情形来,那可还要火得多啦。

  餐桌上的人接下来眨眨眼睛,神秘而暧昧地说:“里面有众多熟悉的影子和事件……”

  当我搞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真的很高兴,因为这部新近热火的网络小说的作者深爱金莲(天知道他怎么想了这么个难听的名字,据说本来叫“深爱潘金莲”,怕出版的时候通不过,删了一个字)原来是我一个很老的老朋友,不久前他失了工作,丢了女朋友,还撞断了膝盖,成了掰掰儿(之后他说出了一句著名辛酸的话:“掰掰儿的脚杆追不上变心的翅膀。”),可以说倒霉到了极点,悲愤之下写下《成都粉子》,总算否极泰来,马上就要名利双收了———至少,可以争取步一下慕容雪村的后尘了。

  “里面有众多熟悉的影子和事件。”这句话之下,我不用想都知道深爱金莲写了些什么,我太清楚他们那点破事儿了,不光我,圈子里的人都知道,所谓“他们”,当然就是著名的“培根路上的4个花痴”,《成都粉子》写的,无非是这几个花痴绕粉

  子的事儿。这些事儿,多多少少曾经被我和我们的朋友西门媚以“阿多”这个名字,写进各自的专栏里。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稍晚些时候我碰到了深爱金莲,“请看,多提宝贵意见!”他搓着手,诚恳地看着我,两只眼睛照例有些对不准焦距。

  我当然看了。看的时候我笑(我在里面发现了那么多熟悉的鬼脸),笑的时候却在想,这是我熟悉的成都生活吗?

  说实话,哪怕是在《成都,今夜……》

  最火的时候,我也没能把那部小说看下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硬着头皮看了很多次,每次都看得晕晕呼呼胃里难受最后不得不罢手。我一直没好意思跟朋友们说这个意思,因为这好像显得我这个人太清高。看完《成都粉子》我终于找到了我不喜欢《成都,今夜……》的原因,而这原因和它是通俗且网络的小说无关,那就是,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反映成都市井生活反映得极真实的小说,我却觉得它不真实。

  这样说是因为我不能说我熟悉《成都,今夜……》的写作背景和生活,但我可以说我熟悉《成都粉子》的写作背景和生活,我知道那些人与事是有确凿的原型的,他们每一件都相当真实,我甚至可以告诉大家小说里那个冰清玉洁却因为卖淫被遣送回籍的沈秋是真人真事,但,这整部小说却不真实,或者说,在真实性上并不比前面那部小说高明多少。人性,或者说生活,其实要复杂得多,难言得多,而这两部小说显然没有把这复杂劲儿表达出来———它们极力想表达复杂,它们讲述的事也的确够复杂的,但这复杂却被它们讲述得太简单了。它们只是用一种简单代替另一种简单而已。表面的真实比虚假更虚假。

  我一直以为,以成都的土壤,应该出一批有意思的小说家。成都这个城市,和南京有点像,而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是不像的,它非常平民化、市井气,它享乐、腐朽、安逸,很好酝造明清小说里那种浓腻的市井氛围,我们不说《红楼梦》,我们只说《金瓶梅》吧。但,奇怪的是,南京如今倒是出了一批有才华的叙事者,成都却鲜有。

  “你把它当文学作品来要求了。”深爱金莲最后抱怨道,暗地里其实是高兴的,因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老青年,对文学的热爱超过我们每一个人。

  我知道你们最想问的其实是关于培根路上的那4个花痴,如果真想知道,你们可以去看《成都粉子》。我想说的是,虽然培根路消失了(2002年被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花痴们还是前仆后继着,他们的故事和生活方式也将继续被玩味,但永远是在流言里,不是在艺术中。

  这就是成都。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唯有暗香来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少年的你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夏夜,望志路警笛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