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喜欢蹲在父亲身边,看他写信。父亲说家里的亲戚都离得远,所以,写信是最好的慰问方式。写完后,他总是笑呵呵地装进信封里,封口前,要撑开信封往里瞅瞅,好像他要将自己的笑容装进去似的。
长大后,我要去外地上大学。临走时,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每月给家里写一封信,不为别的,就算是报个平安,我爽快地答应了。
在学校,我像写作文一样认真地给家里写信,最后我会告诉父亲,梦中我能闻到母亲做菜的香味。父亲回信了,总是很长——对于他的儿子,他从不吝啬笔墨。信里多是些家乡的变化和风土人情,最后父亲说:“大冬天的,我喜欢坐在太阳下看你的来信,特别地暖和。”
父亲温暖的话语转化成一种动力,让我更加刻苦。
直到工作了,父亲给我的信从未间断过。电话普及后,我让人在家里装了电话,父亲很高兴,常拿起电话打个没完。有时我接完便让儿子接,他一口一个“乖孙子”叫着,我心里有一种满足感。
可后来一次,母亲突然来电话说,父亲让我还是写信吧,邮资便宜,电话费太贵了。挂了电话,我有些不解,现在生活发展得多快呀,全部信息化了,还让我用笔来写字,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我开始用敷衍的短信搪塞父亲。父亲却一如既往地认真回信。
那一年回老家时,我远远地看到父亲正在阳光下看报纸,我老远就喊他:“爸,我回来了!”我儿子手舞足蹈地叫“爷爷”。父亲却依然不动的样子,好像没有觉察我们的到来。
母亲出来了,对我说:“你爸老了,去年耳朵突然聋了,这也是他让你写信的原因。他在电话里听不见你们的声音,他急呀。”
刹那间,我自以为是的心情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支离破碎。我后悔没有好好写信,我好像看见父亲坐在满院的阳光下,手里拿着儿子的信,正津津有味地读着。
那一刻,我听见了阳光与信纸摩擦的声音。
温馨启迪
文章以“信”为线索,贯穿起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在电话普及的今天,又以“信”为悬念,揭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选材虽小而寓意深重,文末话语简短而情深。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