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进军营,偷偷报个名。
体检险通过,誓言当好兵。
一九六八年全国征兵季,巍巍大别山南麓的太湖县城乡,鲜红的标语装扮了黄金地段的墙壁。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一直向往军营生活的方传华,来不及和父母商量,迫不及待向大队领导报了名。
经过赤土大队及刘羊公社层层选拔,方传华终于走进了小池区医院的体检室。初检时,方传华血压偏高,被列入筛掉的对象。他很不甘心被筛选下来,于是壮了壮胆,直接找到人武部长,请他引荐找到了接兵的部队领导。当方传华出现在接兵军官面前时,军官眼前一亮,只见,方传华身高一米八以上,体格健硕,完全具有一种准军人的气质。当即安排下午复检,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这个兵,要定了。军官的表态,乐坏了一心要去当兵的方传华。下午体检前,他悄悄来到小池区医院背后的小池河,在清凉的河水里,畅快地洗了个冷水澡。担任村医的方传华懂得,洗冷水澡,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血压恢复到正常值。果然,第二次体检,一次性过关。方传华得知他顺利通过的消息后,当即兴奋地跳起来,坏了,一瓶降压药也欢快地蹦出了口袋,恰巧被接兵军官和区人武部长黄玉友看见了。黄部长马上向部队领导解释,方传华是位赤脚医生,每天走村串户给乡亲们看病,口袋里装着几瓶常用药不足为奇,黄部长的解释获得了接兵军官的认可。
当方长保和罗翠荣夫妇得知儿子体检政审合格即将入伍的消息后,一时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可以在更广阔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报效伟大的祖国。忧的是,他从没有出过远门,一去部队至少是两年才能见上一面,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终于等到了入伍的日子,方传华佩戴大红花,身穿黄军装,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乡亲们喜庆欢快的锣鼓声中,他强忍住即将溢出的泪水,深情地环视着送行的乡亲们,频频挥手致谢。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勤学苦练,握好钢枪,报效祖国,为家乡争光。
母亲罗翠荣带着小儿子方传金一起,紧跟着方传华的脚步,沿途不停地叮嘱方传华,在部队里,一定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听部队首长的话,莫牵挂家。即将上接兵车了,母亲依依不舍地摸着方传华的国字脸,用一块方格手帕轻轻擦拭他眼角的泪花,一遍又一遍叮咛嘱托:“儿呀,到部队后一定要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听部队首长的话,莫牵挂家。”方传华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有使劲地点点头,所有送行的乡亲们,无不被他们依依惜别的场景,感动得热泪盈眶。车子启动了,渐渐走远了,直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大家才肯慢慢地离去。
绿色军营,黄色军装,黑色钢枪,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那么新奇,那么向往。从踏进军营的那一刻起,方传华就深深地爱上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新兵连的各项科目训练上的辛苦,适应了部队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活环境。
初到新兵连,苦累都不嫌。
常上光荣榜,入党干劲添。
初到新兵连,赤脚医生方传华迅速转换角色,除了和战友们一起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外,还主动承担了连队公共厕所的清洁工作,常常带上两位战友,拿上搪瓷盆,从几百米外的沙滩上运沙,覆盖在公共厕所的地面上,吸附一些污渍,稀释一些异味。在每月一次的卫生评比中,月月扛红旗。
训练的间歇时间,方传华一刻没有放下学习,几近如饥似渴。阅览室的各种书报是他学习的好材料,新华字典是他学习的最好老师。勤于训练和学习的方传华很快就在新兵连里脱颖而出,他的名字常常出现在光荣榜上。入伍第二年,已担任班长的方传华经组织严格考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乙炔罐泄露,险情官兵忧。
党员方传华,危急显身手。
一次,所在部队道路机械营的乙炔罐发生泄漏,一阵阵的白烟雾从乙炔罐子中喷出,周边空气中散发出浓烈刺鼻的大蒜味,如不及时排险,后果将不堪设想。营长紧急下令快速撤离现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设置隔离带,切断一切火源,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制订排险方案。
危急时刻,方传华挺身而出,在得到部队首长批准后,只见他迅速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上防静电工作服,小心翼翼地接近罐体,摸索到泄漏点,及时排除了险情。不久,方传华不仅立功受奖,还被破格提拔为工程机械排排长。真是喜事逢双,提干不久,他的父母在太湖县岔路乡高家冲为他相中了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高菊珍,开启了先结婚后恋爱的模式,在南京军区某营举办的简朴又喜庆的婚礼上,荣幸地请来了南京军区的首长做证婚人,军区首长和战友们一起以茶代酒,频频祝福一对新人永结同心,早生贵子。那难忘的一幕,已成为方传华一家弥足珍贵的记忆。
粪坑救小孩,义勇美名扬。
家长千声谢,传华受表彰。
一九七三年腊月初一,在上海参加培训的方传华,正在带领学员们在黄浦江边执行任务,江边的风很大,低洼的路面处有些积冰,稍不留神,还有滑倒的危险。突然,不远处的化粪池旁传来一阵阵紧急的求救声,原来,一名十来岁的小男孩和小伙伴们经过化粪池路段,不慎滑倒跌入了两米深敞口化粪池,粪水已经漫过了小孩的颈部,绝望中的小孩已冻得说不出话来,只有睁大眼睛望着四周围观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渴望大家出手相救。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小男孩在化粪池里苦苦挣扎着,求生的本能使得他双手不停地扑打,顿时粪水四溅,吓得围观者纷纷后退。紧急时刻,方传华赶紧脱下军大衣,滑入臭气熏天的化粪池,奋力托举起满身污物的小男孩,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命悬一线的小男孩得救了,现场围观的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方传华和战友们将小孩交给了闻讯赶来的警察叔叔,跳入附近黄浦江边刺骨的江水中,反复清洗身上的臭味,顺便游了个50米来回,换上热心的上海市民送来的棉衣棉裤,带着满身难以洗净的骚臭味,和战友们保持足够的距离,悄悄地离开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被救小孩的父母经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救命恩人方传华所在部队,将一面写着“军民情深,大德大恩”的锦旗送到部队领导手上,再三感谢方传华这位奋不顾身的救命恩人以及他的战友们。方传华从首长口中得知,被救小孩的父亲是上海市政府机关周科长的独生子,他敞开心扉向首长提出自己的见解,见义勇为和保家卫国一样,都是军人的天职。我不管是穿草鞋人家的孩子,还是穿皮鞋人家的孩子,都是一条性命,生命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危难时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都当第一时间出手相救,义不容辞。
出国搞援建,归来讲奉献。
苦累何须惧,军人敢争先。
一九七七年,方传华所在部队奉命参加援建坦桑尼亚公路项目。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到方传华所在部队援建的工程项目所在地姆万扎市盖塔镇,大概有1200公里。如果乘越野吉普,因路况不好,大概需要2至3天时间。姆万扎是坦桑尼亚的第二大城市,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就坐落在城边。过维多利亚湖有两个渡口,一个是公家渡口,由于只有一条轮渡,通常2小时才能往返一次;另一个是私人渡口,两条轮渡对开,1小时往返一次。每家渡口的两岸都排着长龙般的车队,有时赶上轮渡坏了,二三天过不去湖是常事。当地车辆的司机习以为常,表现得很有耐心,援建部队可耗不起时间,恨不能插翅飞过湖。得到坦桑尼亚公路局许可,我们援建部队过公家渡口一般可优先。过了湖到援建部队工地还有80公里,要在咱们国内,这点路程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在这儿吉普车要跑2个半至3个小时。援建部队走的这条公路,据称为坦桑尼亚国道,其实就是坑洼不平、如“搓衣板”般的土路。
炎热的夏天蚊子几乎可以随手抓起一大把,援建的官兵没有一人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可是,英勇顽强的中国援建官兵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终于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援建了坦赞铁路,极大地改善了坦桑尼亚的交通环境。中国官兵的无私无畏的精神,得到了国际社会,更得到了坦桑尼亚人民的高度赞扬,赢得了建交不久的坦桑尼亚人民的尊重和信任。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的美誉度。
由于方传华所在部队在援建中的突出表现,前线报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援建官兵的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所在部队也组织了阵容庞大的宣讲团,到所辖各营区宣讲,方传华也光荣地成为宣讲团成员之一。
发现问题后,编个顺口溜。
幽默又风趣,有错及时纠。
在担任南京军区某营副营长后,方传华就渐渐地爱上了用顺口溜与战友们交流引导。方传华下连队检查工作大都是直接式,一次,他发现连队干部官僚作风严重。一首顺口溜应景而生:新兵粪桶挑,老兵扛把锹。班长跟着跑,排长到处瞧。双手插在裤袋的连排领导一下子脸红了。很快,这个被方传华批评的连队工作作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跃成为全营的模范连队。他的一句“老兵没入党,新兵都莫想。"切中了凡事论资排队的时弊,引起了上级首长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调动官兵积极性的文件。
下乡搞政审,联想泪难忍。
军地两分居,遥念心上人。
一九八零年秋,方传华奉命到浙江余姚的乡下办一位干部政审,亲眼看到一件令他这个堂堂七尺男儿浮想联翩,进而泪流满面的场面。原来,被政审的干部家属带着小孩在给庄稼除草,为防止小孩到附近水塘玩耍,不得不将三四岁小孩的腰间系上一条四米左右的红腰带,栓在附近的一棵茂盛的杨柳树下。秋老虎的太阳像火一样,军属的全身都被汗水湿透,衣服紧贴在身上,包裹着瘦弱的身体,裤脚似雨后的屋檐,滴答滴答,汗水顺着裤子流淌。小孩满脸鼻屎粘着灰土,像个花脸猫,驴推磨似的围着树打转。当他看到身穿军装的方传华一行,很像照片中的爸爸,以为是爸爸回来了,兴奋地叫爸爸,爸爸,抱抱我,抱抱我,妈妈,爸爸回来了……此情此景,让方传华联想到远在安徽太湖赤土岭的妻儿老小,泪水止不住地哗哗的流。为了避免被战友家属看见,方传华稍稍地侧过身去,偷偷拭去满脸的泪花,久久说不出话来……
司令巧帮忙,随军进工厂。
生活有保障,南京添小方。
方传华回到南京军区后,将所见所闻向部队领导做了汇报,自然提到了自己切身感受,提到了与家属两地分居的思念,引起了军区首长的关注。
按照家属随军条件,首长优先考虑了方传华的家庭实际困难,尽快解决了他的两地分居问题。在六朝古都南京这座历史名城,一家老小终于团聚了。可是,柴米油盐仅靠方传华一人的工资是很难维持,常常需要战友的接济。随军家属的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部队领导,詹大南副司令员认为,只有与驻地劳动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安置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于是詹副司令员要了几张紧俏的电影票,亲自邀请南京市劳动局局长等相关领导一起看一场电影。在换片子的间隙,詹副司令员向劳动局长简要介绍了部队随军家属的生活困境,恳请南京市劳动局长多多关心照顾,切实解决现役军官的后顾之忧。军区首长谦恭的表情,朴素的话语,引起了劳动局长的高度重视。不久,在南京市劳动局长亲自过问下,陆续安排了一批随军家属的工作,大都是分配到南京市电子厂等福利待遇较好的国营单位。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九八六年,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锻炼了十八年的方传华,婉言谢绝了南京军区领导给他就地转业的安排,毅然选择了回故乡太湖,朝朝暮暮魂牵梦绕的故乡。他决心将一腔热血,洒在生他养他的热土。在等待安排工作期间,他还主动找到了县委书记刘仕民,恳切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大别山区去锻炼。考虑到方传华主动请求,组织决定安排他任寺前区武装部长兼罗溪乡党委书记。
初战罗溪乡,豪情高万丈。
敢于硬碰硬,罗溪名渐响。
寺前区罗溪乡位于太湖县城的北部,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足,四季分明,气温宜人,历年平均温度为16.4摄氏度,无霜期平均为249天,平均降雨量为1368.4毫米,林业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罗溪乡在太湖县所有乡镇中处于相对后进的位置。特别是乱砍乱伐现象非常严重,直接导致了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要想把罗溪搞上去。方书记和党委政府一班人统一认识,从保护森林入手,帮助引导老百姓脱贫致富。
方书记最喜欢的工作方式就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他常常是不打招呼,走进田间地头,问问化肥种子农药的供求,农副土特产品的购销,脱贫致富的思路;走进乡下茶馆小店,收集第一手的社情民意。
一次,方书记骑着自行车,带着麦草帽,来到罗溪乡某村小茶馆。那年头,茶馆是真正意义的茶馆。喝茶的客人一般都是附近几个屋场的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农,偶有过路客买碗茶解渴。茶客们家长里短,奇闻轶事,无所不谈,有时,茶客为了某个议题的看法观点的差异,争得面红耳赤,茶碗在桌子上抖得发出阵阵清脆的瓷音。茶馆,是当地的新闻中心。当他停下自行车时,有人认出了是上任时间不长的方书记,惊讶不已,纷纷站起来鼓掌欢迎。茶馆老板更是热情有加,恭敬地献上他爱人做的鲤鱼山悬崖边冒险采摘的野茶招待贵客。
一位有抗美援朝经历的老农范志龙说“方书记呀,听说你在许世友将军身边当过兵,拳脚功夫了得,我们罗溪电影院近两天来了个外地客,看上去像个痞子,身材与你相仿,肆无忌惮地骚扰看电影的姑娘们,你可听说?”
“方书记呀,刘副村长晚上带头偷树,山上的杉树被他砍掉不少,乡里管不管啊?”又一茶客凑近老方耳朵小声举报。
老方一边享受着高山野茶独特的芳香,一边默默记下茶客们的爆料。
晚上,香港第一港片《英雄本色》的手写广告,贴在罗溪电影院门口,吸引了很多本地的少男少女们,其中茶客所说来罗溪的访客吴某早早地来了,一双色眯眯的眼睛,在那些富有青春气息的少女及娇美的少妇身上游荡。
老方和黄明奎乡长也来了,脚步轻缓,时走时停,饭后一起散散步交交心,是乡镇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方式之一。不过,今天他们是有备而来,身材单薄一些的黄乡长,随身带了一根结实的缠脚骨带,他们在一棵粗大的樟树底下停住了,眼神却始终注视着吴某的一举一动。果然如茶馆老农所说,几近变态的吴某,旁若无人地接近一位少妇,伸出粗壮的手臂,拍拍少妇丰腴的屁股,顺势牵住少妇的手,搂在满是胸毛的怀里。没提防的少妇当场吓得尖叫起来,大声呼救:“有人耍流氓”。五大三粗的吴某怎肯轻易放开,继续做出袭胸摸臀的下流动作。看电影的同伴只有远远地大声呵斥,谁也不敢靠近营救。胆大一点的人扯开嗓子喊“快来人啊,有人耍流氓。”连续喊了几声的同伴,不见有任何人敢上前解救,亲眼目睹流氓猖獗,焦急万分。当她将目光投向远处,看见了疾步走来的老方,感觉女同伴有救了,终于有人敢出手了。只见老方一个箭步上前,大声呵斥:“住手,哪里来的畜生,竟敢到罗溪撒野。”当吴某抓在少妇肩膀上的手被老方紧紧钳住的一刹那,只听吴某“哎哟”一声,不得不松开另一只搂住少妇腰间的手,老方迅速顺势将一身横肉的吴某摔倒在地,屈双膝下蹲成马步,以左肘顶起背部,反剪吴某双手,吴某当即痛得连连求饶。黄乡长赶紧掏出缠脚骨带,协助老方将吴某五花大绑起来。
看到连续两天在电影院门口为非作歹的吴某被老方制服,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们一齐喝起彩来。当寺前派出所的民警问吴某,你知道抓你的是谁吗?他是原南京军区某营营长,在许世友将军手下待过。有些拳脚功夫从未输过的吴某恍然大悟,没有还手之力的背后是遇到了真正的高人,服了服了。
收拾吴某后,当夜十点多,不让问题过夜的老方,约上林业站小曹和乡长黄明奎,去罗溪某村一下山必经之地,看看是否如茶客所说,有村领导上山砍树。时值月中,山峦的形状在皎洁的月光下依稀可见,蜿蜒缠绵,层林叠嶂。老方等三人守候在路口的香樟树下,不仅有蚊虫叮咬,耳边还不时传来山里特有的夜鸟交响曲,时而伴随的还有远处野狼的嚎叫声,听得人直打冷噤。向来胆大的老方也惊出一身冷汗。大约蹲守一小时,老方正准备收队,却听见远处传来渐渐清晰的脚步声,果不其然,刘副村长驮着一棵笔直的松树,像喝醉了酒一样,颤颤巍巍。当听到老方一声“站住,你的胆子不小啊。”刘副村长听出了方书记的声音,吓得肩膀一歪,丢下松树,一个扑通跪在老方面前,说是一时糊涂,恳求放他一马。黄乡长和小曹赶紧扶起跪在地上的刘副村长,都是老熟人,场面一度尴尬。老方正色地说:“村干带头砍,回家搞生产。现在我代表乡党委正式宣布,罢免你的副村长职务,请你自觉接受林业部门的处罚。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普通群众看干部。如果党员干部都不能模范遵守党纪国法,何谈群众提高思想认识,罗溪山上的树不一会就要被你们砍光。”说到最后,老方加重了语气。
老方话音刚落,同行的黄乡长惊得伸了伸舌头,村委会成员的罢免需要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乡党委书记也无权直接罢免。一贯雷厉风行的老方,诚恳接受了黄乡长的批评提醒,次日,带头砍树获取不法利益的刘副村长被依法按程序罢免了。好事也出门,满含褒义的“方屠夫佬”在罗溪算是家喻户晓了。罗溪的治安状况变好了,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得到了及时有效遏制,罗溪的山水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绿色银行,蓝色银行。
筹建敬老院,省城求支援。
入住老人乐,终身“铁饭碗”。
在农村里长大的方传华,深知孤寡老人生活上的孤单和艰难。他大胆设想在罗溪乡政府附近建一所敬老院,解决本乡孤寡老人生活上的困苦。可是,仅仅依靠乡里的财力是难以实现的。怎么办?他亲自起草了一份革命老区太湖县罗溪乡孤寡老人的调研报告,请求上级民政部门帮助解决资金,建一所乡级敬老院。有想法,更要有行动。老方和黄乡长一起赶赴合肥,找到了时任安徽省民政厅李炳胜厅长,当面汇报了革命老区干群要求援建敬老院的想法,请求省厅帮助解决启动资金。方传华言辞恳切的汇报,深深打动了李厅长,现场答复给予五万元的资金支持。有钱好办事,在安庆市和太湖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太湖县第一家乡级敬老院如期完工,可以同时容纳50位孤寡老人入住,彻底解决了社会特殊群体的老有所养问题。
看到首批入住的孤寡老人,在宽敞明亮的敬老院里,安度晚年的身影,老方心里比敬老院的老人们还要快乐许多,获得了服务地方的初步成就感。
丽勤不幸触电,可谓命悬一线。
区长妙手回春,赢得掌声一片。
一九八七年盛夏,正是山区农民们双抢的季节。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被奶奶吩咐去附近的山冲里催父亲回家吃午饭。欢快的丽琴沿路捂着小手当话筒,“大哎,回家吃饭哦。”她一边喊,一边闷着头往前走。前天被风吹倒的电线柱倒在路边,丽勤没注意带电的裸露电线,一脚踩上去,火花四溅,幸运的是触电后的丽勤滚下田埂,脱离电源的持续电击。当她的父亲刘传素飞也似的赶到时,丽勤处于昏死的状态。在寺前区卫生院急救室,望着奄奄一息的女儿,刘丽琴的父母哭的死去活来,值班的医生断定难以挽救,刘传素夫妇凄厉的求救哭喊声,惊醒了一墙之隔的的寺前区副区长方传华,午休的方传华赶紧一个鲤鱼打挺,跳下了床,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医院探个究竟。当得知小孩是被电击后,立即吩咐医生端来一盆凉水。只见他将小孩平放在地上,将一盆凉水淋在小孩的身上,然后,方书记为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期待奇迹的发生。一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动静;五分钟过去了,也没有任何动静;八分钟后,奇迹发生了,刘丽琴突然“哇”的一声哭出声来。现场医护人员和围观群众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连即将退休的老院长也连连竖起大拇指,敬佩曾经的赤脚医生,现任的副区长兼罗溪乡书记。刘丽琴的父亲刘传素和母亲一起,双双跪在方传华的面前,用最原始的感恩方式,来感谢刘丽琴的再生父母。寺前卫生院医师程敬全当即编了一句顺口溜:丽琴不幸触电,父母哭断肝肠,巧遇区长施救,方得迅即安康。黄明奎乡长听说后,竖起大拇指,也编了句顺口溜称赞:欣闻女孩获救,老方表现优秀。今日救她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路见不平一声吼,
水库大坝显身手。
以少胜多传佳话,
除恶扬善老兵求。
罗溪乡和太湖县牛镇赵河等山区乡镇一样,盛产茶叶板栗枇杷,人们习惯坐船将土特产品经花亭湖大坝码头,再运到县城,或选择在人流量大的菜市场附近摆摊,或直接批发给其他固定摊贩,然后换些工业产品回去。
老方上任寺前区副区长兼罗溪乡书记后,多次听到群众反映,在花凉亭大坝码头,有几个黄头毛的地痞,横行乡里,强买强卖,绝大部分山区的老百姓都是逆来顺受,敢怒不敢言。老方听在心里,记在心上。他盘算着要会一会黄头毛们,为山里的乡亲们出口恶气。
不久,接县里通知,要到县城龙山宫宾馆参加林业工作会议。
一大早,老方和很多上街下县的乡亲们一起,坐上了头班船。同船的乡亲不乏卖板栗的,蛇皮袋装的板栗很沉,足有七八十斤。
一路上,栗农们议论纷纷,是否今天会有痞子强买板栗啊?大家一边说,一边看着身材魁梧干部模样的老方。老方微笑着,看着大家,不时插话,拉拉家常。
栗农们和船老板很熟,你一言我一语,要请船老板护送一下,送过大坝顶就行,只要能够安全通过水库大坝,一定会送上一包新鲜鸡蛋糕答谢。此话一出,吓得船老板吐了吐舌头,莫说是送鸡蛋糕,就是送金元宝,也不敢要。
“大家莫急,等一下如果有黄毛们强买,我来与他们理论理论。”老方一脸正经地说。
船老板和同行的果农们齐刷刷地望着老方,期待他能够镇住地痞,还果农们一个清净。大家又很疑惑,凭他一个人能干过一班黄毛吗?
一转眼,船到了大坝码头。船老板刚刚抛锚停稳,四个黄毛就上了船,要收购果农的板栗。
“么价?”,果农们问,
“八毛一斤”,黄毛们回答。
“怎么这么巧?菜市场基本是一块五。”有胆大的回答。
“不管许多,我们统一收购价就是八毛,你们卖也要卖,不卖也要卖。”。
听着黄毛们带着恐吓的语气强买板栗,最后准备下船的老方按捺不住了。大吼一声:“卖不卖板栗是果农的事,买不买是你们的事,他们得价就卖,你们得价就买,可不能勉强他们啊!”,老方加重了语气,怒目圆睁。
“呵呵,你是何方神圣,竟敢多管闲事,欠揍吗?”为首的黄毛手持弹簧刀,在老方面前不停地晃动。
“不想送死的,赶紧滚开,不要耽误老子做生意。”
老方忍耐不住了,说:“好大的口气啊!今天的闲事,我算管定了!”
他一边下船,一边示意果农们赶紧离开。顺手拿起船老板准备的一根竹棍,指着围住他的四个黄毛:“你们谁敢动手,今天就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老方站着马步,狠狠地注视着黄毛们。
四个地痞看到围观群众越来越多,不出手给老方一点颜色看看,今后在大坝码头一带还怎么混?于是,纷纷操起手中的木棍,要朝老方身上打去,
老方一边躲闪,一边朝为首黄毛的脚跟一棍子打下去。只听黄毛“哎呀”一身,丢掉手上的木棍,倒在地上。
老方指着其他三个黄毛大声呵斥:“不怕死的就上来。”
三个黄毛一看势头不对,顾不了倒在地上的老大,飞也似地逃之夭夭。
这一刻,像看武侠片一样的乡亲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受惯了黄毛欺负的人们,指着倒在地上的地痞,一齐大喊:“打得好,打得好!”一向在大坝码头为非作歹的地痞,终于遇到狠老收拾,人们无不向老方投来敬佩的目光。
接到群众报警的警察赶到了,其中还有一位警察曾经是老方带过的兵。老方赶紧将捆绑起来的黄毛交给警察们处理,把事情的经过一一向警察说明,然后包一辆三轮客运车,奔向龙山宫宾馆开会去了。
于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老方,曾经担任过南京军区某营营长,在许世友将军手下当过兵的经历,被他带过的兵“泄露”了身份,一传十,十传百。
司令员到访,掀起大反响。
不久获荣调,渔政指挥长。
一九八七年初冬,南京军区某副司令员途径太湖,决定看望老部下方传华,看看转业后是否能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副司令员带着随行人员驱车来到距离国道线近四十公里的寺前区公所时,寺前区机关大院顿时沸腾起来。区委书记立即将南京军区某副司令员来寺前的消息,向太湖县委领导汇报。
在寺前区公所,副司令员听取了区委领导对军转干部的情况汇报,对方传华回地方后的表现很满意。当得知方传华被评为安庆地区先进工作者时,还起身给方传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在方传华的住所,某副司令员看到他一家挤住在只有二十平方的房子时,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
当县委主要领导赶到寺前后,副司令员既对太湖的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要求尽量改善转业干部的生活环境,方传华一家挤住在二十平方的一间瓦房的场景,看着心疼。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看着一丝不安和歉意的县领导的表情,副司令员语重心长地说,方传华同志在部队就是模范人物,他是自愿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执意回到故乡太湖,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理应受到各方面的尊重和照顾。地方领导对军队转业干部的关怀,就是最大的党性,最大的政治。县委主要领导当即表示,虚心接受南京军区领导的指导和建议,尽快对全县的军转干部的生活工作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排查摸底,尽力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寺前之行,是方传华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很快,县里在太湖老城的青年旅社,为其解决了住房困难。方传华被任命为花凉亭渔政指挥部指挥长和花凉亭渔场场长,后来又兼任花凉亭渔业联营公司总经理。
当得知方传华副区长要调离寺前区的消息传开后,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乡亲们自发地赶到区公所为方传华送行,以致汽车在不长的寺前街上走了近半个小时。方传华眼中噙着感激的泪花,和送行的人们依依惜别,现编几句顺口溜:党的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感谢寺前老百姓,我会常回家看看。
搞活花凉亭渔场,
北京城里来领奖。
协调各方来支持,
如愿安置职工房。
花凉亭渔场成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连年亏损的老大难国有企业。正式员工三十多人,还聘请了二三十个临时工,场址离县城七八公里的太百线旁的檀树凹,职工宿舍和办公室一样,大雨大漏,小雨小漏。渔场职工子女的求学非常困难,要到离家近七八公里的县城反帝小学去上学。
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艰苦,直接导致了职工的人心涣散,工作效率低下,不少职工都在想方设法找关系调离。尽管原任场领导也为渔场工作绞尽了脑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渔场却始终难以摘下连年亏损的帽子。
面对一个四面楚歌的烂摊子,方场长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将渔场办得红红火火,要让渔场成为人们向往的单位,要使渔场成为太湖县国有企业的一面旗帜。
他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制度建设,以规章制度管人,就这样,一件件奖勤罚懒的措施被张榜上墙,此举得到了绝大部分职工的极大支持。第二件事就是对现有房屋进行彻底的翻修,尽可能地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第三件事是美化渔场大院内外的环境,及时栽种一些花草树木。方传华担任场长不久,渔场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房屋不漏了,干净整洁了,鸟语花香了。广大渔场职工也感觉到了渔场振兴在即,县里领导也看到了渔场的希望。
在安顿好渔场内部以后,方场长等一班渔场人意识到,渔场要发展,必须要融洽与库区村民的关系,经多方协调,成立了库区村民可参股分红的渔业联营总公司。由于水库沿线农民都有一定收益,偷鱼甚至炸鱼的混乱局面基本控制住了,对渔政管理和渔场经营来说,都是一次质的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切实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方场长亲自带领二十位年轻力壮的职工,到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学习先进的养殖和捕捞技术。
响洪甸水库坐落在淮河支流的西淠河上游,齐云山畔。库容有26.32亿立方米,比太湖花凉亭(今称花亭湖)水库的23.98亿立方米库容,还要大2.34亿立方米。学成归来,花凉亭渔场采取了拖羊毛钩的方法,将二斤以上的翘嘴白等危害家鱼生长的鱼种全部捕捞上来。又从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鳙鱼及红稍鱼和黄尾鱼等优质鱼种。
正是有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不断优化外部经营管理环境,花凉亭渔场在方传华上任后的第二年捕捞季节,就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产量达到了二百二十二万斤,还赶巧捕获了一条一百三十七斤的大青鱼,创造了太湖县渔业生产史上的奇迹。这条青鱼曾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展览。花凉亭渔场,通过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一举甩掉了亏损的帽子,成为了太湖县的明星企业。渔场效益提升后,解决职工的住房和子女的上学困难,摆在渔场领导班子面前。方场长积极争取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经渔场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报县政府同意,渔场出资二十二万元买下了原太湖县看守所原址。该地段地处老县城的繁华地段,和省级示范高中太湖中学仅一路之隔,距离太湖县实验小学也只有两百米左右,是职工生活和子女上学的最佳位置。半年后,渔场所有职工仅花了六千块钱左右,住进了宽敞明亮的100平方左右的单元房,解决了一系列的后顾之忧。
可是,一人难中十人意,有人用反手写举报信,向县里反映老方在渔场职工安置房的建设和卖鱼过程中有违纪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县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渔场,对所有往来账目进行彻底的审查。
就在渔场接受组织审查审计的时候,方传华接到了赴北京参加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的通知。在大会上,方传华就太湖的渔业生产和管理做了专题发言,毫无保留地将太湖县花凉亭渔场的养殖及经营管理经验与大家分享,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载誉归来后,县有关部门的联合审查也结束了。审查组通过渔场职工大会宣布了审查结果,没有发现一起违反财务纪律的情况。至于在捕捞期间送给罗溪敬老院一些鲢鳙鱼,给孤寡老人改善伙食,纯属彰显企业文化,关心爱护老人是应该被社会鼓励的,不能算是违规。审查组还赞扬了方场长勤于工作勇于探索的精神。这起举报闹剧,不仅没有减弱他的声誉和形象,反而提高了他作为一场之长的威信。
在花凉亭渔场,发生的一件事至今都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在渔场组织销毁过期炸药的过程中,渔场办公楼几乎所有的窗户玻璃都被震碎,唯独场长办公室的玻璃完好无损。渔场职工及附近的居民们纷纷惊诧不已。大家臆测,数方场长的运气最好,是“程咬金”转世,在事业上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果然,一九九零年初,组织上决定方传华担任小池区区长。
任职小池区,干群皆赞许。
打通致富路,荒山喜变绿。
小池区位于太湖县东部,距县城16公里,区位优势明显,风景秀丽,素有太湖东大门之称。东邻潜山,南连新仓,西接晋熙,北毗寺前。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经济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买肥难和卖粮难一直是农民最头痛的问题。喜欢走进田间地头的方区长听到老农民反映的实际困难后,第一时间召集了小池区供销社和农技站负责人到中心乡的孔河畈召开现场会,春耕在即,农民迫切的购肥需求深深地打动了所有在场的部门领导。在随后召开的协调会上,小池供销社张明林主任汇报了化肥供应流程。虽然小池供销社现有库存二百多吨尿素,但是这些肥料是全年的肥料计划。而且,如果没有县社的通知,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提前发放指标。
区委吴结才书记和区长方传华以及分管财贸的周小权副区长会后非常着急,但面对化肥购销政策和农民的迫切需求的矛盾,他们也只能是干着急。这一夜,方区长久久难以入眠。
第二天天刚亮,方区长就和区里其他领导紧急磋商,想办法说服供销社主任张明林,提前将化肥供应到千家万户,满足水稻壮秧和抽穗期的营养需要。在张主任的陪同下,方区长一行实地察看了全社的化肥库存情况,要求张主任适应农时,提前供肥。张主任也深知,适时施肥对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从体制上说,供销社属于县社和区里的的双重领导,业务上属于县社的直接领导,在没有县社下达供肥计划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开仓卖肥。方区长向小池供销社领导郑重承诺,一是及时与县社沟通,请求太湖县供销社的理解支持;二是在两个月内,保证补足区社两百吨尿素的库存。在全县干部系统赫赫有名的方区长,以自己的庄严承诺深深打动了张主任。1990年的春耕季节,全县仅有小池区在春耕前发放了化肥计划。稻秧栽下去了,肥及时施下去了,老百姓望着长势茂盛的庄稼笑了,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方区长向供销社的承诺的还肥期限即将到了,为了归还化肥指标,方区长寝食难安。当得知杨国胜县长从安庆开农业工作会议,返回太湖必须经过小池,他端了把椅子,坐在105国道线旁守候,目的只有一个,争取化肥计划。其实,杨国胜县长非常欣赏军转干部方传华,认可他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是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好干部。如方所愿,杨县长乘坐的小车在方区长面前停下,现场许诺就小池区的肥料问题交县长办公会讨论,尽量予以解决。
第二天下午。小池区就接到县里电话,一次性提供二百七十吨的尿素计划,其中包含了安庆市市长刘思魁特批的一百吨尿素计划。这比预售的二百吨还多出了七十吨。张明林主任也积极争取市县农资公司支持,得到了安庆市农资公司特批的五十吨尿素计划。这一百二十吨富余计划肥,小池区供销社根据区里的要求,在教师节期间,按每位教师(含民办老师)一包尿素的标准直供到全区每个教师家庭。
小池区区长,明察又暗访。
顶风违纪者,处罚没商量。
一九九一年,注定是鱼米之乡小池的丰收年。可是,丰收后的农民还是高兴不起来。卖稻难是当时各地出现的普遍现象,从而导致个别粮站职工存在的压级压价和克斤扣两的现象。
在当年夏粮征收工作会议上,方区长要求各粮站一定要将各个等级的样品在显著位置向粮农展示。再三强调不准克斤扣两,包括包装袋,都要按实际分量扣除,不得侵占和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要尽可能地为粮农提供开水和防暑药品保障。各粮站站长会计开这样的会开多了,每次会议的要求都是老一套,并没有感到今年的会议有什么特别。
方区长在会议最后着重强调,区委区政府将组织检查组到各站点明查暗访,一旦发现违纪行为,坚决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在开秤收购夏粮的第二天,方区长在下乡途中的茶馆里听到很多村民议论,某粮站收购过程中问题很多,不仅没有开水供应,还存在严重的压级压价和克斤扣两现象,连二三两的蛇皮袋都要扣掉半斤以上。方区长听在耳里,记在心上。立即骑上“小黄狗”到村民们反映的粮站暗访。他将“小黄狗”远远停在粮站附近的小卖部,穿戴与普通村民没大区别的方区长,到小池工作时间又不长,在粮站现场几乎没有一个人认出。
方区长悄悄地来到正在排队的一位看上去很憨厚的老农旁,向老农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要求老农暂时保密。
大约站了近一个小时的队,才轮到方区长卖稻。质检员漫不经心地检验着稻质,很快就报出了三级。才三级?方区长就稻的级别向质检员提出了质疑,并将稻子放在各等级稻谷样品一起对比,看上去颗粒饱满又无杂质的干净稻谷,完全可以评上一级。哪知方区长的话惹恼了质检员和过磅员,他们不但不改稻谷的等级,还多除了近四斤蛇皮袋伙。老农在家时过秤的398斤稻谷到了粮站却只有394斤,最后,还以稻谷水分超标为由,又除去四斤。不仅如此,粮站职工看到扮演老农的方区长出了他们的洋相,又刁难方区长将稻谷驮到最远最高的粮库,方区长按照他们的要求将这六包稻谷驮上了粮库的最高位置,只是没有撤包。近四百斤的稻谷运上去后,身体素质很好的方区长也感到有些累了。最远的粮库,最高的粮堆,质检员算是惩罚到位了。
当满头大汗的方区长向粮站职工们询问有没有开水,也被他们一口回绝,没有。掌握到第一手资料的方区长只好买了一个西瓜解渴,他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要求见见粮站站长。粮站职工一听说见站长,再仔细打量老方一番,发现有些蹊跷,谎称站长不在家。不得已,方传华亮出了他的小池区区长的身份。不一会,粮站站长和小池工商所长闻讯相继赶到,巡查的县粮食局领导很快赶到了现场。围观的粮农越来越多,吃了不少亏又不敢吱声的粮农们纷纷要求,对坑农的极少数粮站职工从严处理。看着群情激奋的老百姓,有关部门现场宣布处理结果,对该粮站压级压价及克斤扣两的行为处以五千元罚款,对造成不良影响的两位粮站职工给予停职检查的处分,撤销所在粮站站长的职务。当粮农们听到处理结果后,现场一片欢呼。大家围着微服私访的方区长反映农业生产和林业创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方区长一一记在日记本上,记在心坎里。
到了夏粮收购的第三天,全区所有粮站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有了质的变化。基本上没有老百姓反映验质和斤两上的问题。各粮站还提供了足够的开水和预防中暑的药品。
小池区的林业工作在方传华担任区长前就成为了安庆市市长刘思魁的绿化示范点。其中国外松的栽培面积在全省都很有名气。可是,成活率偏低,只有百分之六十。区里林业部门都在积极地寻求提高成活率的好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方区长得知临近的花园乡新庄村栽培的国外松的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后,立即带领林业等相关部门领导一起,到新庄的国外松片取经。几辆汽车同时出现在小池到花园的县道上,而且一看就是干部模样的人,立即引起了很多当地群众的好奇,正在现场的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倪炳如赶紧上前去看个究竟。
当得知是小池区方传华区长亲自带队取经时,惊讶不已。在国外松片现场,倪书记毫不保留地向客人们详细介绍了栽培技术上的秘诀。原来,栽培技术并没有两样,只是新庄片所打的宕比技术上要求的更高一些,正方形的树坑挖的高度和边长比小池要扩大十公分,树根放在宕里后轻轻往上提八公分左右,使树根自然地展开,加上足够的水分,使新庄的国外松片地成活率比小池高百分之四十。果然,按照新庄村的经验去挖坑和轻提树根,成活率基本接近百分之百了。
区长巧安排,电视记者来。
少数钉子户,立即高姿态。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打通制约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瓶颈,小池区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帮助各乡村修建乡村公路。但是在修路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少农户以各种理由阻挠施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最为突出的是刘羊乡月龙村通往105国道线的公路,因为极少数农户的阻挠,几乎处于停工状态。这不仅影响了月龙村境内的有千年历史的海会寺旅游开发,也严重影响了沿线广大村民的生活和生产。
据安徽省林业厅专家鉴定,海会寺内有一棵树龄超一千五百年的罗汉松,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罗汉松中算是树龄最长的一棵,受省市县挂牌保护的珍稀古木。海会寺,作为中国临济宗的祖庭,在海内外佛教界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方区长听取刘羊乡和月龙村领导的情况汇报后,当即表示,第二天就到月龙村现场办公,力保在原计划的工期内完工,让老百姓早日走上致富路,让海会寺早日成为小池旅游开发的一个亮点。第二天上午八点钟,方传华区长带着小池派出所和建设办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小池区副区长的何育民等领导的陪同下,赶到了公路建设现场。随后还跟着两位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边走边拍。自然引起了很多群众的跟随围观。方传华特意来到阻挠施工的农户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宣讲修通月龙公路的重要意义。要想富,先修路。任何人再阻挠施工,影响工程进度,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望着威严的公安干警,面对着摄像机镜头,一些曾经以各种理由阻挠施工的农户纷纷向方区长表示,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全力支持家乡的公路建设。方区长满意地点了点头,现场施工的工人们听到农户的表态后,赶紧拆掉了路边猪栏厕所,没有一人上前阻拦。不久,月龙公路如期竣工,走在宽阔平坦的7.16公里的月龙公路上的人们,幸福感飙升。月龙村村干悄悄地向区里打听,拍摄的新闻怎么没有在太湖新闻里播放,方传华区长和何育民副区长都笑了,原来,不仅当天的摄像机是借用县电视台的摄像机模型,就连两名所谓电视台的记者,都是从偏远小学临时借用的年轻教师。
方区长借助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为月龙村修通了公路的领导技巧在小池及周边地区一时传为美谈。不久,中心乡乡长孔令海也向区里汇报,在中心通往潜山黄泥镇的一段公路上,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村民阻挠施工的情况,这位村民不是一般的群众,而是干了近二十年的老队长。当地乡村干部横直也做不通这位老队长的工作,无奈,只好请求区里协助解决。擅长做群众工作的方区长立即答复安排第二天到现场去办公,就地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孔令海乡长等乡领导就来到了修路现场。刚到八点,方传华区长一行赶到了被阻拦施工地段,随行的还是副区长何育明和派出所所长。一下车,方传华区长就大声地询问:“中心乡乡长来了没有?我们早就确定的公路工程为何到现在还不能完成路基工程,现在我要代表区委区政府宣布,两天内还不能完成路基工程,影响工程进度,所有责任人都要停职检查,接受组织处理。”已站在方区长面前的孔令海乡长当面承诺,一定按时完成路基的工期。
方区长和随行的同志一起走进了阻拦施工的老队长的家中,还没等方区长开口,为了保住自家的厕所和猪栏,三番五次阻拦施工的老队长主动表示,立即无条件同意撤除他家的一切障碍物。方区长一行当即表示赞许。随行的乡长所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地笑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方区长没费多少口舌,就圆满地使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就在方传华区长在小池工作得如鱼得水时,一九九二年,全县撤区并乡工作开始了。组织决定,方传华同志担任撤区并乡后的花园乡党委书记。
花园三四年,规划走在前。
铺筑康庄道,旧貌换新颜。
花园乡是令人垂涎的鱼米之乡。花园人不仅吃苦耐劳,又见多识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行一时的锤白铁锅的行当,花园人可算是修锅行业的开山鼻祖。花园,可谓藏龙卧虎之地。所以要想到花园当好他们的头儿就不容易。人们都说,能在花园当好书记、乡长的,到县里去当个科、局长甚至更大的官儿就会纵横裨阂,游刃有余。
撤并后的花园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统一思想,首要任务是赴村组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再对症下药,理顺发展思路,规划花园近几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
于是,上任没几天,方传华就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到茶馆小店采访民情,倾听民音,他想听到老百姓的真实声音。
与小池交界的新庄村是方书记调研的地区之一。新庄的国外松片在花园乡的林业第二次创业具有示范意义,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将花园的荒山野岭改造成花园丘陵地区的绿色银行,方书记很想听听新庄村支部书记倪炳如的高见。
倪炳如的家位于新庄村一个较偏僻的村落。但是要想找到他的家,对方书记来说并非难事。一位热心的村民坐上方书记的“小黄狗”后面,直接带到了老倪家,还没进屋,这位村民就嚷开了:“倪书记,来贵客了!”
刚上任没几天的方书记不请自到,让倪书记又惊又喜,慌忙上前去紧紧地握住方书记的手。可是,刚一接触到方书记的手,老倪就感觉到手像被老虎钳夹住一样,动弹不得。老倪心里嘀咕,方书记如此用力,为什么呢?是不是当年新庄的国外松片名气超过了方书记任区长的小池区,“得罪”了方书记?方书记看着老倪的忐忑不安的样子爽朗地笑开了。进屋后,“调皮”的老方又要和倪书记比起扳手腕来,老倪虽然在村子里也算是力气数一数二的汉子,但是在连试了几次后,不得不点头认输。一阵玩笑,缓解了倪书记的紧张。方书记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就林业发展和村庄规划以及村级班子建设问题,认真听取了老倪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时记录下来。吃过晚饭后,意犹未尽的方传华欣然接受了老倪的热情邀请,留宿老倪家。
夜深人静了,新庄村组干部和方书记还在探讨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谋划着新庄的未来。望着方书记虚心倾听的模样,老倪预感到方书记确实亲民实干。
丘陵经果学新庄,
荒山变身绿银行。
国外松片省长点,
造福后代功煌煌。
通过花园乡党委政府和新庄人民的共同努力,新庄村的经济果林成为了全省林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并被确定为安庆市市长刘思魁的绿化示范点。一九九二年上半年,在全乡内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在六月八日召开的全市林业工作现场会上,来自全市各县区四十多辆小车,停放在新庄村的四周,成了一道小山村里最亮丽的风景。倪书记如向来宾们详细介绍了经济果林的栽培和管理经验。栽培技术上的创新,引起了人们地极大的兴趣。即在标准的宕的长宽高的基础上各增加十公分,在苗木栽下覆土刚一半时,轻轻的将苗木往上提一点,这样更有利于苗木根部的自然伸展,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三三四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即林业成果村里占四成,组里占三成,林农占三成。这样一来,照顾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同时增强了集体和个人的责任意识。花园乡争取了全县首批一百口沼气池援建计划,落实到了新庄村,及时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村民们担忧的柴火难题,提高了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
倪书记的句句大实话,赢得了现场会上数百人的阵阵掌声。花园乡经果林发展的先进经验获得了亲临现场会的刘思魁市长的充分肯定,引起全市各县区的领导的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回去后要将学到的造林经验好好推广,将辖区的荒山秃岭栽上国外松,培植绿色银行。
各级领导的鼓励和鞭策极大地调动了花园乡林业第二次创业的积极性。全乡各村干群纷纷加入到消灭荒山发展经果的战斗中,全乡的绿化率走到了全省的前列。一九九三年,花园乡被列为安徽省副省长杨多良的示范点,成为全省高效林业的示范基地。花园,成片的国外松,成片的银杏杜仲药材基地,成片的桃树林板栗林成了现代版的花果山。
合力修公路,全民总动员。
地理学习班,规划广宣传。
花园境内有一条贯穿花园乡到太湖县城的金花公路,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不仅道路狭窄,而且坑洼不平。严重地影响了花园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方传华书记顺口溜为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小车要靠推,自行车不能骑,过往司机叫苦不迭。不仅路难行,而且道路两旁建筑缺乏统一规划,房屋,有的上前,有的退后;门向,有的往左,有的往右。
如何破解房屋规划难题?如何整修金花公路?在花园乡党政联席会上,方书记提出了全乡每人捐石头一百斤,修复金花公路。面对千家万户随意建房的情况,除了宣传和贯彻土地管理法外,召集全乡及周边地区地理先生开一个学习相关法规的培训班。通过办一期培训班,利用地理先生在群众中的影响,达到整齐划一的规划效果。方书记的建议很快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会议召开后的第一天,全乡每人捐石头一百斤的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千家万户。还没等村里布置任务,很多村民就准备好了所要求捐出的石头,甚至超过了乡里的要求。还有不少村民要求向公路整修工程捐献一整车的石头。群众高涨的修路热情,使原本计划十天修复的金花公路,在短短的五天内就完成了。县公路局派出了压路机支援花园的金花公路整修工程。走在宽阔平坦的金花公路上,过往的行人和司机,都深切地感受到花园乡党委政府领导的务实作风。
地理先生会按照花园乡党委政府的要求按时赴会,接受培训吗?其实,乡里领导也没有谱。出人预料的是,在花园乡地理先生学习班上,全乡乃至周边地区的地理先生都悉数到场。章荣祖,李远怀,周盛尧,陈仕群等花园知名的地理先生们都自觉地早早来到学习地点。乡党委书记方传华,乡长郝西荣,副书记徐学军等乡领导悉数到场。乡派出所所长宋淇海和土地管理所负责人带领大家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最后,方书记讲了几句顺口溜:门向公路开,财源滚滚来。建房要规划,违章法制裁。方书记诙谐机智的语言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地理先生照搬照抄方书记的顺口溜,利用本身的影响力,为花园公路沿线的规划建房工作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思想不通路要通,
百姓常念书记功。
修成勤劳致富路,
移民从此沐春风。
新屋组属于花凉亭水库动迁的移民组,有约七百人常住,长期以来,进出货物和农产品都完全依靠肩挑手推。大家早就想从李楼村花庄组修一条村道到新屋。
当杨桥村党支部书记潘常华和村委会主任王茂生,将修路中遇到的困难向方书记汇报后,方书记明确表示,作为花园本地村民,理应帮助移民村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何况花庄到新屋的路修通后,对沿线的花庄及曹屋都带来便利。思想不通,路要通。如果相关村民通过村组反复工作,仍执意阻挠施工,将坚决按照相关法规处罚。
次日,在花庄到新屋的修路现场,方书记和副乡长陈周文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指挥移民们修路。相关村组的干群门早就期盼这一天的到来。热火朝天的场面震动了半个花园乡,连七八十岁的老大爷老大娘们也兴致勃勃地赶到现场看热闹。方书记一方面告诫不要毁坏路两边的油菜等农作物,一方面大声地宣布,任何试图阻止施工的村民,一律带到花园派出所接受处理。
极少数想阻拦修路的村民,看到方书记带着乡村干部和移民们一样,挥锹铲土,不得不放弃阻拦施工的念头。仅仅一天时间,经过近两百移民和沿线村民的共同努力,近一公里的路基全部放样,十天内,全线贯通。移民下来已有三十五年的杨桥村新屋组的村民们,彻底结束了没有乡村公路的历史。路通了,沿线的村民们争先恐后学会了驾驶技术,购置了近十台客运和货运车辆,在方便了邻近村民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随着花庄至杨屋村级公路的修通,掀起了花园乡所有村级和组级公路的建设高潮。短短几年,涉及到全乡三万多人民的交通瓶颈基本打通。
桥头集中办市场,
富商便民功煌煌。
昔日荒滩今闹市,
过去想都不敢想。
花园乡党委政府提出的桥头集中办市场的工作思路,很快得到了广大花园人民的积极响应,大家都盼望着早日建成身边的农贸市场,方便快捷。
乡里及时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徐学军任组长的筹建小组。并抽调王学文同志和原红合村党支部书记周叶民同志等精干力量全程参加。
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在新仓到花园的长河大桥北面的沙滩上。桥头两边,几十间商铺,相对而立。与成熟的黄泥古镇市场相比,单薄很多。
乡主要领导不仅盯着工程质量和进度,还要极力协调新仓供销社和粮站等单位对市场的大力支持,并要求花园卫生院在新建的农贸市场设立卫生点,为将来的农贸商户及附近几个村的村民提供保健服务。
时任安庆市市委副书记兼市人大主任张俊模,在听到乡领导汇报在新仓大桥头办农贸市场后非常高兴,亲笔题写了“农贸市场”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八日,是花园人民的大喜的日子。花园农贸市场在一阵接着一阵的鞭炮声中隆重开业,迎来了周边几个乡镇的第一波顾客,刚刚起步的农贸市场顿时沸腾起来了。看闹热的,购物的络绎不绝。开业当天,所有商户精心准备的商品几乎被抢购一空。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超高的人气给政府和经营户莫大的鼓舞。
花园农贸市场的兴起,特别是方便了所有的花园人。原来买不到的东西,要走十几里去黄泥,现在,花园农贸市场能就近买到。一些花生大豆等土特产品在花园农贸市场能卖掉。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纷纷办起了猪行和废品收购站等特色企业,还陆续办起了几家在城里才有的百货日杂批发部。
商户们也纷纷向太湖县老城的大老板们取经,不断提升经营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了花园农贸的美誉度。
一战成名的农贸市场迅速扩张,连南渠红合段通往黄泥的公路沿线住户,也纷纷填补市场的空白,当起了小老板,走上了致富路。
鉴证农贸市场兴起的当地老百姓说,昔日一荒滩,今日大市场,三十年以前,想都不敢想。
如今,一个高楼林立,商户如云,服务功能齐全的太湖县花园农贸市场,吸引了周边近二十公里的老百姓,包括曾经三县交界的闹市黄泥古镇的部分村民们,或购物,或在农贸市场经商办厂。
逢时过节,如同昔日黄泥古镇的模样,花园农贸市场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购物高峰期,所有街道也被挤得水泄不通,交管部门不得不安排警力疏导管理。
沿河尽快栽胡桑,
因地制宜奔小康。
一村一品模式好,
农民生活大变样。
花园的蚕桑业早在一九八九年就开始起步。为了提高村民们的种桑积极性,由太湖县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农技部门提供技术服务。选择了沿河一带的沙坝村和李楼村试点栽桑养蚕,试点村组一举成功,取得了亩产值超千元的好效益。在并乡后的花园乡党委政府提出的沿河尽快栽胡桑的号召下,沿河一带群众积极响应。蚕农们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实践了桑树间种其他农作物,有的间种花生,有的间种红薯,有的间种西瓜,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沿河一带的蚕农率先跨上了小康之路。沿河蚕农的致富经,推动了周边地区的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热情,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各种实用科技知识,结合各村特点,养猪和养鸡养鱼等专业户不断涌现,人均收入远高于其他周边地区。
产业发展一二三,
两个国策拎在手。
乡镇企业慢大步,
农民增产又增收。
“一个中心不动摇,两个国策拎在手,三个突击发展。一二三产业一起上,齐心协力奔小康”是方书记在花园工作期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个中心不动摇,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两个国策拎在手即计划生育和土地管理要长期拎在手上,常抓不懈;三个突击发展,即发展传统水稻产业,稳定和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发展蓝色企业,就是充分利用和扩大现有水面,提高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展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帮助农民就近解决就业,实现花园人民的创业梦想。
在花园乡党政联席会上,乡党委政府领导要求参会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乡镇企业一块,除了办好振源贸易公司外,还要有重大突破。
于是,通过深入调研,决定新上花炮厂项目。在一九九二年四月,成立了以乡长郝西荣为组长,王学文﹑章兴旺、倪良喜为成员的长河花炮厂筹备小组。
方书记﹑郝乡长亲自上阵,四处求援。县计委﹑财政局﹑公安局﹑工商局﹑信用社等单位无不留下他们的身影。通过七个月的艰辛努力,当年十一月,长河花炮厂正式投产。安置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四十余人,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由于质量可靠,很快就形成了供不应求良好态势。
为了感谢花园乡领导对长河花炮厂的大力支持,厂长孟祥衍想给每位领导送上两个花炮过年热闹热闹。振源贸易公司的总经理程章和也准备在春节前给每位乡领导送上一小箱鸡蛋。可是,乡镇企业老总的想法被方传华书记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他们。方书记不仅带头谢绝了孟厂长和程经理的好意,还要求所有班子成员保持廉洁自律的良好作风,一律不得到所属乡镇企业买人情炮,买人情货,增加企业负担,影响干部形象。正是由于乡里主要领导的以身作则,花园的乡镇企业都能轻装上阵,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一年的春节,花园长河花炮厂生产的烟花鞭炮,将花园乃至周边地区的第一选择。那五彩缤纷的礼花如一朵朵美丽的鲜花,装扮着夜空的瞬间美丽。那噼啪作响此起彼伏的鞭炮恰是滚滚春雷,催着花园人踏实苦干,早奔小康。
筹建电视差转台,
书记要个女将来。
宣传跟上新时代,
火了花园点歌台。
如何加强宣传文化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增强农民的法制和道德观念,促进乡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是以方传华为班长的乡领导常常思考的问题。
当花园人民要求尽快建一座电视差转台的民意反映到乡里后,方书记和郝乡长及时向县主管部门反映,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
在太湖县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下,花园乡计划筹建电视差转台的报告,很快得到审批。太湖县广播电视局还挑选了局里办事果断,又肯吃苦的市县三八红旗手汪掌珠任花园广电站站长,筹集花园广播差转台。县局无偿提供了两节电视塔和一部分广电器材。
花园乡政府将最好的五间两层楼房,调配给花园电视差转台使用,显示对广电工作的极大支持。为了调配五间楼房,乡里干部的个人宿舍全部由单间改成两人一间,大家没有任何怨言。
为了赶在九二年国庆节前将电视差转台开通,方传华书记亲自和县广电局副局长倪耕园以及乡广电站站长汪掌珠一起,到南京广电器材厂选购电视中转机﹑发射机﹑视频机﹑摄像机等相关设备。
方书记一行在南京的三天时间里为了节约开支,也为了照顾患肠胃病的倪局长和汪站长,每顿都是陪着倪局长吃一碗容易消化的面条和馒头充饥。方书记还现编了一句顺口溜﹕出差莫跟女同胞,肚子饿得吃不消。返程途中,由于方书记一行所带现金除了车费外仅剩下十块钱。无奈之下,买了几瓶矿泉水解渴,饿着肚子从南京返回到太湖。
没有人叫一声苦,没有人叫一声累。
正是有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才创造了电视差转台建设工期的奇迹。从八月四日的动议,到九月二十八日地开通,仅用了五十四天就超前完成了既定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
望着亲手筹建的电视差转台试运行,首任台长汪掌珠当着乡里领导的面,悄悄地哭了,她把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融化在泪水里。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大家盼望已久的电视差转台正式开通了。
安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俊模和县四大班子领导亲临开台仪式现场。张俊模主任对合并后的花园乡领导班子的工作予以极高的评价,并现场表示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的各项事业.市县领导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了花园干群朝着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花园广播电视差转台的开通,不仅服务了花园人民,还覆盖到了本县的小池刘羊新仓等乡镇,以及怀宁县腊树镇及潜山县黄泥镇和黄铺镇。
在花园广电站的辐射范围内,人们可以通过点播电视剧和歌曲的方式,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感谢和祝福。更主要的是,花园广播站采编的当地新闻,弘扬了正气,抵制了歪风,极大地促进了花园乡各项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服务于花园乡的两个文明建设。
一九九四年,花园乡广播电视站通过各项考核,以安徽省第二名的成绩被光荣地评为安徽省广电系统先进单位。
沙坝全圩治,沙滩全圩有。
从上往下治,治到黑河口。
原花园公社时期党委书记姜其信,在任期间结合花园圩的地理位置,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沙坝全圩治,沙滩全圩有。从上往下治,治到黑河口。
通过历任花园历任领导的努力,在九十年代初就完成了新河——沙坝——罗湾段地筑堤保圩任务。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近三万花园人民的水患和花园圩三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方传华等乡领导清楚,只有将翟惠堤至长河村与潜山县黄泥镇交界的黑河口,按五十年一遇的标准筑起堤坝,才能保证花园圩在大灾之年安全度汛,才能较好地保障花园圩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太湖县县委和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广大花园圩人民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花园乡领导和各乡直单位全程参与,完全依靠肩挑车推等较原始的方法,终于在一九九五年冬彻底地完成了全圩堤坝治理任务。实现了几代花园人民的围堤保圩的梦想。
领导带头拦河,干群合力筑坝。
引水抗旱保苗,花园人民齐夸。
花园圩治理完毕后,仅仅是解决了水患,但是灌溉用水还需要通过拦圩的方式,让长河的水经翟惠堤流向花园圩内的北渠中渠和南渠,再通过以上的干渠流向万亩良田。
圩内优质米粮仓的丰收,全依赖长河这条太湖人民的母亲河。
每年的较为缺水的“双抢”季节,花园乡都会及时组织精干力量拦圩,使长河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花园圩内,保障近三万亩良田的灌溉用水。
许多参加过拦圩的人们都能清楚地记得,多少次,方书记和郝乡长等乡领导都会亲自参战,和拦圩突击队员一起,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门板沙袋和稻草做武器,硬是在波涛汹涌的长河中拦起一道堤坝。一位老农在亲眼看到乡领导和突击队员一起并肩战斗的场景,还现场编了一首打油诗,被现场的文化站站长周礼学记录下来。诗曰:公仆一心为百姓,一线指战添干劲。长河之水圩内淌,干群情谊海样深。正是乡领导一班人的亲力亲为,和老百姓一起共同作战,才有了每次拦水进圩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及时地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长河水。
党以兴教为本,政以兴教为先,民以助教为荣是九十年代初期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科教兴国而提出的响亮口号,合并后的花园乡,拥有花园和罗湾两所初级中学。校舍破旧,几近危房。老师们不安心在花园任教,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调离,教学质量连年下滑,百姓怨声载道。
经乡党委政府的多次研究,决定在花园和罗湾的交界处建一所花园第二初级中学。新校址在206省道边,离太湖县县城仅9公里。当建校的消息一传出,就被广大花园人民,特别是两所学校的老师们拥护,教学气氛随之高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师生安全,必须保证。当方书记听到了不少人反映某包工头有偷工减料的嫌疑时,当天下午,方书记就带领乡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花园二中建设工地。包工头看到方书记一行人表情严肃,连敬的香烟都一一拒绝,预感到不妙。果然,方书记拿起地上的一块黄砖,稍微使劲,黄砖就变成了两节,接着又将水泥窗户上使用的钢筋用力一拉,钢筋就轻松地变形,并被方书记随手拽了出来。
老方怒气冲天,教学大楼是关乎子孙后代师生安全的大事,岂容你们在建材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一旦发生校园垮塌事故,牢底都要被你坐穿,当即下令停工整顿,所有建材必须达到合同标注的标准返工。建筑包工头被骂得胆战心惊,不得不按乡领导要求,将小砖厂的黄砖换成了大窑厂的黄砖,钢筋和水泥的标准也完全按照合同要求采购使用。建成后的花园二中环境优美,坐落有致,老师善教,学生乐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到全县教育系统先进行列。
花园敬老院,再难也要办。
市县有支持,贤达也捐款。
老方在翟坦村调研,翟坦村周传家书记汇报本村有几位孤寡老人要么居无所,沿户乞讨;要么是房屋破旧,生活贫困。建一所乡级敬老院,将全乡极其贫困又愿意到敬老院集体生活的孤寡老人集中起来供养,让他们老有所依。这个想法一经方书记提出,就得到了乡长郝西荣和副书记徐学军等乡领导的一致支持。由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民政办主任潘贤定具体筹办。
方书记和郝乡长利用到市里出差的机会,向花园籍的安庆市委副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俊模,汇报筹建敬老院的想法,当即得到张主任的肯定,并答应在职权范围内尽量解决敬老院建设中的实际困难。但在征地的过程中,却遇到极少数相关村组的极力反对。潘贤定主任泡在蔡榜村三天,和村两委领导一起,争取熊祥组每一户的支持。在花园二中斜对面的黄金地段的山头,被敬老院征用了,实际占地面积近2700平方米。潘贤定主任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终于在卢春焱书记等村干的支持配合下,最难的征地硬骨头被啃下来了。太湖县民政局拿出了四万元的启动资金,乡直单位和社会贤达纷纷解囊捐款,大家都争着为花园敬老院的建设添砖加瓦。
几个月后,一座拥有十九间标准间的敬老院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些生活困苦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享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真正过上了老有所养的生活。
花园敬老院的落成典礼是隆重而简朴的。隆重的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俊模带领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领导来了,太湖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县有关部门负责人来了。简朴的是,没有给来庆典现场的各位嘉宾发任何纪念品,连中午的招待餐都是在较简陋的乡政府食堂解决,每人一份盒饭。
想进联防队,送礼当面退。
只要有真才,比啥都宝贵。
花园派出所成立后,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乡里要招聘一批联防队员,消息很快就在社会上传开了。刚刚从上海武警支队退役的潘先保,也和战友们一起报了名。为了稳妥起见,潘先保的家人托人带一条蝴蝶泉的香烟,找到方书记疏通。方书记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明确告诉来者,符合条件一定会聘用,否则,就是给座金山银山也不行。烟,拿走,要不就要上交乡纪委。看到方书记态度坚决,来者若有失望地离开了方书记的办公室。不久,潘先保接到乡里通知,通过考核,符合联防队员条件,批准录用,潘先保和他的家人乐得合不拢嘴。原来,潘先保在上海武警部队担任过几年的班长,加入了组织,还立过三等功,政治和军事素质都非常过硬。
有错及时得更正,
张伟如愿入军营。
千恩万谢何须讲,
但愿小方建功名。
花园乡鸣山村在一九九三年的征兵工作中,发现了一起因超龄而被取消政审资格的故事。原来,鸣山村适龄青年方张伟虽然有高中文化程度,也通过了县医院的体检,可是到了政审阶段却发现他超龄了。户口簿上的年龄由二十岁误写成了二十一岁,被取消政审环节。一心想投身军营报效祖国的小方,请求鸣山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学,带着高中毕业证准考证和家谱,找到了方书记。当方书记详细验证相关证件后,认为确实是户口管理部门的笔误。看到站在身边器宇轩昂但有些忐忑的张伟,想到了当年自己入伍体检时的遭遇,当即召集相关参加政审工作的同志,专题研究小方的年龄问题。最后,大家一致认定,张伟的年龄确实是笔误,必须及时更正。小方得以顺利地通过了政审,穿上了羡慕已久的军装,成为了最可爱的人。事后,小方的父母带着礼品要对方书记表示感谢,方书记笑着婉拒了,他说,让每一位有志于国防建设的适龄青年圆上参军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实事求是地更正小方年龄上的误差是我们当政者职责,没有必要答谢任何人。张伟没有辜负家乡领导的帮助和鼓励,入伍后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受奖。
防汛期间丢扁担,
赢得干群齐赞叹。
护好黑河长河堤,
何惧水患花园畈。
一九九四年的防汛期间,方书记带着乡党政办方素文到长河大堤察看水情,当他们一起来到长河村境内的堤坝时,远远就看到有一位老农正在往粪箕里装堤坝上的沙土,原来,连日大雨使他家的猪栏非常潮湿,于是,他上离家不远的河堤上挑些干一点的河沙回去。方书记当即喝止老农赶紧停止装沙,老农爱理不理地回应:“你算老几?多管闲事。”只见老方快步上前,果断地夺过老农手中的扁担,投向波浪滚滚的长河。随行的方素文主任告知老农,这是乡里方书记,你挖河堤沙土在平时就是违法行为,何况在形势严峻的防洪期间。一听到违法两字,老农一下子就软了,一个劲地赔不是。。。。。。方书记当即召集长河村领导开会,要求及时成立长河大堤抢险队,并答应了那位老农的请求,让他也参加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来,将功补过。不久,方书记的河堤怒抡扁担的故事又在花园传开了,不少人背后习惯给方书记“方屠夫佬”的雅称。
退役不褪色,意志似钢铁。
拔下电话线,拒腐得安歇。
极少数领导干部容易在春风得意的时候犯生活作风上的错误,以致遭到组织上的处理和人民群众的唾弃。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廉政勤政的同时,还必须以优良的作风拒腐防变。这是方传华书记常常告诫同事和下属的一句肺腑之言。同事和下属们也从方传华书记的言行举止中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不少同事称呼他“师傅”。
一次,原百圩村周书记陪同方传华书记到合肥,向分管林业的副省长杨多良汇报省长示范点的林业第二次创业的开展情况。晚上住在一家收费较低条件较差的小旅馆里,抽的是四块钱一包的盛唐香烟。堂堂的乡党委方书记都能将就地住上一晚,很少有机会上省会合肥的周书记暗暗佩服乡领导的节俭。当天晚上十点后,还在商谈工作的方书记就接到了一位声音甜美的女士打来的电话,询问是否需要特殊服务。方书记接到电话后脑筋一转,编了几句顺口溜答复了那位女士,有偿服务声音甜,我们党纪国法严。一失足成千古恨,身败名裂人人厌。说完,和周金根书记相视一笑,干脆将电话线拔下。
破例派车送小坤,
关爱同事情谊深。
同事下属长相忆,
书记胆大不粗心。
花园乡政府有一辆公务用车,但方书记除了上县城外,下乡大都是骑上他心爱的小黄狗,一辆破旧的轻骑摩托车。
一天晚上,方书记在和常务副乡长周盛国一起值班。当方书记得知周乡长家小坤患的是眼部先天性小乳头,若不及时治疗,有恶化的风险。决定破例公车私用一次,安排小车司机第二天带小坤去太湖县人民医院就诊。当周乡长对方书记主动派车送小坤就医表示感激时,方书记当即编了一句顺口溜,同事本是今生缘,好比一起乘渡船。家庭稳定添干劲,同心协力兴花园。对下属,方书记同样是尽可能的帮助和爱护。九三年下半年,正是农业税征收的关键时候,在部队摸爬滚打八年的退役军人,杨桥村党支部书记潘常华因劳累过度突然感到头痛头昏,食欲不振,浑身无力。方书记知道后,当即带着小车赶到潘书记家,命令潘书记随车到县医院检查。当方书记接到县医院医生的检查报告,排除了一切疑难杂症后,又随车陪同潘常华书记返回了花园,一再要求潘书记一定要保重身体,注重劳逸结合。多少年过去了,乡里一把手亲自派车并陪同看医生的故事,令潘书记一家人久久不能忘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
老方偏爱管闲事。
胆敢欺负老百姓,
别怪我把脸皮撕。
花园供销站和食品组等企业都是与乡政府是相邻的单位,下班后大家常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关系十分融洽。可是极少数职工都对方传华书记是既爱又恨。爱的是,方书记确实是难得的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好领导;恨的是,方书记爱多管闲事,常常出乡直单位的洋相,让相关单位领导下不了台。
一九九三年春夏之交,正是急需施肥季节,可是,花园供销站还是按照老规矩早八晚六,而不是根据农时需要,采取提前上班和推迟下班的方法,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购肥需要。喜欢晨练的方书记看到太阳升起老高,供销站门前的购肥队伍排成长龙,等待供销社八点钟开门售肥,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少老百姓骂娘的声音传到了方传华书记的耳朵里,使他顾不了乡党委书记的身份穿过站队的农民队伍,来到供销站门前,用他那双有力的双手使劲地捶门,还不时地踹上一脚。当值班的营业员开门看到是方书记捶门时,脸一下子红过了颈。方书记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供销站的官商作风,并在当天利用午休时间找到供销站负责人,要求从即日起一定要做到早开门晚关门,尽量延长营业时间,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花园供销站负责人当面承诺,一定按照乡领导的指示,延长营业时间,提供优质产品,更好地服务三农。但私底下,他们给方书记取了外号,爱管闲事的老头,“方屠夫佬”。因为供销社营业员延长了营业时间,就意味着他们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还有,不少营业员家在农村,早点下班后还可以帮家里干点农活。供销社员工从开始了早六晚七的作息方式,供销社在群众眼里的形象也得到了彻底扭转,经济效益也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撤区并乡四年的花园乡规划发展,是方书记黄金年龄花园大地书写的壮丽诗篇,也是乡镇干部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只争朝夕的样板。经历丰富乐于奉献的退役老兵方传华,根据工作需要,调任太湖县公路局担任局长职务。临走时,他将实在推不掉的老百姓赠与的纪念品全部上交到乡党政办,由乡里支配使用。此举更加彰显了他清廉为官清白做人的高贵品质,也为后来的领导离任做出了榜样。
情牵公路黑色化,
千里之行始足下。
结合理论搞实践,
畅通工程人人夸。
公路局是一个不仅要求领导者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还需要较高业务素质的安庆市垂直管理单位。要想当好内行的公路局局长,对一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方传华来说,是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的。专业知识薄弱,方局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公路管理和工程建设的理论书籍,还时常虚心地向职务比他低的干部职工请教。他认为,这是由外行转化为内行公路系统领导的必由之路。正是靠他不耻下问锲而不舍的虚心学习,渐渐地得到了公路系统的干群们一致认可。
结合太湖县各等级公路不仅破旧不堪,而且相对较窄,严重制约太湖县域经济发展。如何破解太湖公路难题?方局长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太湖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添置筑路机械,提高县公路局直属工程公司的筑路能力,为国道省道的拓宽改造和县乡公路黑色化提供硬件上的保证。县公路局通过各种途径筹措的三百四十万元,购置了先进的洒水车铺路机压路机铲车,建起了拌合楼。这些硬件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和速度,还极大地减轻了筑路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太湖县公路局姜普全、李仁强、汪松等局班子成员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方传华任局长的短短四年多时间里,完成了105国道拓宽改造以及太华线、太岳线、太百线、小花线的公路黑色化的任期目标。太湖县境内公路的硬化和黑色化,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还通过过境司机的口口相传,极大地提升了太湖县的美誉度。太湖县公路局,一跃成了民间百姓和上级部门点赞的对象。
领导来了吃食堂,
但愿背后莫骂娘。
节约支出十几万,
投入公路功无量。
开办职工食堂,节约招待经费,是方传华担任局长期间具有时代意义的举措之一。他在局办公会上幽默地编了几句顺口溜:机关食堂就是好,同样饭菜省钞票。每年节约五六万,投入修路车好跑。食堂建好后,局里所有招待都安排在公路局职工食堂。许多领导在食堂就餐后都夸赞方传华局长有创意,食堂建的好,饭菜质量高。既经济又实惠,方传华现编顺口溜回应:领导来了吃食堂,但愿背后莫骂娘。开源节流好传统,任何时候都要讲。
按章收规费,清廉人自畏。
家属也拒腐,如今最可贵。
养路费的征收一直是公路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如何按规足额收取养路费,方局长坚持从我做起,打铁还须自身硬。如果领导干部不能以身作则,那么管理和教育下属就谈不上力度和效果了。一九九八年,参与沪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某单位几次约请方局长等公路局领导,都被方局长婉言谢绝,他知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几次亲自上门做相关法规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赢得了相关建设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按规足额地缴纳了相关费用。作为一局之长,方传华有足够的空间来谋取私利,但是,恰恰相反,不仅自己做到为官清廉,带头拒绝吃请和娱乐活动,获得局内外广泛敬重,其家人也为他筑起了防腐安全线。多少次,多少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带着价值不菲的礼物,都被其家人拒之门外。连方局长八十岁的老母亲罗翠荣女士也学会用顺口溜来婉拒送礼者。贵贱礼物都不要,违法乱纪死翘翘。有事请到局里谈,绝不容许瞎胡闹。往往弄得送礼者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来了。
坚持明察暗访,严处没有商量。
少数落后道班,再不吊儿郎当。
公路局对下属职工的的考察,不仅听取部门领导的意见和简单的票决,还要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确定职工德勤能绩的优劣。方局长在全局职工大会上提出不定期暗访,坚决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让钻营者腾飞。一次,在山区某道班暗访时,听班长汇报,所有道班工人正在清理边沟,于是,方局长当即要求班长一起去现场看看,当跑遍整个道班管护区域都没有发现清理痕迹时,方局长当即发火了:“道班工人不拿锹,工资拿的比行政高。”当即要求随行人员按照局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久,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撤职辞退和待岗处理。可是,一阵风过去了,有少数道班的职工又开始松懈下来,老百姓反映公路职工“道班工人真话懒,路修得像搓衣板。”方局长听在耳里,气在心上,他不仅在会上反复要求,而且利用各种机会接触一线职工,鼓励他们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当听说罗湾道班部分职工迷上了打扑克,存在消极怠工现象。就利用到市里开会的机会,在早上八点的正式上班时间经过罗湾道班。果然,道班职工因为熬夜打牌还在睡梦之中。为了不影响开会时间,方局长仅下车在道班房的铁门上写下一首打油诗:罗湾道班房,几个大懒王。夜里不睡觉,早上不起床……
迟迟起床的道班工人看到方局长写的打油诗,一下子惊呆了。不仅主动到局里去做检讨,而且在后来的工作中表现积极,好路率不断攀升。在年度考核评比中,罗湾道班得到了局里的公开表彰,被评为先进集体。
通过全局职工的齐心协力,太湖县公路局真正实现了“机关干部创政绩,道班创好路率,收费站创好效益”的良好局面。
县公路局的职工住房困难一直困扰着几任局领导。1998年,方局长提议在将局办公大楼的后面的小山推平,兴建职工住宅区,取得局干部职工的一致同意,很快又得到太湖县相关部门的批准。当大部分职工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时,方局长家还住在老城渔场的老房子里……
太湖县公路局在老方以永不褪色老兵的榜样力量,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辖区的公路管理养护走进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行列,连续几年都获得省市县的表彰,为他的军转从政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方传华是幸运的,仅小学文化程度,在部队历经多岗位磨炼,从战士干到了营长,深受军区首长器重。退役后历任罗溪乡书记、花凉亭渔政指挥长兼渔场场长、小池区区长、花园乡党委书记、太湖县公路局局长,通过正规考试,获高级政工师职称。他在所任职的每一个地方,多少年过去了,还有不少人念念不忘,交口称赞。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很平凡,又不平凡。他在平凡的世界里,干成了很多不平凡的事。他用永不褪色的军人品质,兑现了入党时的誓言,兑现了入伍时母亲的反复叮咛,兑现了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到太湖看望他时的殷殷嘱咐,忠诚于党,勤政爱民,克己奉公,成为名符其实的永不褪色的老兵。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