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团建,其实我们都挺熟悉的——只是刚知道时,不一定能意识到那是团建罢了。
团建嘛,经常要占用假期,就有点儿烦人,所以得有趣才行。唐高宗时期,有个叫阎伯屿的都督,趁着假期,在滕王阁大会宾客,搞团建,还想乘机让自家女婿小孟出出风头。这就属于喊大家来玩还夹带私心,如果真让他得逞,就太没劲儿了。于是来客之中有一个叫王勃的说了:“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点破了阎公是趁假期搞团建。然后,写了一篇《滕王阁序》。到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伯屿大为震惊:“天才呀!”
团建嘛,经常要搞宴会。所以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人跑去山阴县兰亭,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里吃酒。借着清流,曲水流觞。大家写诗,于是有了《兰亭集》,又名“永和九年一次团建后小作文汇总”。王羲之负责写序,是为《兰亭集序》,又名“永和九年一次团建后小作文汇总卷首语”。
后来的滁州太守欧阳修也搞团建:临溪钓鱼,喝山泉酒,从山里取食材来吃。是所谓“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具体团建活动包括投壶、下棋、起坐喧哗。是所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所以《醉翁亭记》也可以看成一篇“滁州太守山中团建记事”。但欧阳修的心态也挺好:你们自己乐吧,我就醉眼看看。
团建也可以是集体出去泡澡、游野泳。比如,曾皙跟他的孔老师建议搞团建:大家一起去沂水里泡澡,去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儿回家。孔老师表示满意。是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团建也可以是集体出去打猎。比如,苏轼在密州时,牵着鹰和狗,穿着锦帽貂裘,与大家一同骑马出去打猎。为了让大家满意,领导还要亲自去射虎,打完猎还要喝点儿酒。是所谓《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当然有一种团建,是要稍微取笑一下别人的,我就不太喜欢。比如,《红楼梦》里饮宴的团建,就要行酒令。当日大家都想看新来的刘姥姥的笑话,就等她说“一头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这方面,有一个最解气的案例。萧衍当日搞团建,手下以沈约为首的文化人,分别写诗,拿走了韵脚,留给武将曹景宗一个“病”、一个“竞”当句尾,想看他的笑话。萧衍给曹景宗打圆场,说写不出也没事,算了。这就属于内部排挤,恶劣团建的典范。
不料曹景宗立刻现场写诗:“去时女儿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其他人都愣住了。
有许多团建既没意思,又没必要,还要刁难人,只为了满足老板吹牛的欲望,这就大可不必了。
我就知道,以前有个人不爱说话,不上班时喜欢宅家搞园艺。他被老板拉到家里去参加团建,小心翼翼听老板吹牛,贬低所有竞争对手。
所以呀,搞团建就自然一点儿,泡泡澡,吃好喝好,大家乐和乐和就行了。可别逼着手下在团建时听自己吹牛,也别非要附庸风雅搞文化,更不要逼着大家参加不想参加的团建,不然谁知道会把人逼成什么样。像最后提到的这次团建,最终那个人被逼急了,一跺脚出去创业,成了老板的竞争对手,这就是所谓“青梅煮酒论英雄”。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