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带着很多钱外出玩,养成习惯就不好了”。一句善意的提醒,儿媳理解为“伤害”,给予恶意的回应。
面对收银员的询问,中年顾客态度横蛮,大发脾气:“你一个收银的,有什么资格查问!”引得在场的人们纷纷关注,超市负责人介入也不能平息风波。
小女孩要吃糖果,奶奶认为不能吃,不给买。她不听老人劝告,耍赖,把买好还没付费的菜用脚践踏。
说话(含网聊)不当的现象,平日见得多了。轻则引起不快,重则产生纠纷,如不冷静打住,舌战就会升级,甚至酿成悲剧。说话不当,误会、故意,有之,不好好说话也许是多数情况。
说话是嘴的基本功能。嘴有两个基本功能:吃饭、说话。吃饭是为了活着。说话是为了交际。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就会生病;不重视好好说话,就会引来灾祸。怎么不可以好好说话呢?
社会上种种行为不如意,生活中种种需求不满足,是可以说的,但要好好地说。横蛮、耍赖、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适得其反。孩童虽小,习惯、秉性也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要重视培养孩童从小好好说话的能力和习惯。有需求,意见、争执、分歧,要好好述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遇事,要表达意见时,没有把握的话不说,没有底气的话不讲,没有搞清情况的话不问,不知道底细的事等一等再说。心中有数,说话才有分量,否则叫做说话随意。看到别人说话随便时,一定要保证自己说话有根据。
好好说话,首先,心态要平和。豁达大度,才能做到心态平和。曾国藩考学时,曾在岳麓书院与人同处一间寝室。室友性格颇褊躁,书桌离窗户有几尺距离,看到曾把书桌移到窗前取光,就怒说:“你把我的光线挡住了”。曾态度平和地说:“那我应该放哪儿?”室友指着床侧面比较暗的地方说:“放那儿”。曾二话没说,就把书桌搬了过去。他晚上读书,室友怒说:“平日不读书,晚上又来吵闹扰人”。曾就改成了默读。他后来考中举人,室友嫉忌不已,捶床大怒:“这个屋里的风水,本该是我的,却被你夺走了。”面对室友不情的举动,曾只是笑笑,不与他争执。他后来在日记中提到此事,说:唯有保持心境的平和,修身养性,才能成就大事。 说话心态要放平。深以为然。
其次,说话要看对象。俗话说,“遇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就是根据和你交谈的人的身份,以不一样的方式说话。对方是长辈,要以尊敬的口气说话,不能因自己位高或有成绩,就骄傲自满,不尊敬对方。对方是晚辈,说话可有半开玩笑的语气,对方做事若有欠缺,语重心长而不是尖酸刻薄。对方是上司,说话更要注意,不是阿谀奉承,不是盲目附和,而是真诚,说实话。对领导做错事,应及时提醒,用婉转的语气,给人台阶下,让人有点面子。
第三,说话要有底气。圆润、响亮、纯净、甜蜜、明晰有力的话,是有底气的表现。说话的底气是从自信、词语丰富中来的。不自信,语言贫乏,肯定说话就没有底气。自信是平时培养的,丰富的词语是学来的。
第四,说话要有风度。面对竞争对手,说话要有欣赏的雅量,对手或讨厌的人被人称赞时,可以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批评更要有风度,否则,即便是好意,对方也未必领情,甚至误解。说话不要揭人伤疤,不能拿朋友的缺点开玩笑,否则会伤及对方的人格、尊严。面对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才能显示君子风度,淡化可能的嫉忌心理,维护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说话要适度。客套话,表示恭敬、感激,适可而止。面对称赞,说声“谢谢”即可。别人帮忙做了一点小事,也可说声“谢谢”,或“麻烦你了”。别人称赞你的服饰或物品,不能说“这只是便宜货”,否则会使对方尴尬。
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富豪,都有说话的需要。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倡导好好说话。2023/06/06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