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于9月5日公布了,本来是个好消息,说中国500强以净利润1706亿美元,成功超越净利润989亿美元的美国500强,整体绩效已居世界最高水平。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给正在兴头上的中国500强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诫大家:“今天评的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大而不强,迟早要垮。
中国500大必须做强,变成真正的“中国500强”。但为什么要做强?如何做强?这些都是问题,而非先验注定,长官意志也解决不了问题。企业做强与做大一样,有两个目的,一是打败别人、生存下去,一是赚钱。企业做大做强有时候靠能人,但能人这样做,实际上还是受企业生存与赚钱的动机驱动。赚钱与生存,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推动力量,它是市场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这种市场逻辑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企业的市场行为,也可以预见企业的未来之路。资本主义企业,随着“工业革命”,就开始开拓“世界市场”,从而成为跨国公司了。进入那些尚处于手工业阶段的地区,资本主义企业可以获得原料、市场和超额利润。世界上哪里利润高,资本就流向哪里;哪里利润微薄,资本就自哪里逃逸。这是资本和企业的特性。
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说:“我们的大企业要进一步走出去,利用世界市场发展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积累。”中国500大的净利润,基本上是在国内市场赚的钱,其利润率是美国500强的5倍以上。国内市场利润这么丰厚,而“世界市场”利润又是如此微薄,在这种情况下,要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就有违市场逻辑,不符合资本和企业的特性。
国内市场,现在完全成了中国500大的温柔乡。在这里,以“国”字为特色的企业职工享受着高工资、高福利,企业老总亦官亦商,收入按年狂增不减。人力成本奇高,但企业照样赚钱。即使企业亏损,也不影响大家的高收入。要这样的企业“利用世界市场发展自己”,在违背市场逻辑和资本特性之外,还乖离人情世故。
有些人鼓动说,中国企业应当趁西方企业陷入困境,学习日本当年经验,去抄底。西方企业的困境,是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叠加的结果,以他们的经营管理经验,尚觉力不从心。中国企业,按照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观点,根本不具备跨国管理的能力,抄底从理论上就讲不通。日本有过成功的经验,但日本企业是市场的产儿,中国500大跟他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从世界企业发展史来看,跨国公司在成长之初,就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做大与做强是同时进行的。国内市场不是他们的温柔乡,相反,他们把世界市场当成他们的温柔乡。中国反其道而行之,国内市场是企业的温柔乡,而世界市场却是他们的梦魇。中国资本、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了一个逻辑悖论。
政府官员以为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出去”,中国500大就会变成中国500强,大家在殷殷寄语、热情鼓励。但寄语也罢,任何形式的鼓励也罢,终究没有市场的力量强大。政府不可能改变资本的特性,官员不可能推翻市场的逻辑。中国500大想通过走出去来做强,首先必须走出国内市场这个温柔乡,从市场的逻辑怪圈中突围出来。
国内市场并非天生的温柔乡,真正的市场是冷酷无情的,它之所以变成温柔乡,实际上是政府模仿母亲溺爱。要中国500大变成中国500强,首先就要政府把国内温柔乡还原为国内市场,让中国企业先经历国内市场的洗礼,成为市场的产儿。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