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来,看见雪花漫天飞舞,不由人打心眼里高兴,因为太长时间的干旱已使得农作物面临严重的挑战,少有的漫天大雪似乎读懂了正在抗旱一线的人们,及时的把滴滴甘霖降临人间,不是吗?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正在悄无声息地飞向大地,滋润着干涸的土壤,孕育着大地上的生命。
站在窗前看雪花飞舞,不由想起毛泽东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那荡气回肠的气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兴之所至,吟诵成篇,《沁园春?雪》一经发表,即在重庆引起很大的轰动,一时间,人们争相传诵,好评如潮。柳亚子甚至将它称为“千古绝唱”,谓“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此前,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毛泽东不惜冒险亲赴重庆谈判,他对国家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已深深打动了社会各界,为人们所广泛称道。一阕《沁园春?雪》,又充分地展示了毛泽东博大的胸襟和盖世的才华,进一步地征服了人心,使人们从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身上,更多地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当然,我没有毛泽东那样的高远立意和博大胸怀,对于在北方司空见惯的一场大雪竟有如此气势恢宏地联想,但我却真正懂得这场雪对于家乡的冬小麦十分有利,这样的春雪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眼下,渭北高原小麦由南向北开始返青起身,进入生长的关键时期,小麦能否得到有效灌溉直接影响到今年夏粮产量。面对全省100多天无有效降雨的冬春连旱,我省相关部门开动灌区一切水利设施、加强灌溉、抗旱保苗,连日来的抗旱保苗工作后,关中灌区的旱情初步缓解,渭北旱腰带地区的旱情仍在持续,全省抗旱形势仍然严峻。今年是陕西省近10年来遇到的第2个大旱年,如果到三月中旬再无有效降水,旱情将继续加重,有可能超过2009年,成为近50年来最旱的一年。到目前,我省关中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正在加紧春灌,而渭北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也正在通过耙镇压的方式,增加地温,提墒保苗。对渭北地区来说,如果三月中旬之前能下一场透雨,还是能保住收成,但如果三月中旬下不了透雨,就有可能出现绝收的田块,农业专家建议农民朋友到时最好能改种地膜玉米,因为地膜玉米的产量是小麦的两倍,价格和小麦基本持平,通过以秋粮补充夏粮的方法,减少农民损失。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雪从天而降,怎不叫人心中喜欢。记得很小的时候,每每下雪的时候,老人们都是由衷的喜欢,因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这片热土从来都是靠天吃饭,只有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能盼来丰收,才有填饱肚皮的可能,因此就有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春雨贵如油”这样的民间谚语,雪下得越大,春季才会有很好的墒情,小麦才会获得丰收,人们才会为了能吃饱饭而欢欣鼓舞。虽然近些年农业技术飞速发展,水利事业突飞猛进,农业生产已完全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但面对一场难得的春雪我还是感到了由衷的喜悦。
纷飞的大雪,尽情的飘吧,飘出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