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脱颖而出,三招或许就可以了。
听说光明眼镜店的店长要升任公司的副总经理,陈述暗自欣喜,自己应该成为新店长了。然而,在店长临走的前一天公布了新店长的人选,不是他却是李立。
这下,陈述坐不住了,他去了总公司,总经理明白他是来“讨说法”的,说:“是的,你是光明眼镜店唯一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而李立连本科也不是。先不说这些,请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一些画面便在他们眼前展现开来——
一位顾客缓缓走进店来,看样子是一位知识女性。在陈述还沉浸在刚才所聊世界杯的话题中时,高挑斯文的李立已热情地迎了上去。顾客告诉他要配一副约350度的近视眼镜,李立说:是否先验光?接下来,他娓娓而谈,讲解了验光的重要性。她说:好的,我的确很久没验光了。
在验光时李立又说:我看不要配你所说的这么高的度数,视力到1。0就好。她问:为什么?他一笑,不答。她说:配眼镜不就是为了看东西清晰吗?为什么不能给我配到1。2以上?他灿然一笑,说:您应该40岁上下吧?要是我没说错的话,我想再过一两年,这个年龄段的人有时候看东西会拉远。我提前给您留出了空间,到那时候就不需要重配了。 她一听,禁不住“哈哈”笑了。可能她是想到对方是在提醒自己快要老花了,话却说得很艺术极委婉,让人听起来并不伤感青春易逝时光易老。她说:可不是,眼镜是用来看世界的,必须要有前瞻性。她说这话是在称赞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让顾客到时不再花一笔冤枉钱。
每到她面临选择时,李立都会说上几句,话虽不多,但很到位。到该挑选眼镜的款式时,他拿出三种眼镜,她试戴着,他在一边介绍和点评着:“这副经典,可以搭配任何衣服。”“这副精致,能突出您的气质。”“这副薄而轻,贴适感好,可您戴着显不出您的儒雅端庄来,我看可以将它排除在外。”要做最后的定夺了,他又说,您是要强调您的书卷气,还是更注重您的个性化?她最终选择了“精致”,因为书卷气有些过于“大众化”,她就想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在他把镜片给工房的打磨师傅时,她的兴致似乎一点儿也没减,和李立继续往下聊:女性在消费包包、衣服、鞋子时,很大程度是一种精神消费,可人们对眼镜的消费似乎依然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李立对这一个问题好像早有研究,笑笑答道:其实在眼镜上精神消费的也很多,比如说人们消费太阳镜、墨镜。至于近视镜、老花镜,这个趋势也起来了,许多消费者已不仅仅是取眼镜的功能,还把它作为表现个人情调风格的载体和精神愉悦的寄托。
她夸奖道,你说得太好了!要说以前我购买眼镜就是要让自己看东西清晰,今天走进你们的店后,在舒缓压力的同时,也有了精神消费的愿望。她又说,那副“经典”我也买了,书卷气在一些场合也是需要的。
一段视频看完了,总经理指了指办公桌上其他影像资料,对陈述说:“还看吗?”陈述摇摇头,因为他已信服:李立确实比自己要强得多。
李立能受到上级的青睐和倚重,也就是三招:服务贴心,技能专业,善于思考。或者说:认真琢磨与人打交道的技巧,伏下身子虚心学习专业知识,和顺而不卑的工作态度。
如此,也就做到了三点:善于倾听,不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关注业内新信息,对行业趨势具有前瞻性;坚守“顾客即上帝”的理念,让客人在短时间内折服于自己的热情及精准。
在商战中,能让顾客折服,所有人都会折服于你。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