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由来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民间有“祭灶”的习俗。
“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夏代就被列为“五祀”之一。历史上各地祭灶的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三,而有的地方在二十四。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相传,灶王爷是玉帝派来监督人间持家之道的神,供于灶上。旧时几乎家家户户的灶台后方都贴着灶王爷的神像,有的灶王爷身旁还有灶王奶奶的神像。他们旁边站立着两个童子,各抱一个陶罐,写着善字的为“善罐”,写着恶字的为“恶罐”。这家人在一年中做了好事,灶王爷就记录下来放进“善罐”,做了坏事就放进“恶罐”。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晚上人们用糖瓜、年糕、芝麻糖等祭品祭祀他,意思是粘住他的嘴,让灶王爷说好不说坏,所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把灶王爷像揭下来焚烧,吴桥等地叫“辞灶节”,除夕晚上再贴上新的灶王爷像,民间叫“接灶”或“迎灶”。
关于灶王爷的原型,有多种说法。《淮南子》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而《礼记》说灶神是火神祝融;民间也有说他是镇守渑池的大将张奎,死后被姜子牙封为灶神;还有的说他是火精叫宋无忌或苏吉利;有说她是主管厨房事务的女神叫先炊;还有的说他是好吃懒做,家业荡尽,后被前妻郭丁香所救而痛改前非的张禅张大郎(张单)。其实,这一习俗最早寄托了先民对火的崇拜。在演化过程中,加入了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对丰衣足食的企盼,并以特有的民间幽默方式融入了劝人勤俭持家、向上向善的寓意。
风趣的“祭灶”民谣
民间“祭灶”的方式大同小异,而“祭灶”的民谣都鲜活生动,富有趣味。旧时“祭灶”习俗一般由主妇主持,而在衡水武强,旧时多由年长的男性主持,有“女不祭灶、男不祭月”之说。这一天,家家户户要买来新的灶王神像,俗称“灶码”。晚上用糖瓜祭祀,口中念道,“腊月二十三,灶王要上天,家家都祭祀,为了保平安。”也有的祷告说,“灶王爷、灶王爷,洒米泼面别学舌……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孩子们玩耍时喊着“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的童谣。祭祀完后,把旧的灶王神像烧掉,贴上新的。祭祀时,还要供奉豆料、草节,是为了让灶王乘坐的万里马吃。在安平,豆料和草节是为了让灶王乘坐的万里牛吃,并且把这些豆料从屋里撒到门外。
在河北很多地方,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有新媳妇必须在婆家过的习俗,是为了让灶王爷记上她的户口。比如巨鹿县“祭灶”民谣说,“糖瓜祭灶二十三,闺女就往婆家颠。颠哩快了还好点,颠哩慢了上门闩。”内丘县的“祭灶”民谣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糖瓜祭灶把嘴粘,你到了天上好话多说,赖话少说,抛米撒面你甭说。”临西县“祭灶”民谣透着特有的民间幽默,“年年腊月二十三,灶王老爷上西天。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多带来。”缺儿少女的人家还会加一句,“马尾巴拴个胖小来。”
在冀东的唐山丰润县,旧时“祭灶”时,由家庭主妇主持,腊月二十三下午用秫秸篾子扎成三匹小马,在面箩里放些草料,一边喂马一边说,“大马驮金,二马驮银,三马驮聚宝盆。”意思是灶王爷上天述职后驮回财宝。晚饭后“祭灶”时,糖瓜作供果,把灶王神像取下放在马背上,把糖瓜粘在灶膛口,民谣说,“灶王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破的烂的多给瞒着点。”焚烧纸马后,家人分食糖瓜。除夕夜,灶王下界,再把新的灶王爷像贴在灶上。
旧时,沧州东光县“祭灶”时,供品有长谷草、黑豆、糖瓜、年糕等,民谣说,“辞灶辞灶长草大料,喂得马儿咴咴乱跳”“灶王灶王,上天朝玉皇。进宫言好事,回来降吉祥”。沧州青县民谣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破毡帽,老婆要个裹脚条。”沧州南皮县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要条长裹脚,老头要顶新毡帽。”
民谣说“糖瓜祭灶二十三,离年还有七八天”。在外做事的人,要在“祭灶”前赶回来。如今,在科学的新风尚下,“祭灶”之风已衰。但过小年和“祭灶”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流传了下来,二十三过小年后,人们开始清扫房间,粉刷墙壁,贴年画,剪窗花,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
灶画、糖瓜作坊知多少
旧时的“祭灶”风俗,催生了民间灶王爷像和糖瓜的生产。在年画之乡武强县,鼎盛时期,县城开有144家年画店,周边有42个村开设年画作坊,年画用纸达一亿对开张,其中灶画是主要产品之一。武强灶画的上三分之一印二十四节气表,其中一幅灶画上印有三年节气表的叫作“三年早知道”。灶画的下三分之二印灶王爷像。灶画有二人灶、三人灶、单人灶之分,三人灶为两位夫人。还有的灶画将八仙人物印在画面两侧,称为平安如意之神。灶画两张为一对,分贴在正屋东西灶台上。
在河北邢台的宁晋县,糖瓜被列为六大特色美食、十大特产之一。大陆村镇金家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糖瓜专业村。据《宁晋县志》记载,金家庄是明末清初,从冀县西吕津村迁来一金姓人家定居而命名。村里如今有金、魏、赵、王等姓。过去家家户户会制作糖瓜。据村支书魏成利介绍,金家庄的传统糖瓜制作技艺有五六百年了,相传是一位东北的老人路过金家庄,饿晕在村里的土地庙旁,几位村民救了他,老人为了报恩,便把用黍子和小米制作糖瓜的手艺传给了他们。魏成利早年也曾制作糖瓜,他的父亲魏志东,爷爷魏喜禄就是用黍子和小米制作糖瓜。后来黍子少了,村里改成了用甜菜和玉米制作糖瓜。金家庄的糖瓜工艺是蒸制,用黍子和小米作原料再用蒸制老工艺制作的糖瓜口感好,不含蔗糖,糖尿病人也可以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金家庄全村的糖瓜销售收入高达100余万元,当时糖瓜才几毛钱一斤,年产糖瓜约300吨。现在村里还有金广斌、陈建峰等四五位老人会用老工艺制作糖瓜,还保存着民国十八年制作糖瓜的磨盘、蒸锅等工具。三年前魏成利就开始把糖瓜工艺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现在有乡村振兴的好政策,魏成利还有一个打造糖瓜小镇的计划。
邢台市南和县(现南和区)史召乡果寨村也曾经是一个糖瓜专业村。据《南和县志》记载,制糖业曾经是史召乡的主导产业之一。果寨村家家户户会制作糖瓜。如今村民陈书青开着一家较大的芝麻糖作坊,雇有十几个工人。她的公公李聚彬,小名叫“二孩”,年轻时就做糖瓜,他的父亲李秀福那一代是用黍子和小米做糖瓜,俗称米糖。李聚彬的芝麻糖产品叫“二孩芝麻糖”。邯郸、邢台等地的商贩都来进货,这一季的产销量约有20吨。据陈书青介绍,村里还有“陈胖”(陈会超)等几家较大的“芝麻糖”厂家。但数量比过去少多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