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申鸣只是楚国的士子。他很有孝心,常陪父母漫步花丛、休憩绿荫,每天为父母端茶递水、搔痒擦背……原本,他就想这样,生活纯粹、与世无争。
楚惠王熊章闻知申鸣的为人和才气,颇为赏识,请他做楚国的宰相。
“可我只想做父母的孝子,不愿做王的大臣。”申鸣回绝,波澜不惊。
楚王很意外,就问:“既然你是父母的孝子,那父母的话你总会听,父母要你做的事你不会拒绝吧?”
“那是自然!”申鸣爽快回应。
于是楚王采取迂回战术,派人去找申鸣的父亲。
听说申鸣不愿做宰相,父亲苦苦相劝:“我儿,在家尽孝固然是君子所为,但大丈夫更应胸怀天下、壮志凌云。你去辅佐君王,治国安邦,造福百姓,光宗耀祖,世人景仰,此为积大德啊!”
于是申鸣接受楚王招募,入朝为相。
三年后,白公熊胜因与郑国有杀父之仇,不满楚与郑结盟,于是举兵起事。形势危急,申鸣主动请战,出征平叛。
消息传来,申鸣的父亲忧心忡忡,茶饭不思,试图阻止他:“我儿,如今我们已年迈体衰,你不能随侍在侧也就罢了,还要舍命征战,以身涉险,这是不孝之举,会毁了你的一世孝名。”
申鸣含泪道:“父亲,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食君俸禄,忠君之事,眼下国家有乱,我岂能置身事外?”
申鸣拜别双亲,披挂上阵,最后率军将熊胜的叛军围困于慈利。
熊胜已处劣势,但他的手里握着一张王牌——申鸣的父亲。
申鸣是有名的大孝子,熊胜当然知道。他采纳部下石乞的建议,劫持了申鸣的父亲,以其父性命相逼,以平分楚国相诱。他想,若能借此胁迫申鸣退兵,并得其襄助,自可一举反败为胜。
岂料申鸣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为人子,我当尽孝;为人臣,自当尽忠。此番临危出征,剿灭叛贼就是我的使命,岂容你阴谋得逞!”申鸣派人正告熊胜。
熊胜一怒之下,杀死了申鸣的父亲。
申鸣强忍悲痛,亲率大军攻陷慈利。熊胜战死。
申鸣班师凯旋。楚王率百官迎接。满城百姓夹道欢迎,纷纷向申鸣欢呼致敬。
楚王激动之余,要赏赐申鸣一百斤黄金。
申鸣拒绝了:“辅佐国王、护国安定,是我的职责,何需犒赏?这次平定叛乱、诛杀逆贼,我尽了一个忠臣的职守;叛贼劫持我的父亲,我却不能出手相救,眼睁睁看着他惨遭杀害,这是我作为儿子的不孝。行不两全,名不两立,我不孝至此,还有何颜面立于这世间?”
言罢,申鸣面朝家乡方向伏地跪拜,以头叩地毕,飞身撞柱而亡。
满朝惊愕。
楚王痛惜不已,后下诏,在申鸣的故乡(今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古城村)筑城,予以纪念。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