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一个早晨,天微微亮,街角,老张的早点铺一如往常正在营业。
老张是河南沈丘人,拖家带口来这个城市卖早点十多年了,亲眼目睹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不,离此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一条地铁线路正紧张施工。两米多高的蓝色铁皮做成的围墙,绕着街心围出一个圆圈,不少工人进进出出。而老张的早点铺,因为离工地近,时常有他们光顾。
包子蒸笼冒着腾腾的涵气,很快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缭绕的白雾,八宝粥、糊辣汤在煤气灶小火苗上热着,平底锅里的鸡蛋煎饼,滚油锅里的油条散发着阵阵扑鼻的香味,茶鸡蛋温在小火炉上的锅里,肉红色的香肠、金黄色的里脊肉盛在各自容器内,摆放案头。老张夫妻俩一边手忙脚乱的忙活,一边热情接待顾客,询问,盛汤,卷煎饼,打包,接钱找钱。
这时,从工地方向慢腾腾走来一个人。由于前些日子刚下过一场大雪,融化后残留路面的一些积水这时冻成了溜冰。那人一跐一滑,很费力的挪到早点铺前,老张看清来者是个老人,大概60多岁,头戴橘黄色安全帽,嘴里哈着热气,一张黝黑的脸皱纹重重,布满忧郁,一身半新不旧的迷彩工作衣,脚上的棉鞋鞋面沾有夹带冰屑的泥巴。
老哥,您想吃点啥?老张心头掠过一丝怜悯,热情的和他打招呼。
老人犹犹豫豫的扫视一遍各样食物,咽下一口唾沫,然后指着煎饼,期期艾艾的问,这个……咋卖哩?
老张一下明白了老人的心思,就微笑着把价格报了一番:煎饼两元一张,油条一元一根,香肠、里脊肉和油条一样价,也都是一元,都可以用煎饼卷着吃……
那就吃煎饼吧。老人游移的目光定格在煎饼上,随后伸出两根黑不溜秋又粗糙的手指,比划一下,两份,一份卷油条加鸡蛋,一份油条,鸡蛋,里脊肉全要。
好嘞。老张答应一声,麻利的动手摊煎饼。手下不闲,口里问,老哥,听您口音是河南的吧?
是啊,我是河南兰考的,你也是河南的?老人脸上显出一丝惊喜的神色,但转眼消失了,忧郁又浮现上来。
我是河南沈丘的,里您那儿不远,嗬,咱是真正的老乡啊。老张笑呵呵的说着,语调尽量放的轻快,您也在这儿修地铁?都是和谁在一块儿?
跟我家小儿子在一块儿,夹里脊肉的煎饼就是给他带的。两人越聊越热乎,越说越多,渐渐老张知道老人今年63岁,家里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结过婚分开户,各过各的小日子,只有老三还没结婚,30多岁了,成了老爷子的一块心病。为了多挣点钱,尽快让儿子成家,老爷子就趁自己还干的动活,央求儿子到哪打工都带上他。儿子拗不过老子,只好同意。
你儿子呢?怎么不让他来买早点,这么冷的天。老张关心的问他。
昨晚加班了,干到夜里12点,累坏了,让他多睡一会儿吧,加个里脊肉给他补补。老人有些心疼的回答道。稍停一下,接着说,我也想加班,可领班的嫌我年龄大,怕不安全,没让去。
不加班就不加班吧,钱多少是多?你这么大岁数了,照顾好身体要紧。老张赶紧劝慰他。
唉,岁数大不中用了。老人幽幽叹口气,心犹不甘。
这时,老张已把摊好的鸡蛋煎饼卷好老人点的东西,分成两份,装进食品袋,边递给他,边说道,老哥,光给儿子吃里脊肉,您怎么不也来一块?不就多花一元钱吗。
吃啥肉啊,都这么大岁数了,吃了还不是浪费。老人尴尬的苦笑着,接过食品袋。。
咋那样说呢,您这把年纪吃苦受累的事全摊上了,本该在家享清福,现在吃一块肉还不应该吗。
老人又苦笑一下没回答,告别老张,又一跐一滑慢慢走回工地。进了宿舍,看见儿子睡觉还没醒,就打开食品袋拿出自己那一份,先吃起来。刚咬一口,愣住了,急忙摊开一看,赫然一块缺个口的里脊肉卷在里面!
吃错了吧?他心里嘀咕着,赶紧摊开儿子那一份看时,竟然一模一样。老人愣怔片刻,红了眼眶,双手颤微微散开手中的煎饼,抽出那块里脊肉,放进儿子的煎饼里面……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