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诗歌流云 > 古诗风韵 >

守戒

时间:  2024-08-04   阅读:    作者:  韩愈

  《诗》曰:“大邦维翰1”。《书》曰:“以蕃2王室”。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

  今人有宅于山者,知猛兽之为害,则必高其柴楥3,而外施窞穽4以待之;宅于都者,知穿窬5之为盗,则必峻6其垣墙,而内固扃鐍7以防之。此野人鄙夫之所及,非有过人之智而后能也。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8,而不知为之备,噫!亦惑矣。

  野人鄙夫能之,而王公大人反不能焉,岂材力为有不足欤?盖以谓不足为而不为耳。天下之祸,莫大于不足为,材力不足者次之。不足为者,敌至而不知;材力不足者,先事而思9,则于祸也有间10矣。

  彼之屈强者,带甲荷戈11,不知其多少;其绵地则千里,而与我壤地相错12,无有丘陵、江河、洞庭、孟门之关;其间又自知其不得与天下齿,朝夕举踵引颈13,冀天下之有事,以乘吾之便;此其暴于猛兽穿窬也甚矣。呜呼,胡知而不为之备乎哉!

  贲、育之不戒14,童子之不抗15;鲁鸡之不期16,蜀鸡之不支17。今夫鹿之于豹,非不巍然大矣,然而卒为之禽18者,爪牙之材不同,猛怯之资殊也。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曰:然则如之何而备之?曰:在得人。

  1大邦维翰:语出《诗经·大雅·板》。大邦,大国诸侯。翰,借为干,栋梁之意。

  2蕃:通“藩”,屏障、捍卫之意。

  3柴楥(yuan):用木柴做篱笆、栅栏。

  4窞穽:陷阱。

  5穿窬(yu):越墙而入。

  6峻:

  7扃鐍:

  8介于屈强之间:屈,通“倔”。强悍,这里指藩镇。

  9先事而思:事情还未发生就仔细思考过。

  10间:间隔,指时间尚可缓解。

  11带甲荷戈:甲,武器。这里指拥有武器的士兵。

  12与我壤地相错:相交接,这里指接壤。

  13朝夕举踵引颈:指盼望之殷切。

  14贲、育之不戒:孟贲、夏育,古代勇士。不戒,不戒备。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5童子之不抗:

  16鲁鸡之不期:鲁鸡,体大能孵小鸡。不期,不防备。

  17蜀鸡之不支:蜀鸡,体大。

  18禽:通“擒”,擒获。

  我们从阅读韩愈的文章中可以看到,韩愈一向都是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他曾经单车入镇州,用正义折服了王廷凑,真正算的上是“勇夺三军之帅”,他还主张平抑藩镇的力量,采用的是用兵削藩的理论。我们知道在安史之乱之后,整个唐王朝中央的力量其实是大大削弱,藩镇割据,各霸一方。有的蠢蠢欲动,趁机叛乱,有的犹豫观望,尚未诉诸行为。唐王朝虽屡图削弱藩镇,却收效甚微。在这种背景下,韩愈作《守戒》,告诫守职的藩镇,要拥护唐王朝,对飞扬跋扈者加以防备。当时,以蔡州为中心的淮西地区(今河南省东南部)由吴少诚、吴少阳、吴元济等人控制,前后达三十二年之久。蔡州离京城近,成德、淄州连结为援,是所谓“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之备者”,因未“得人”,吴氏擅权,终酿成祸害,直至裴度用兵淮西,李苋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才基本解决了问题。历史事实验证了韩愈在《守戒》中提出的“如之何而备之?曰:在得人”这一判断的正确。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第一点是运用比喻说理。谓诸侯当为朝廷之辅翼、屏障,先以宅于山者,施陷阱,宅于都者,固扃;次以贲育之戒,童子之不抗,鲁鸡之不期,蜀鸡之不支等为比喻,熨贴、形象、生动,切合事理,化抽象为具象,以具象言抽象,理越喻越明。第二点是逐层推进,论析透辟。中心论点于篇首揭出,篇中,先言不知备,次言知而不备,以二喻起,以三喻续,篇末收于“在得人”,一层深入一层,精辟地论述了守戒的重要性与守戒之术。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这样才更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无处安放的爱情少年的你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行至盛夏,花木扶疏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