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1,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2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3者,不可选纪4。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5;莫为礼部6,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和者7,以是无成功8。
蕃,淮南9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10,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11,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12,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13,于是太学六馆14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15,会阳先生出道州16,不果留。
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17,哀其孤而字18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19,其貌不任其心20,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21,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22,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23,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24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25,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26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27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28,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亦使其无传焉。
1学成行尊:学问上有成就,德行上也令人尊敬。
2群行焯焯:焯(zhuo)焯,显着。显着的为人传诵的德行。
3名文说:名,名目、题目。文,文章。说,口头上讲。
4不可选纪:数不胜数。
5比肩立:并肩站立。
6莫为礼部:没有在礼部任职的。
7率蕃所不和者:率,都、全。
8无成功:没能考中进士。
9淮南:淮河以南。唐设淮南道。
10岁率一归:率,大概。归,回家。
11闵亲之老不自克:闵,悲悯、哀伤。克,克制。怜悯双亲年老之情不能自制。
12揖诸生归养于和州:揖,辞别。归养,回乡侍奉双亲。和州,今安慰和县。
13乃闭蕃空舍中:闭,关闭、锁。空舍,空房子。
14太学六馆:国子馆、太学馆、四门馆、律馆、书馆、算馆。
15太学阙祭酒:阙,缺。祭酒,管理行政的正长官。
16会阳先生出道州:会,恰逢。出道州,任道州刺史。
17葬死者之无归:帮助一些死而无人管的人入葬。归,归宿、依靠。
18哀其孤而字:字,抚养。哀怜并抚养那些无人管的孤儿。
19不任其体:身体单薄。
20不任其心:外貌恐怕载任不了其强大的心力。
21朱泚之乱:德宗(李蓈)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兵被命东征,过长安,以食劣无赏哗变,奉朱批为主,朱批于是自称皇帝,国号秦,建元应天。翌年,更国号为汉,改元元皇,自号汉元天皇,同年四五月间,朱批兵败被部下所杀。
22请起蕃:请何蕃一起从朱批之乱。
23居下:处下位。
24不流:没有施展他本有的德能。
25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川从高处流,处于高地,泽处于低地。处在高地的向下流,处在低地的就只能停于一处。
26施者不遐:所施及的并不广远,即影响并不大。
27有待于彼者:还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彼,代指一定的条件。
28有所立:有所成就,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建功立业。
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太学,其实就相当我最高学府——大学,在古代那是中国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一般来说有太学六馆(一、国子馆,二、太学,三、四门馆,四、律馆,五、书馆,六、算馆),都通称为“太学”,不过也是对上述“六学”之一的“太学”的专称,而凡是六学内的生徒,都可称作太学生。我们来看看文中的具体内容:太学生何蕃来到太学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每一年都参加进士开始,学问深厚品行尊贵,很多太学生都尊敬他。不敢和他相比较,都一起向助教、博士说起何蕃,助教、博士用文状向司业、祭酒表达申报,司业、祭酒于是编写了何蕃的众多品行照然的事件,竟然多达几十件。何蕃由于这个原因晋级礼部,又由于这个原因被天子知道了。京师学生由于荐举何蕃而写文章的人多到无法计算。晓得何蕃的公卿大夫更是多得不得了,但却没有人在礼部当官。在礼部做官的,大多与何蕃不合,因此他就没有机会得到职位。欧阳詹说:“何蕃,真可以说是仁爱勇敢的人。”何蕃居于下位,他可以替人做的好事不能让其它更多的人受益。这就犹如水成为了湖泽,没有成为河流!河流地势高,湖泽地势低,地势高的流走了,地势低的就只有停滞,故而何蕃的仁义,充满了内心,在太学展露,善行积累得多,施行到的地方却并不很远。天将要下雨的时候,水气向上蒸腾,不管高低的河川沼泽溪流水气都会上升,这样于是就算处于低处的湖沼也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大概是需要等待那水气上升的机会降临吧!故而大凡贫贱的士子,一定要等到时机而后才能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藩一个人呢!这篇文章是韩愈对于人才的怜惜的文章,也暗含了他自己被埋没的感叹。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