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腾达,才能博施济众。
这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这句话也说明一个道理,利他也是利己,只有给别人带来利益,自己才能受益。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真正的道德从来是在利他中实现精神的利己、在利人中完成真正的自立,是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
一代大师马相伯曾将名下财产,悉数资助年轻学子。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好的教育,他在蔡元培的帮助下,创立了震旦大学。虽然震旦大学是他捐资兴建,但是因为教学理念的不同,尤其是他为了维护学生的思想独立和信仰自由,同学校管理层中的保守势力爆发了严重的冲突。
青年学生刘颖为保守势力所不容,马相伯对他百般保护,力排众议,将他收为弟子,对他惜之、爱之、教之、导之,还送他赴法留学。
后来,马相伯因为保护学生,被夺去了校长之位。多年后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时任政府教育局高官的刘颖竭尽全力相助,事必躬亲,使这所大学在短短几年内便蜚声上海滩。
马相伯和刘颖的师生情谊也成为一段佳话。
施恩不能以获得回报为目的,利他也不能以利己为目的。但完全出于善良去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自己一定会受人尊敬,在需要时也会获得别人的回馈。
长久的、深厚的关系,不光是你情我愿,更多的还有相互的照顾和帮助,在温暖对方的同时,也能够照亮自己。
利己之事只能让我们得到眼前的好处,利他之事则能让我们获得更大、更长久的力量。
胡雪岩是晚清最成功的商人。他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利他精神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曾经帮助过很多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渡过难关。
胡雪岩曾对困惑的下属讲过自己的遭遇:“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只是店里的小伙计,经常帮东家去催债。一次,正在去一户债主家中的路上,遇到了大雨,路边的一个陌生人没带伞,我便帮他打伞。后来,每到下雨时,我常常帮一些陌生人打伞。时间一长,那些陌生人都认识我了。有时候我忘记带伞,也不用担心被淋湿,因为会有很多人来为我打伞。”
胡雪岩的为别人打伞,其实就是利他精神。
在别人需要时不是袖手旁观,视若无睹,而是积极伸出援手。
下雨时,你肯为别人打伞,当你需要伞时,也会有人主动来为你撑起一片晴空。
一个人只考虑自己,最后会走上穷途末路,把别人放在心上,不但有诗和远方,路还越走越顺畅。具有推己及人和利他思维的人,才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人活于世,若是处处计较,步步都要算计,担心自己吃亏,那么他也不会走得长远。
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事事都能以他人为先,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必定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尊敬与回馈。
利他就是最高境界的利己,每一个有利他胸怀的人,必将实现最高境界的利己。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是一种大格局。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人生能到达多大的高度,就由他自己的格局决定。
愿你在交际中,养成大格局,用足够大的视角去规划和审视自我,成就完美人生。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