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考大学,我们这批“老三届”都过而立之年了。如今,自己当高三老师也好几年了。清晨,看着莘莘学子聚精会神地晨读,不由想起当年自己考大学的情景。
赤一双脚,捧几本书,坐在渠道旁或树荫下,犹如饿汉扑在面包上,看的如痴如醉。自1966年“文革”以后,与书本无缘久矣,高考复习难度也深矣。当时,我在生产队里担任农技员和记工员,时值育秧季节,公社、大队三申五令要成立育秧专管队,我得以一面复习,一面管秧。秧田分旱地尼龙育秧和水田大面积育秧,所以看一会儿书,就要转几个圈子管理秧田,口里还公式、定理背个不停。
复习最初还是秘密进行,下决心参加高考当时确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色彩。我还在记工簿上“赋诗”一首,以壮己行。“十年颠沛似灰冷,一声惊雷热血腾。仰天长啸赴考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现在想来也感奇怪,怎么会套袭了李谪仙的豪气诗意。离高考仅有一个月了,我也终于结束了一边赚工分,一边复习的“秘密”状态,与队长打了招呼,他倒十分支持我,于是进入了一生中最刻苦用功的时期。记得当时还是节约用电,抑或停电的缘故,我的一位在厂里的老同学特意为我造了一盏电石灯,只要放几块电焊用的电石,就能点亮几个小时。常常看到深夜,眼涩了就用河水冲头,实在忍不住,倒头便睡,一觉醒来,也不管是凌晨3点还是4点,只感到精力充沛,记忆清爽,捧起书本就看下去。“文革”时我只上到高二,但复习了一个月以后,居然高三的内容也七七八八掌握了,事后想想,也是奇迹了。我常以此来鼓励我的学生。这也许就叫“精神原子弹”的威力吧。距高考还有一个星期,天气奇热,于是相约几位“考友”,夹几本书,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庭园里,按照复习提纲,一个题目一个题目背下去,背到得意处,竟忘了蚊子的“袭击”。时有夜风送爽,大家的脑子分外清爽,复习效果特佳。待到星转斗移,四周一片寂静,人们早已进入梦乡,才带着巨大收获,依依告别。相约明晚继续,同时也商定了重点内容。“不上大学是人生的一大遗憾”,我有位得意弟子在大学二年级给我写信时的一句话,使我很有感触。我也终于在1978年12月份正式当上了一名大学生,少了“人生的一大遗憾”。我们这一群大都是有了孩子的父母,30多岁了。也许,老三届考大学,都有一番曲折的经历,当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