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经典杂文 >

时间:  2024-03-23   阅读:    作者:  李公顺

  我穿着同学的靰鞡鞋回家,一蹦一跳地在父亲面前经过。父亲初始一脸惊愕,瞬间归于平静,直至视若无睹。他知道我偷不来,村里供销社也没有卖的,只有闯关东混得好的人家才穿得起。我的目的是给父亲一个直接的提醒,我也想拥有这样一双鞋。不用央求于父亲,就能给我买一双。

  吃饭的时候,全家人都像没有看见似的闷头吃。我想说,看着父亲脸上依旧慈祥的面容被噎住了,我的小伎俩也就浪费了。

  这是20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一的时候。

  我们村是7个村的管理区所在地,初中就设在我们村。冬天,我的脚在家中是穿“草窝子”(用芦苇编织的草鞋)的,我家离学校近,有时也穿着去上学,班里好多同学和我一样。我们穿“草窝子”从来不穿袜子,怕被磨坏了,就把滑溜溜的麦穰填满,再硬硬地把脚塞进去。有体面的家长,会用粗布缝一双袜子,这种袜子不怕粗糙的“草窝子”磨。上体育课的时候,再换上解放绿的单球鞋。

  那一天,靰鞡鞋把春天的温暖传递给了我冻僵的脚。平常要在开春以后才能有的感觉,突然一下子提前了,让我有些不适应了,冻得裂开了三道口子的脚后跟以为春天到了,不成熟的血痂脱落,流出了血水;冻肿了的脚趾头突然得到温暖,血流畅了,痒得钻心。血水黏在了同学的靰鞡鞋内壁后跟部,殷红一片,第二天只好硬着头皮还给同学。在我将鞋递给同学的时候,他起初带有的骄傲表情,就牙疼似的僵住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我说:“对不起呀,把你的鞋弄脏了。”

  同学说:“我倒没啥,就怕家人看到。”

  原来他们家弟兄俩是轮换着穿的,两天一换。

  为了应付同学家长检查,我俩冥思苦想了一个办法,在黑板下的墙根里弄来粉笔沫,抹在血迹处。抹上粉笔沫的地方成了陈旧的褐红色,依然能够看出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同学心有不安,我只能道歉。我向同学保证,如果我父亲给我买了靰鞡鞋,就把新的给他。

  那一年我的脚后跟过了两个冬天,因温暖的靰鞡鞋褪掉的血痂处,几天后再次凝血成痂。

  初中两年我没有穿上靰鞡鞋,脚后跟还是年年冻出三道裂口。我的同学一直没有提起有关鞋的事儿,他知道我们家没有给我买靰鞡鞋的钱。

  我一直认为靰鞡鞋就是我最初见到的样子,圆圆的头,粗粗的身子,脚踝以上的筒,看着很笨重,可鞋带子一系,上体育课却非常利落。我经常观察穿靰鞡鞋的同学,他的鞋头胶与布接触处,经常有脚出汗渗出的污渍,时间一长这块布就沤烂了,胶与布就断开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想,我那同学再与我换鞋穿我也不会换了。

  每当看到他的鞋,就会想起我家门前的大汪。一到夏天,生产队里把割下的苘麻放到里面沤,几天之后再捞出来蜕皮。这个时候,不能及时更新的汪水变质发臭,有的鱼窒息死掉,勉强活下来的都趴在汪涯上吸氧,宁愿被人捞走,成为盘中菜,也不愿再回到汪中死掉。有几次,我甚至看见同学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脱下鞋来,揉搓他那脚趾头。

  后来,每当看到同学的鞋子,我就会想,他的脚趾头已经成了缺氧的鱼了吧?是不是已经被盛满脚气的靰鞡鞋给熏死了?或者他的脚趾头像我的脚后跟一样蜕过不知多少次皮了。

  我就庆幸,与其沤烂脚趾头还不如冻破脚后跟呢。

  每当有这种想法,我立刻就有了一种负罪感。那双鞋还没有汗渍没有脚气的时候,我是穿过的,我的脚和我的身心感受到的是一种惬意和满足。如果有了脚气,也应该有我的成分。

  父亲有在东北的经历,对靰鞡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20世纪50年代初,父亲和我们同村的苏杰三二叔到黑龙江“闯关东”,其实是去寻找我大伯的。在苍茫的林海雪原里,他俩先是当伐木工人,后来因为父亲识字,被调到了佳木斯一个小火车站工作。那时候他们穿的靰鞡鞋才叫靰鞡鞋,那是用厚厚的牛皮缝制的,样子十分奇特,鞋面前半部分像包子一样,被捏成一圈均匀的皱褶,褶子的中间有一块像现在的皮鞋一样的皮舌头覆着;鞋后跟的里侧还有一块长长的皮舌头,那应该是为了方便穿鞋而设置的类似于现在的“鞋拔子”。靰鞡鞋的保暖不在鞋上,而在于那双厚厚的棉袜子,它的工艺甚至超出了靰鞡鞋;鞋口的周围编织了一根根的牛皮带子,父亲说穿到脚上之后,可以提起来把裤脚塞在里面,系住,风都灌不进去,还能起到装饰作用。

  这还不叫靰鞡鞋,只有把锤好的靰鞡草塞进鞋中才行。靰鞡草要用木榔头经过反复轻轻地锤砸,变得柔软润滑才能垫进靰鞡鞋里,否则没有锤柔的靰鞡草隔着厚厚的棉袜子也会把脚刺破的。靰鞡草既温暖又舒服,父亲说,穿着它,即使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工作,也不会冻伤脚的。

  这鞋最早是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先人发明的。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靰鞡鞋于哪年淡出人们的生活视线的,我没有考究。现在,纯正的靰鞡鞋制作工艺已经绝迹,它作为东北人曾经的必需品,已成为一种历史,一种文化。我穿给父亲看的那双靰鞡鞋,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靰鞡鞋,起到保暖作用的也不是靰鞡草,而是棉花之类的东西。它之所以能流传到我们这里,就是因为进行了改良。

  我穿着同学的靰鞡鞋给父亲看这件事儿,也许戳疼了父亲的心。但凡父亲能给我买,他绝对不会笑笑就算了的。我理解父亲,他有心想买,却无力去买,温饱尚未解决,其他都是空谈。父亲20世纪50年代末从东北回来准备带我们一家去时,被村里领导扣住了,吃完两年的“大锅饭”再回到他以前工作的地方,已经物是人非。

  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我不知道父亲曾经有过这一经历。

  父亲和杰三叔有生死之交。淮海战役南下之时,小父亲六岁的杰三叔患了疟疾,是父亲背着他沿途要饭,用部队给的两块大洋治好了他的病。建国之后,他俩又共同去闯关东的。

  父亲完全可以求和他一起闯关东的苏杰三叔买一双寄回来。父亲没这样做。他知道杰三叔不会收钱,他也没有钱给杰三叔,他让在东北的杰三叔给买,无异于变相地向他索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家突然来了一个人,个子高高的、瘦瘦的,非常清气,60多岁的年纪,像一个大干部,一口东北音。我没有想到他就是我大伯,我还要到八里外的学校去上学,没有必要知道他是谁,他的手里也没有拿着我想要的靰鞡鞋。

  “这是你亲大爷(即大伯),从东北回来的。快叫大爷。”父亲说。

  从我记事起,我一直认为父亲是弟兄一人。有人叫我父亲二爷爷二大爷二叔二哥二弟,我一直认为就是个称呼,没想到我还有个大伯。我尽管很纳闷,可我还是很甜脆地叫了一声“大爷”。

  大伯是昨天晚上从东北来到我家的。父亲说:“你大爷回来得太晚就没叫醒你们。”后来我们知道,大伯不想让村里更多的人知道他回来,就选择了晚上到家。

  他在我们家住了好久,每天都在村里转来转去,村人就知道了他是我大伯。

  我上初中从村中有年纪的人口中隐隐约约知道,我大伯一家在东北,是建国前去的,据说当时是为了躲国民党抓“壮丁”跑的。

  “建国30多年了,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不与我们家联系?”我问父亲。“当时你爷爷砸他的板凳没砸着他砸断了门框,他什么也没带就走了,可能记恨吧?”

  不可能,这不是大伯要死在外面的理由。我哥出生就没见过爷爷,何况我。爷爷在大伯走后不几年,抑郁成疾去世了,大伯能不知道?他可能怕给在老家的孩子们买靰鞡鞋才不敢与我们家联系的。我想。要知道,建国之后的二三十年里,谁家有在东北的关系,那是会被村人高看一眼的。

  所以,每当有人问起有关我大伯的事情,我们总是一脸呆懵地摇摇头。

  建国后,我父亲到东北试图能找到他,可偌大的林海雪原到哪里去找?

  大哥学习好,小学阶段在班里一直当班长。同学们也佩服大哥,家中生活相对较好的同学就把使完了正面的作业本,送给大哥使反面。有一次,大哥没有处理好作业本封面,老师找来找去没有找到他的,却找到了两本那个同学的,就把大哥叫去办公室:“你还是班长呢,连作业都不交,又跟你母亲下地干活去了?”

  “没有,我到姥姥家拿饭去了。”大哥没有撒谎,父亲在东北的那些年,家中缺少吃穿,母亲就遣大哥到十几里外的姥姥家去要。说拿饭好听,其实就是要饭。

  大哥知道这是自己的疏忽,赶忙从一摞作业本中找到了他的那一本。

  大哥小学毕业之后没能再继续上学,他要下学陪母亲干活。这是他一生的堵。

  大伯这次回家将近70岁了,他是抱着叶落归根的心态回来的。村子变化不大,只是村庄大了,人口增多了,老牛依旧迈着慢腾腾的脚步,在村路在田边东张西望地拉屎撒尿,从不顾及路人;家狗依旧爱多管闲事,不管谁家的鸡,遇着就追到树上;大伯留在老家的房子没了,他每天都要在地基附近停留好久。大伯不说,父亲明白他的心思。

  “你要是想回来住,我就找村领导给你申请一块宅基地。”父亲说。

  大伯摆摆手。这次回来他有好多的不适应,吃饭不适应,睡觉不适应,村里好多认出他的人和他说话,他不知道如何称呼人家,包括自己本家弟兄。

  吃饭不适应还好办,我母亲会调剂着做饭。睡觉不适应,让我们愁了一段时间。东北人睡的是木炭烧暖的大炕,回到老家的大伯睡床就感到冷得不得了,我们在床上给他铺了一床厚厚的棉被,身上再给他压上两床,再把两个装满了热水的盐水瓶子放在被窝里,暖热了被窝再让大伯躺进去,这样也不行。不到70岁的大伯身体仿佛失去了发热功能,随着两个盐水瓶子温度的降低,大伯就在床上筛起了糠,不一会,身上盖的那两床被子,上面那床就被他筛到了床下。多数时候我们听到的是他拉风箱似的哮喘声,偶尔也能听到他轻微颤抖的呻吟声,都比较有节奏。

  当时没有电热毯可买,看到大伯这样的状态,我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哥问父亲:“我和大爷通腿睡吧,那样他就不会冷了。”

  父亲说这办法行。

  父亲去征求大伯的意见,大伯不好意思:“那敢情好,孩子们愿意吗?”

  “这就是孩子们提出来的。”父亲说。

  我和弟弟在外面上学,住校,星期天到星期五的晚上都是大哥和大伯通腿睡觉,我和弟弟星期六晚上回来的时候,才能有一人和大伯通腿。轮着我和大伯通腿的时候,我抱着大伯的脚,大伯抱着我的脚,相互似乎都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和感,抱的不是脚是脑袋。

  当然,睡觉前我们可都是把脚泡了又泡洗了又洗的。

  这就是最初的抱团取暖的一种——抱脚取暖吧。

  大伯的脚在我的怀里起初凉凉的,后暖暖的,由干瘪粗糙逐渐变得温润光滑,如经年玩弄的核桃有了包浆。大伯也抱着我的脚,我的脚乍一受到大伯这么高的礼遇,就像我这个人一样,不自在了。我在床上一个姿势地躺着,生怕把喉咙里像拉着风箱一样睡着的大伯弄醒,直到胳膊腿麻得像抽筋一样,才慢慢地调整一下。

  原来天亮之前在被窝里才会痒得钻心的脚后跟,现在也不那么准时了,它也学会了撒娇,在大伯的怀里说痒就痒,而且痒得肆无忌惮,痒得让我对它无从下手。

  我不知道大哥的脚后跟如何,我和三弟的脚后跟每年都要冻出三道口子来。我说三道绝不是两道,也不是故弄玄虚,有大伯为证。一天早晨,大伯在叠被子时,发现靠近他的那头床单上有两条像蜈蚣的血痂,静静地趴着,其上还有点点血迹。大伯一下子懵了,他搞不清床上怎么会有这东西?

  大伯把我喊来,一脸疑惑地拿着血痂让我看,我一下子脸红到了耳根,发烧发烫。我说:“那是从我脚后跟上掉下来的。”

  大伯让我坐在床沿,他慢慢蹲下去,脱掉我脚上没有穿袜子的单球鞋,就看到了我那细皮嫩肉粉红色的脚后跟。我看到大伯的眼眶有点红。

  “往年都是开春以后才掉下来,这不是您回来了吗,知道我要和您通腿睡觉,怕吓着您,就提前了。”我故作轻松地笑着说。

  大伯好长时间没有抬头,只是抚摸着我光滑的脚后跟“喃喃”自语:“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种说话法让我感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那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

  我想,你能想到啥?三十多年都想不到往老家报个平安。

  第二年开春,天气一天暖起一天,大伯拉风箱似的哮喘似乎平息了,他想再回东北那“嘎达”看看。临走他说今年深秋再回来。

  可是,那年的深秋大伯没有回来,只是接到他寄来的一个大包裹。

  从此,我们弟兄仨都穿上了靰鞡鞋。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少年的你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时光深处,记忆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