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经典杂文 >

棠棣燕赵

时间:  2024-04-14   阅读:    作者:  刘江滨

  一

  公元前312年,北端的燕国已是“破燕”,被强大的齐国一顿暴击,都城沦陷,尸骨盈野,国王太子都死于战乱,真可谓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已濒临亡国的绝境了。

  危难之时,有人慷慨伸出了援手,是西(南)邻赵国。

  赵武灵王,对,就是那个几年后“胡服骑射”的赵王,将流亡韩国的燕王哙的庶子公子职,派人护送回到燕国,立为燕王。这个燕王就是后来筑“黄金台”招贤的燕昭王,创造了燕国历史的“爆款”一代。

  “齐破燕,赵欲存之。”(《战国策》)燕国罹难,邻邦赵国完全可以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像中山国那样乘机攻城略地,分一杯羹,“春秋无义战”,战国更是如此。但赵国没有这样做,而是相反。不仅为燕国立了新君,稳住了局势,而且还付出了具体的行动:赵武灵王听从乐毅的建议,拿自己的河东之地给齐国换回燕国的河北之地。当然,救燕的不只是赵国,“诸侯将谋救燕”(《孟子·梁惠王下》),韩、魏、秦、楚皆有动作。战国争雄时代,保持地缘政治的平衡是很重要的,谁想打破平衡,一家独大,必遭群起而攻之。尤其是赵国,如果燕亡,自己将面临东齐西秦两强的挤压,处境十分凶险。因此,救燕,就是救赵自己。

  赵武灵王和燕昭王两只巨手隔空握在一起。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赵国史上最杰出的君王赵武灵王这一番操作,成就了燕国史上最杰出的君王燕昭王。

  英雄总是心有灵犀,惺惺相惜,互相成就。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合纵连横,朝秦暮楚,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敌人,反之亦然,一切都要根据现实的形势和国家的利益作出考量。睿智的君王会作出正确的抉择,昏庸的君王会作出错误的抉择,其结果与走向完全两样。战国七雄中燕和赵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地缘相近,民风相类,仿佛一对兄弟,如《诗经·棠棣》所云,有时“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相亲相善;有时又“兄弟阋于墙”“不如友生”,相斗相杀,书写了一段波诡云谲、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战国时期的燕和赵,最终以一种相融相容的方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播下了千古不灭的文化一脉。

  棠棣之华,萼不韡韡。

  二

  燕和赵比起来,可是老牌贵族出身。

  燕国的始祖是与周公比肩的召公。

  周武王灭商立周,举行祭社大礼,他的两个弟弟周公和召公一人持大钺一人持小钺护卫左右。武王死,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周公召公成为辅政大臣。周公,名姬旦,封地为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摄政唯谨,鞠躬尽瘁,名垂青史。召公,名姬奭,封地在燕,名气较周公稍逊,但《诗经》里有一首《甘棠》即为歌颂他的诗篇。司马迁赞曰:“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

  燕国自春秋到战国存世八百余年,而赵国如果从周王室正式封侯算起也只有一百八十年左右。

  燕国处北寒边远之地,始终存在感很低。春秋几百年,诸侯皆有问鼎中原之心,霸主几易其国,翻云覆雨。燕国虽然封侯早,霸主之位却从来没他什么事。到了战国时代,总算跻身“七雄”之列,“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战国策》)即使随大流称了王,还是一个弱国。燕王哙在位的时候,国内发生了惊天之乱,齐国趁机大肆入侵,差点就亡国了。

  燕王哙是一个文弱的书呆子,没有治国的本事,就把一切国事交给相国子之管理。子之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这种王弱相强的局面让他生出篡位之心。经过一番苦心经营,党羽心腹遍布朝廷,弄到人人皆知子之不知燕王的地步。见时机成熟了,他的爪牙便忽悠燕王哙仿效唐尧的高风亮节,行禅让之礼,将王位让给子之。

  燕王哙这个呆瓜真就同意了,“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史记》)由国王变为大臣,两人互换了位置。乖乖,燕王哙可能天真地以为自己以国家为重,放弃私利,可以与尧比肩了。

  其结果,“三年,国大乱。”齐国有田氏代齐的先例,姜齐变成了田齐,国号没变,国君换姓了,但齐国还是那个强大的齐国。子之代燕,却没那个本事啊!搞权谋行,治理国家不行,弄成一锅粥。太子平气不过,外联齐国,内结将军市被,率兵攻打子之。谁知这市被是一墙头草,见势头不对竟临阵倒戈,打不赢子之就反过来就率众打太子。一场混战,太子平和市被都被杀死。战乱持续了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史记》)

  齐国看到了攻打燕国最好的时机,甚至孟子也对齐王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于是,齐国打着帮助燕国“戡乱”和“解放”民众的旗号,大军浩浩荡荡开进燕地。“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国民众杀猪宰羊、载歌载舞欢迎齐国的“义军”来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却不料,迎接来的却是一场血腥的屠戮,都城蓟沦陷,燕王哙被杀,子之被齐人活捉,剁成了肉酱(“醢其身也”)。

  仅仅三十天,燕国几乎被齐国一鼓荡平。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燕国的国王、太子、大臣等一干执政的高层死的死,逃的逃,国家机器陷于瘫痪,离灭亡也就多口气了。

  三

  为燕续命的是赵。

  燕国的公子职,此时还在韩国当人质呢,赵武灵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史记·赵世家》)。

  燕昭王初登王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卑身厚币”,广招贤才,二是“吊死问孤”(凭吊死者抚慰孤儿),与百姓同甘共苦。

  何谓“卑身厚币”?就是放下身段,态度谦恭,以重金礼遇贤才。

  燕昭王拜访了国内一位名叫郭隗的贤者,请教如何才能招来贤才,以图强雪耻。郭隗先讲了一番大道理:欲成帝者以贤者为师,欲成王者以贤者为友,欲成霸者以贤者为臣,欲成亡国之君以贤者为奴仆。如果能卑躬屈节侍奉贤者,以谦恭的态度接受训导,那么就会有比自己强百倍的贤才到来;早学而后休息,先请教而后沉思,那么就会有强自己十倍的贤才到来;别人怎么干自己也怎么干,那么跟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就会到来;如果靠着案几,拿着手杖,斜眼看人,指手画脚,那么只会当差跑腿的人就会到来;如果放肆骄横、打骂咆哮,那么到来的人只能是奴隶。这就是自古以来实行王道招贤纳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想广泛选拔国内的贤者,须亲自登门求教,天下的贤者听到大王这一举动,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郭隗这番话,让我想起孟子说的话,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孟子对齐宣王是这么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郭隗接着又讲了一个千金买千里马的故事。古代有一位国君,以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内一匹也没有买到。他手下一位侍臣对国君说:“我来试试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这名侍臣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马已经死了,花五百金买了一个马头回来交差。国君很恼火,斥责侍臣说:“我让你买的是活马,你怎么用五百金买了死马回来?”侍臣答道:“死马都肯以五百金来买,何况活马?天下人都知道大王喜欢骏马,千里马很快就到了。”果然,不到一年,就买到了三匹千里马。古人都特别擅长通过故事来讲道理。郭隗讲完故事,就说,如今大王想招才纳贤,就从我开始,连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视,何况比我更优秀的人才呢?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燕昭王求贤若渴,听从了郭隗的建议,为郭隗盖建了豪宅大屋,把他当老师一样敬奉。后人将“筑宫”演绎成了筑“黄金台”。诗人李白《行路难》中有云:“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柳宗元、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皆留下咏叹。黄金台遗址现存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旧属易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天下一群凤凰争相飞往燕国的梧桐树,“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

  伟大的燕昭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苦心经营二十八年,弱燕终于变成了强燕。

  都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却偏偏,是赵使得倾覆的燕窝有完卵存焉,并破壳而出,羽翼渐丰,一飞冲天。

  四

  燕昭王种好了梧桐树(黄金台),诸多凤凰翩翩飞来,其中真正的金凤凰是乐毅。三国诸葛亮最膜拜的偶像一位是管仲,一位就是乐毅。

  哈,必须要说的是:乐毅是赵国人。

  乐毅是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人。中山国第一次被魏所灭,乐羊即为主将。当时,乐羊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中山国君见魏攻城甚急,就红了眼,将乐舒杀死煮作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乐羊心如刀绞,却从容淡定地将一杯羹一点一点喝完,下令继续攻城,直至城破,世人闻之,莫不震骇。乐羊被国君封在灵寿,死后也葬在这里,他的子孙后代都在这里繁衍生息,乐毅自然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史记·乐毅列传》)喜读兵书,会打仗,在战国时代很重要,但从历史层面看,又不是最重要。战国四大名将有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并没有乐毅。比之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残忍至极,典型的屠夫杀手,乐毅除了会打仗,“贤”之一字,才足让他的名字在战国的星空熠熠生辉。

  乐毅本来在赵国做官,赵武灵王在沙丘宫饿死之后,他就离开了赵国,到了魏国。所以,“乐毅自魏往”,从魏国来到燕国。他是以使者的身份来的,燕昭王以宾客的礼节予他以高规格的礼遇,可能是他知道赵国为救燕和齐国换土地的主意就是乐毅出的。乐毅推辞谦让,最终被感动了,放弃了使者的身份,愿意当燕昭王的臣下,燕昭王大喜,拜乐毅为亚卿。这亚卿仅次于上卿,地位尊崇,对于初来乍到、寸功未立的乐毅来说相当了得。

  赵国人乐毅在燕国这块舞台上展示了他的绝世才华。

  乐毅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对燕昭王说,齐国虽然与秦争霸取消了帝号,四处征战消耗了国力,但地广人众,依然很强大,单靠燕国一国之力不易获胜。大王如想攻打齐国,还是要和赵、魏、楚几个国家联合起来。燕昭王就派乐毅出使游说,最后形成燕、赵、魏、楚、韩五国联盟,一起伐齐。

  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拜乐毅为相,统帅五国大军饿虎扑食一般杀往齐国。双方在济西展开决战,联军大破齐军主力,齐湣王狼狈逃窜。这时,除燕军外,其他四国见好就收,可能与当初齐国伐燕诸侯不想灭燕一样也不想把齐国灭了,帮人也只能帮到这儿了,都撤兵班师回国了。但满腔怒火、一心雪耻的燕军正打在势头上,在乐毅率领下,奋勇拼杀,一鼓作气攻陷了齐国首都临淄。齐湣王再次逃亡,跑到莒,闭城死守。乐毅占领都城临淄后,将珠宝财物、宗庙祭器全部运回了燕国,燕军上下扬眉吐气,一洗前耻。

  燕昭王大喜,亲自到济上劳军,论功行赏,犒劳士兵。封乐毅于齐地的昌国,号为昌国君。

  经过半年苦战,乐毅一举占领了齐国七十余城,把它们划作燕国的郡县,只有莒和即墨两座城市苟延残喘,一息尚存。

  强大的齐国眼看着就要被燕国灭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形势陡然发生逆转。这燕惠王做太子的时候与乐毅之间有些龃龉,齐国大将田单抓住这个天赐良机实施反间计,四处散布流言,说,燕国伐齐这么多年只剩下两座城池没有攻下,为啥呢?乐毅早就跟新燕王有隔阂,因此想带着军队留在齐国称王呢,所以,我们齐国担心的是燕王派其他的将领来。

  燕惠王本来就对功勋卓著的乐毅不放心,听到这个传言,更是满脑袋问号,就派大将骑劫代替乐毅,将乐毅召回。乐毅忧惧燕王加害自己,就逃离燕国到了赵国。乐毅原本就在赵国做官,史书说他“降赵”,其实更准确地应该说是“归赵”。乐毅此时已是声名煊赫的名将,故赵王对他格外尊宠,封于观津,号“望诸君”。有乐毅这尊战神瘆着,燕和齐都小心翼翼,不敢轻动。

  燕惠王派去接替乐毅的骑劫是个草包,哪是田单的对手,被田单连诈带蒙,还上演了一出名垂史册的“火牛阵”,打得燕军溃不成军,满地找牙,骑劫也在乱战中丢了性命。乐毅攻下的七十余城,悉数又被齐军收复,齐王还都临淄。

  燕惠王没有料到革命成果一夜之间付诸东流,悔得肠子都青了。既后悔自己让一个无能之辈替代了乐毅,弄成这般兵败失齐的糟糕局面;又埋怨乐毅跑去了赵国;还担心赵国重用乐毅趁势攻打燕国。心情瞀乱中派人见了乐毅,既有检讨(左右误寡人),又有解释(让骑劫代将军,是想让你休息),还有责备(你弃燕归赵,对得起先王知遇之恩吗)。

  乐毅写了一封《报燕惠王书》,一篇千古名文就此诞生。“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都是其中的名句。文章不卑不亢,坦荡磊落,又委婉含蓄,绵里藏针,泱泱乎一派君子风范。司马迁称有人读了此信,“废书而泣也”。诸葛亮的《出师表》应该说受此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这封信感动了燕惠王,他封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从此乐毅也不计前嫌,在燕赵之间来回奔走,两国都拜他为“客卿”,给予尊贵的礼遇。最终乐毅在赵国去世。

  这一段时期,燕赵两国没有发生战事的记载。

  对于乐毅半年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却五年打不下两座城,我们不免像燕惠王一样有所疑虑。苏轼写过一篇《乐毅论》,这样说:“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说得很明白,是“仁义”二字。苏轼虽然并不赞成这种作法,却道出了乐毅与白起这样嗜杀的战将本质的区别。乐毅,贤者矣!君子矣!

  燕昭王和乐毅联袂书写了燕国最辉煌的一页历史。

  乐毅身兼赵国相国和燕国上将军,书写了燕赵“兄弟既具,和乐且孺”的一页历史。

  五

  战国七雄中,论血缘关系,赵和秦最近。

  《史记·赵世家》开篇就说:“赵氏之先,与秦共祖。”从根儿上刨,有一个叫“蜚廉”的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其后为秦;恶来的弟弟叫季胜,其后为赵。

  赵氏一脉到了赵朔,为春秋时期晋景公属下将军。大夫屠岸贾以赵朔父亲赵盾“以臣弑君”的罪名,将赵氏一族尽相诛杀。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怀有身孕,藏到宫里。赵朔门客公孙杵臼和朋友程婴联袂上演了一出惊天动地的“赵氏孤儿”的大戏。这个孤儿名叫赵武,真是命大福大造化大,兜兜转转,命悬一线,极为惊险地为赵氏延续了香火。赵武的孙子及重孙赵简子与赵襄子都是赫赫有名的人中之杰,成为赵国的实际缔造者。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封韩、赵、魏为诸侯,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纪元,标志着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始。

  赵国建国的时候,燕国作为老牌诸侯国已经存在六百多年了。

  在我们的印象里,燕赵是南北分布,但看一看战国地图可知,两国更多的是东西相向。燕赵就像一只鸟的两翼,呈左右对称的振翅欲飞之势。

  燕国的中原邻国只有两个,南边是齐国,西边是赵国,东边和北边是东胡等游牧民族。赵国东边是燕国和齐国,南边是魏国,西边是秦国,北边也是游牧民族林胡和楼烦。

  赵国地盘上还有一个游牧民族白狄建立的国家,先叫鲜虞,后叫中山。它的历史比赵国早得多,跟晋国打仗是常有的事。趁三家分晋的混乱局面,前414年中山国越过太行山,向东部平原进军,定都于顾(今定州)。赵国此时国力还不行,眼瞅着自家的院子里还住着一户外人,心里腻歪得要死,要动武还打不赢。诸侯中最先强起来的魏国倒生出灭中山的心,向赵借道,魏军在乐毅的老祖宗乐羊的统率下,苦战三年,前406年把中山灭了。不到三十年中山复国,迁都灵寿,比以前更强了,盘踞赵国腹地,几乎将其南北隔断。前296年,赵国经“胡服骑射”改革变得异常强大,依靠自己的力量,彻底灭了中山国。两灭中山间隔了一百一十年,而赵国距离自己最后的时光只有七十来年了。

  赵国的强盛为赵武灵王一手造就,他的法宝就是“胡服骑射”。

  古时中原将北方游牧民族一概称作“胡人”,他们的服装自然就是“胡服”。与中原的宽袍大袖、衣裳一体不同,“胡服”衣短袖窄,下穿裤子,脚蹬靴子,生活起居和行军打仗都比较方便。而“骑射”就是一改传统的步兵和军车的作战方式,组建骑兵,以弓弩射杀敌人。

  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前304年正月,天还有点冷,春天的气息却不可阻挡地在大地萌发,河边的柳丝已隐隐地吐出了嫩黄。从十五岁开始执掌国柄的赵武灵王赵雍时年三十四岁,十九年的历练和青春鼎盛的年纪,使他意气风发,雄心万丈。

  这一天,他在信宫(今邢台)召开了盛大的朝会,与大臣肥义等共商国是,会议开了整整五天。一个事关国运的重大改革即将出台。会后,赵武灵王立即到中山、房子、代地、黄河、黄华等北部、西部地区实地考察。回都后马上召大臣楼缓进一步商议,分析赵国面临的形势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然后,他轻轻地又坚定地宣告了自己深思熟虑的决定:

  “吾欲胡服!”

  楼缓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善!”

  然而,众大臣皆曰“不善”,这其中武灵王的叔叔赵成带头反对。武灵王托人带话不成,只得亲自上门进行一番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说服了赵成这个老顽固。武灵王赐给他一套胡服,老头第二天上朝就穿上了。但此事还是在赵成心里结了一个梗,十一年后发生了“沙丘宫之变”,赵成率兵围困赵武灵王三个月,竟将其活活饿杀。

  攻破了最顽固的堡垒,武灵王向全国下达了胡服令。他召集文武大臣,当着众人的面,一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严厉地说道,谁阻挠变革,我就射穿他的胸膛!众人色变,唯唯。

  于是,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一支“来如飞鸟、去如绝弦”的骑兵部队横空出世。

  “胡服骑射”结出一颗惊世的硕果——赵国一跃成为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强国。几年后,这支所向披靡的赵军便将“心腹之患”中山国彻底消灭。还收服了林胡、楼烦,北部边疆远达今天的内蒙古,这些都是产马的地方,不断地供应马匹,骑兵益壮。以至于人们将好马称作“骥”,这是个会意字,意思是冀地的马,“冀”是河北的古称。这不是我的臆想,《左传》有云:“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南齐书·王融传》亦云:“秦西冀北,实多骏骥。”

  赵武灵王说:“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又说:“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史记》)啥意思?一句话,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死路一条,要想发达强盛就得变!

  战国时代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变革时代,谁主动求变谁就强大。魏国有李悝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齐国有邹忌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等等,风起云涌,波澜壮阔。

  “胡服骑射”变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军事。穿胡服,意味着放下华夏老大的傲慢和身段,向边夷民族学习,克己之短,扬人之长;意味着不同族类心理上、文化上的平等和认同,为民族融合扫清障碍;意味着农耕文明融入了草原文明彪悍骁勇的尚武之风。这让我想起了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鲜卑人拓跋宏,他推行全面“汉化”,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迁都洛阳,依汉制定典章制度。唐代有个诗人就是将“拓跋”改为姓“元”,他叫元稹,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和《莺莺传》的那个作家。“胡服”和“汉化”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了不起的“敢为天下先”的伟大举措。

  王国维《胡服考》中谓:“胡服之入中国,始于赵武灵王。”可谓开后来“西服”之先河。

  近人梁启超盛赞赵武灵王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

  今天的邯郸市有几处矗立着赵武灵王的雕像,骏马昂首嘶鸣,前蹄高高跃起,赵武灵王跨在马上弯弓搭箭,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符号。

  六

  燕赵的特殊关系,取决于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军事形势。

  还在燕文侯的时候,纵横家苏秦就对他说过,赵国是燕国南部安全的屏障(蔽其南也),且赵与秦打过五次仗,赵胜了三次,秦胜了两次。如果秦国攻打燕国,需要翻山越岭,驰骋数千里才行,如果赵国攻打燕国呢,数十万大军只需三五日就能打到国都。所以,“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虽然纵横家都巧舌如簧,咋说都有理,但苏秦这话却是金玉良言。

  燕赵亲善,一体相待,这是一种睿智的战略考量,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和燕昭王都有这样智慧的眼光。

  然而,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波诡云谲的战国时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事情常常发生,战与和的选择源于自家的形势和利益,也源于国王的智力水平和决策能力。在宗法社会,一国的兴衰完全系于国君一人,国君明,则国强,国君昏,则国衰。英明如赵武灵王和燕昭王也有或盛年放弃王位、自当主父(太上皇)或好神仙之道的糊涂荒唐,二人身后则一蟹不如一蟹,燕赵之间的亲密和睦被打破,“兄弟阋于墙”的戏码开始屡屡上演。

  大家熟知的寓言“鹬蚌相争”,讲的就是燕赵之争的事。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苏代,是苏秦的弟弟,他燕赵相善的主张和其兄是一致的,而且口才与兄不遑相让,故事讲得极妙,显示了高超的智慧和说话艺术,乃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作为成语至今还用在我们日常的语言里。赵惠文王,是赵武灵王的儿子,就是他拜乐毅为相,率五国联军大破齐军,替燕国报仇雪耻。他还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故能从善如流,从战略上考虑,就放弃了对燕国的战争。

  然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不是每一个燕赵君王都懂的。赵惠文王“乃止”,后来的昏庸颟顸之辈就无论别人怎么劝也不会“乃止”了,由着性子胡来,燕赵之间战事不止。

  先挑起事的是燕国。

  公元前260年,秦赵发生“长平之战”。由于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撤换了老将廉颇,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接替,结果赵军惨败,四十多万降卒被秦将白起坑杀活埋。赵国由此元气大伤,走向衰弱。燕国对这个强邻历来心存畏惧,此时,不免松了一口气,觉得有机可乘,可以落井下石,开始数次进攻赵国。

  前251年,燕王喜派相国栗腹去赵国交好(约欢),并送给赵孝成王五百金,宾主在友好的气氛中喝酒欢宴。名为交好,实际上是去侦察人家底细的,回国后,栗腹向燕王喜汇报说:“我观察到赵国青壮年大都战死在长平了,而今剩下的小孩还没长大,这可是打赵国的绝佳时机。”

  燕王喜召来昌国君乐间商议,遭到乐间反对。乐间说:“赵国乃四战之国,这么多年南征北战、东拼西杀,可谓全民皆兵,人人能战,所以不能打。”乐间与其父乐毅的立场完全一致,燕赵只能亲善,不能打仗。

  燕王喜说:“我以众敌寡,两个对一个,如何?”

  乐间摇摇头,说:“不行。”

  燕王喜有点不高兴了,提高了声音道:“那我五个打他一个,如何?”

  乐间仍然坚持说:“不行。”

  燕王喜大怒,目光扫向群臣,群臣纷纷嚷嚷:打!打!

  燕国集结了六十万大军,两千兵车,兵分两路,一路由栗腹率领攻打赵国的鄗城(今河北高邑),一路由卿秦率领攻打代城(今河北蔚县),燕王喜也亲率一支偏师跟随出征。

  大夫将渠拦住了燕王喜,说:“大王,我们刚刚主动与赵国约欢示好,还送了五百金与人家国王喝酒欢宴,马上就翻脸开战,不祥啊,这样是打不赢的。”燕王喜不听,将渠就拼死揪住他的绶带苦苦劝道:“大王即便亲征,也不成啊。”燕王喜厌恶地一脚踢开将渠,上马绝尘而去。将渠大哭。

  赵国派廉颇和乐乘(乐毅的本家)分头迎击。

  栗腹率领的一支燕军侵入了赵国的宋子城,廉颇率军在此一带与燕军激战。

  此一战,燕国严重错判了形势,低估了赵军的实力,结果燕军大败,栗腹战死,卿秦被俘。廉颇率军长驱五百里,包围了燕都蓟城。燕求和,赵不答应,称只有将渠出面才行。燕王喜从速提拔将渠为相,向赵求和,赵方撤军。此时,乐间也投奔赵国而去。

  这以后连续几年,赵国将燕国当成了提款机,动不动就将燕都围上了,拿了重金重礼就撤。

  前242年,燕国见秦国数次围困赵国,赵国“军神”廉颇被新王排挤逃到了魏国,庞煖接替了廉颇,以为又有了机会。记吃不记打的燕王喜,召见以前在赵国和庞煖共过事且关系不错的剧辛,问他庞煖好对付吗?剧辛回答说,小菜一碟(易与耳)。燕王喜就让剧辛挂帅攻打赵国,结果,庞煖大破燕军二万,杀掉了剧辛。此战后果很严重,从此燕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抵抗任何军队了,面对虎狼之师秦兵的咄咄逼人,只能采取暗杀行刺的办法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苏代此言,是真理,也是谶言。燕赵之间的频繁相争相斗,空耗国力,人民疲敝,秦国这个“渔翁”撒开了大网,趁机将赵国西部一块块池塘捞个干净。无可奈何花落去,燕赵两国都朝着灭亡的道路上飞奔。

  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攻陷,赵王迁被俘,赵公子嘉率领宗室百余人逃到赵国北部的代地,自立为代王。穷途末路之时,“与燕合兵,军上谷。”(《资治通鉴》)燕赵再次携手,共同抵御秦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燕赵联军在易水之西大战王翦统帅的秦兵。但为时已晚,醒悟已迟,赵国已是以局部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燕国也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哪里抵得住秋风扫落叶一般强大的秦军。

  燕赵以一种悲壮惨烈的方式完成了最后一次结盟。

  七

  前227年初冬,易水河边,残阳如血,凛冽的西北风吹得落叶哗啦啦满地翻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萧杀的气氛。

  义士荆轲要从这里出发到咸阳完成一件刺秦壮举。燕太子丹和知道此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行。喝下一杯壮行酒,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子放声高歌,声调悲凉凄婉,送行的人莫不流泪哭泣。荆轲边走边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声调突然变为慷慨激昂,送者个个怒目圆睁,头发尽竖,顶着帽子。荆轲登上车,绝尘而去,始终没有回一下头。

  此情此景,被后人冠之以“慷慨悲歌”。这四字原为“悲歌慷慨”,最早出现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是太史公对“中山”一地民风的评点。唐代文宗韩愈有名言“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人们将“感慨”改为“慷慨”,于是,“慷慨悲歌”成为燕赵文化最鲜亮的一张名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陆电视剧刚刚兴起,我正上大四,一度痴迷电视剧研究和写作,写了一个半拉子剧本《风萧萧兮》,写的就是荆轲刺秦的故事。作为一个燕赵青年,对荆轲慷慨悲壮之举充满敬仰钦佩。他虽然失败了,但也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正如司马迁所言:“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皎)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史记》中的《刺客列传》写了六位义士,其中有三位属于燕赵,除了荆轲,还有豫让和高渐离。豫让行刺赵襄子的故事发生在赵地的邢台,至今,邢台市还有一座桥名叫豫让桥,即为纪念豫让而建。豫让说过一句响当当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以死报恩,魂魄无愧。燕赵三义士都是没有成功的悲情英雄,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义无反顾、赴汤蹈火,充分显示了任侠尚义、壮怀激烈的英雄主义情怀,足令大地低首、山河变色。在豫让的故事中,赵襄子所为同样令人感动,他虽是被刺杀对象,却对刺客有难得的理解和宽容。第一次抓住了欲行刺的豫让,称其是“义士”“贤人”,不让手下杀他,放了;第二次豫让行刺未遂再被抓,请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砍三下,也算报答了主人智伯,虽死无憾了。赵襄子感念其义,就脱下衣服让手下交给豫让,豫让拔剑跃起,朝衣服砍了三下,然后伏剑自刎。我们今天读之或许会觉得可笑,这报仇岂不成了假装的行为艺术了吗?可是,读了《史记·刺客列传》的“索隐”方知,豫让砍了赵襄子衣服后,《战国策》还有几句话:“衣尽出血,襄子回车,车轮未周而亡。”司马迁以为这太怪诞了,就删去了。实际上,古人迷信,砍衣服如同砍人,赵襄子为满足豫让心愿,竟然令其砍衣,委实是高义大德的君子风范啊!我们赞美豫让之义,也应该赞美赵襄子之仁。

  一地的风气不是偶发的个例,而是普遍性的行为举止蕴积日久而形成。慷慨悲歌固然是燕赵文化的鲜明特点,然而,慷慨的不都是悲歌,也有凯歌。那种不畏强权、不惧刀镬的果敢与英勇,同样令人血脉偾张,豪气顿生。

  赵惠文王九年,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包围,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救。赵胜从他的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者随行,然而他选了十九人,还差一个实在选不出来了。于是有了“毛遂自荐”,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到了楚国,傲慢的楚王根本没有出兵相救的意思,毛遂站了出来,按剑上前咄咄逼人,说,十步之内,大王仗着楚国人多势众,没半毛钱用,您的命现在就掌握在我的手里!然后一番侃侃而谈,舌灿莲花,把楚王说得唯唯诺诺,只有点头,随后双方歃血为盟,楚国答应出兵。这就是赵人毛遂,能文能武,关键时刻敢以命相拼!

  在人们印象中,蔺相如和廉颇是典型的一文一武,蔺相如是文臣,是书生。而书生总是有一股文弱之气,只能运筹于帷幄之中。蔺相如身上却有一股踔厉慷慨的英气,叫人拍案称善。《史记》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他两次在强大霸道的秦王面前的血气之勇。一次是“完璧归赵”:面对秦王的骄横与无赖,蔺相如机智应对,不惜以头撞柱、玉石俱焚相胁,吓退了秦王,保全了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一次是随赵王参加渑池会:秦王让赵王鼓瑟,并令御史记录,其实是一种羞辱,蔺相如则请秦王击缶,“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每读此,辄感痛快淋漓,热血沸腾,令人想到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浩然之气。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诸侯各国的不同民风及形成原因有大略的分析。譬如,齐国土地肥沃,城市繁荣,故民风宽缓阔达,怯于众斗;鲁国原是周公的封地,故有周公遗风,好儒多礼。燕和赵习俗比较接近,北部都经常受到胡人的侵扰,燕国地远人稀,民风彪悍少虑;而赵国腹地还有一个中山国,地薄人多,民俗卞急,游侠好斗,赵地在分晋之前就有剽悍之风,“胡服骑射”后更加勇猛。燕赵之地长期与游牧民族冲突融合,加上赵国的主动“胡化”,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相结合,从而与中原文化有别。《汉书·地理志》对“风俗”有一个精到的释意:“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一地文化习俗的形成,是地理、经济、军事,尤其是强人政治、豪杰壮举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是一个特殊性的个例影响所及会产生普遍性的效应,譬如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很快就会在周边长出一片树林。

  燕赵的慷慨悲歌和尚义任侠,已被中国文化深度认同。古诗中多有咏叹,如——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再如——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再如——

  世为燕赵客,慷慨有奇才。

  对策汉庭后,拜官江国来。

  再如——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

  八

  十五岁这一年,赵国少年荀况来到齐国都城临淄游学。

  这里的稷下学宫名闻天下,就像今天的清华北大一样让莘莘学子心怀向往。这个稷下学宫名家荟萃,自由奔放,儒家、道家、兵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等等各种学派都可以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人文盛景。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荀况经过几年苦读,学有所成,欲选择一位贤君精心辅佐,施展平生所学。他选择了燕王哙,因为听说他“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诚悫宽厚,仁爱待人,甚至亲自下田和农人一起耕作,有古代圣贤之相。

  荀况从齐国来到了燕国。他的学生韩非有过简略的记载:“燕王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韩非子·难三》)意思是燕王哙没有重视荀子,而对相国子之信任有加,弄得国乱身死。“孙卿”,即荀况,字卿,因荀、孙音近,又或后人为汉宣帝刘洵讳,亦称之孙卿,敬称荀子。这回,年轻的荀况看走眼了,燕王哙虽有仁人之心,却无政治之明,他的禅让之举愚不可及,差点导致燕国亡国。荀子在燕国毫无作为,面对纷乱的局面,深深地叹息一声,又回到了稷下学宫深入钻研学问和思想,成为最好的老师。赵孝成王时曾受到尊崇,位列上卿。

  荀子是中国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立。有趣的是,一位大儒却培养了两名法家高足:韩非和李斯,这正应了他在《劝学》一文中所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提出:“治之经,礼与刑。”“礼以定伦”,法能“定分”,这给后世法治和德治并重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子传之,其揆一也。”这是一位清代学者对荀子的评语。荀子是中国儒学能够薪火相传、光焰不绝的关键先生。

  春秋战国时代被认为是礼崩乐坏、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但也是在大破坏中大重建的时代。我时常惊异那个命如蝼蚁、朝不保夕的战乱年代,竟然涌现出那么多哲学家、思想家,一出世就是顶峰,天马行空,博大精深,至今让人顶礼膜拜,难以望其项背。真是叫人不可思议。在各种学派中有一家特别有趣好玩,不是为了“学以致用”,而是纯粹的形而上,我们称其为“名家”。其代表人物,一个是魏国的惠施,就是和庄子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那位;另一个为赵国的公孙龙,平原君的门客。名家被称为“辩者”,皆为能言善辩之士,甚至是诡辩。庄子也算是雄辩滔滔之士,却都不是惠施的对手,“子非鱼”之辩,庄子完败。

  公孙龙的名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

  传说,某年赵国流行马瘟,所以,秦国函谷关通令禁止赵国的马入关。公孙龙到秦国办差,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城门口,士兵拦住了他,说:“你没看见通告吗?你人可以进,马不能进。”

  公孙龙指着马对士兵说:“这是马吗?”

  士兵有点发愣:“这……这不是马是什么?”

  公孙龙说:“这是白马。”

  士兵蒙了:“白马不就是马吗?”

  公孙龙说:“白马不是马。”

  士兵瞪大了眼睛,一脸的问号。

  公孙龙解释道:“马是形态,白是颜色,白马怎么是马呢?比如我叫公孙龙,我是龙吗?”

  士兵完全被他绕晕了,就稀里糊涂放他进去了。

  有一年燕昭王要伐齐,公孙龙这位“名家”想劝架,带人去了燕国,劝燕昭王“偃兵”。燕昭王说,很好。其实,燕昭王招贤纳才,一心雪耻,早已磨刀霍霍,怎肯罢兵,只是敷衍公孙龙而已。公孙龙看出了燕昭王的心思,说,您虽然口头答应罢兵,但其实您还是想打。燕昭王说,何以见得?公孙龙说,大王广揽天下英才就是为了破齐,如今我看大王朝中诸位都是些善于用兵的人,所以,您是不肯“偃兵”的。燕昭王默然不语,心里说算你说对了又咋地。公孙龙在这里,用的是“循实责名”的逻辑推理法。他有理论,但不管用。

  平原君也喜欢辩论,所以在门客中一直厚待公孙龙。有一天齐国的邹衍路过赵国,平原君向他请教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辩。邹衍一番话,让公孙龙从此彻底失宠。邹衍话说得很重,说公孙龙这一套花言巧语、烦文饰辞,弄得人晕头转向,只能“害大道”。据载,平原君死后第二年,公孙龙也悒郁而死。

  在兵凶战危的战国时代,诸侯各国最需要和喜欢的是即插即用的实用理论,譬如兵法,譬如刑法,连孟子的儒家思想都被国王视作“迂远而阔于事情”,处处受贬,公孙龙的名家学说完全是形而上的空论,难有作为那是肯定的了。但是,“辩者”的这些学说,虽有种种弊端,却给中国的逻辑学大厦筑基培土,具有开创之功。

  赵国还有一位思想家慎到,生于邯郸,约略与孟子、屈原同时,攻黄老之术,属于道家,但有入世的法学思想,又被认为是法家的开创者。

  九

  巍巍太行,莽莽燕山,郁郁平原,汤汤大河。

  这块拥有山区、丘陵、高原、草原、平原、海洋等多种地貌样态的土地,属于河北省。河北,简称冀,源于《尚书·禹贡》中九州之一的冀州;别称燕赵,则源自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但实际上,河北只是燕赵的主体部分,燕国和赵国的疆域还要大得多,除北京天津外,还包括山西、河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其实,曾处于赵国腹地的中山国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前323年,千乘之国的中山国与赵、韩、魏、燕四个万乘之国一起互相称王,石家庄周边的大片区域都是它的地盘。中山国曾一度十分强盛,故有学者甚至将其列为战国八雄。它存世478年,逊于燕,却长于赵。只不过:一、中山国是游牧民族政权,不属于中原文化,难免被轻忽;二、两度分别被魏、赵所灭,尤其是最终被后者纳入了版图。但必须承认,中山国对于燕赵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悲歌慷慨”原本就是司马迁对中山之地民风的评价。

  春秋战国是华夏文化的滥觞期,一条条大河皆可从这里找到源头,不仅是诸子百家点亮了璀璨的星空,而且相近的区域亦形成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个性。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等都打上了鲜明的春秋战国的烙印,至今薪火不衰,代代不熄。

  燕国和赵国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有矛盾有对立有和谐有统一,在矛盾中和谐,在统一中对立,在长期的冲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相似的脉搏和气息,连脾气性格都彼此彼此了,国土虽有疆界,精神却早已同气连枝。战国七雄中,独燕、赵因缘殊胜,创造一脉文化,泽被后世。

  “燕赵”二字并说,《战国策》《史记》等已经出现,燕在前,赵在后,并形成固定的词组,后世诗文因循,皆言“燕赵”。

  周邦虽旧,其命维新。燕赵这片古老广袤的土地蕴藏着慷慨、骁勇、侠义、淳朴、变革等种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逢和风吹拂,生机勃发,又是一个青春昂扬的世界。

  棠棣之花,光艳灿灿。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