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经典杂文 >

“嗟来之食”与朱自清

时间:  2024-02-19   阅读:    作者:  运涛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而城市的乞讨者也在逐年增加着,但理论上这是不合乎经济规律说不太通的。从装束看从口音听,乞讨者的组织发展呈集团化和同乡化,工作是外地作业居多,乞讨方式多为统一服装统一乞讨术语,化整为零活动。

  无论老幼,乞讨常用的姿势是下跪、磕头,如果是残疾,那一定会把让人看了觉得恶心的断腿断臂或驼背或毒疮像人体模特展示性感器官一样隆重展示出来;如果是夏天,一定会躺在太阳最晒的地方;如果是冬天,一定让孩子穿着开裆裤流着清鼻涕呆在寒风中。

  他们自己都不同情爱惜自己,哪里值得让正常理智的人去同情爱惜呢?

  《礼记·檀弓上》中曾有这样的故事,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这个宁可死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齐人,让人同情,却更让人敬重,他不是不饿,面对别人“左奉食,右执饮”主动送上来的食品,因为语气非常倨傲,却无法接受,终于饿死。这样有骨气的人在历史上一直都有,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二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不是因为他傻,缺心眼,他为的是国家的利益,民族的骨气,以及做为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良心。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如今满街的乞丐是真的比当年的齐人还饿么,比朱自清还窘迫么?我想不是,因为政府设立的救助站遍布每个城市,都有足够的床位让他们住,有足够的食品供他们吃,而且还会有足够的尊严,但他们却不去?为什么不去有尊严的享受政府的救助,而卑躬屈膝地乞讨呢?

  我想有些乞讨者本不挨饿的,生活水准也不至于无力维持,他们乞讨的目的不是为了温饱,而是为了致富,所以丢掉了尊严,吃起嗟来之食。

  朱自清的自尊心是敏感的,面对一个西洋孩子蔑视的眼光,感到受了践踏,“这是袭击,也是侮蔑,大大的侮蔑!我因了自尊,一面感着空虚,一面却又感着愤怒;于是有了迫切的国家之念。”他当时所日夜想望着的“赤子之心”,世界之世界(非某种人的世界,更非某国人的世界!),眼见得在正来的一代,还是毫无信息的!这是你的损失,我的损失,他的损失,世界的损失;虽然是怎样渺小的一个孩子!

  但现在,是乞讨者自己在大大的侮蔑自己,这是谁的损失呢?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