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精美散文 > 名家散文 >

我心目中的林斤澜

时间:  2023-11-28   阅读:    作者:  邵燕祥

  人们都记得林斤澜的笑脸,还有那笑声:“哈哈哈哈”,一经汪曾祺写出,大家印象相同。据说他临去时表情安详,也是含笑而逝。一直到老,双眼皮大眼睛,圆和脸,笑模样千古长存,这成为他的典型形象。

  然而,斤澜像任何人一样,不能成天满脸堆笑,他不是随时都酒逢知己,酒酣耳热,或议论风生,心旷神怡,笑逐颜开,“哈哈哈哈”。

  在他独处的时候,在他沉思的时候,在他与朋友谈心,质疑某些人情世态的时候,他不笑,他的脸上甚至罩着一层愁云。他睁着两眼盯着你,要倾听你的意见,你会发现,他一双严肃的眼睛上面,两眉不是舒展的,微皱着。

  这时你想,他是仁者,但不是好好先生,不是和稀泥的。他胸中有忧患,他因忧患而思索。

  他没有当过权,没有整过人。整人往往与当权有关。人当了权,就容易膨胀,因膨胀而整人,整不听话的人,整自己认为“异己”的人。当了权的人,“官身不自由”,有时不想整人也得整人,即所谓执行上级指示,不过执行指示而整人的,也因人性不同而各有不同表现。当然,整人的也难免挨整,那是另一个问题。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老林之不整人,我以为不是因为没有当权的关系。我甚至相信,他纵令当了权也不会整人,更不会往死里整人。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的。同时,经验也告诉我,正是因此,他就注定不会当权,而注定他会是挨整的,注定他会同情无端挨整的人,以及一罪二罚、小罪重罚的人。

  我知斤澜之名,是从1955年在《新观察》上读到他写的《台湾姑娘》始。以后每有新作,一定要浏览的,只是他惜墨如金。不过偶有一两篇发表,每每令人难忘。我现在忘记了那个短篇的题目,但一开篇,就写山村中响起了钉棺木的丁丁声,我仿佛身临其境,不但听到了一声声斧斤沉重,而且闻到了山中林木的潮气和锯末苦涩的香味。应该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事。就是说,1949年后,十年间大陆的文学作品中,我敢肯定没有人写过这样的细节。

  当时听说斤澜是中共党员,却不知道,这个抗战初期入党的少年,抗战胜利后被党组织派去台湾,但从台湾归来后,却一直未能接上党的关系。从50年代到70年代,斤澜并无党籍。过来人都知道,在那极端的年代,一个“脱党分子”,其政治地位远远低于从未入党的普通群众,实际上等于“审查对象”,说白了,就是“怀疑对象”,在“革命警惕性”的名义下大胆怀疑,可以怀疑你是叛徒,也可以怀疑你是特务。

  我当时不在北京市文联,不知斤澜的具体处境。但我知道,他曾经到云南边境傣族地区去,那时叫体验生活,总之也观察,也采访,比一般的旅游要深入些。回来以后,想不到他却落下个要偷越国境叛逃的嫌疑。原来是他在当地月夜,走下竹楼散步,被同行的人告发了。由于他当时的政治身份,加上“革命警惕性”深入人心,再加上划一的思维方式,告发者的有罪推定——认为他所谓散步,正是为偷越国境“踩点”——似乎也合乎逻辑,尽管今天回头看像是一则笑话。

  当时北京市文联的领导,在处理这样的告发时,没有把这可怕的笑话闹大,看来还是采取了慎重态度的。若是搁在1958年以前,就很难逆料。因为那时主持文联事务的田家(这里不得不点出他的名字,不然别的负责人都要吃他的“挂落”)整人不遗余力,且采取很多不光彩的手段(后来他回到陕南某地,“文革”中却被整死了,愿他安息)。也许市文联继任的干部们以他为鉴,做事得以稳当些。

  我和斤澜什么时候结识,已经记不清楚。但记得“文革”以后的头一面,似乎是在一对作家朋友结合的家宴上。当在1978年夏秋,正是窒息了十年二十年的朋友们重又缓过气来的年月。我跟斤澜从那前后有了些过从。我曾到他幸福大街的家中去过,那时我辈家中都没有电话,无法预约,不止一次撞过锁。但斤澜在他家门口挂着纸笔,请来访者留言,这是替别人想得周到的。

  也许因为我和他走得不是特别密切,他并没向我倾诉过“文革”以至“文革”以前的个人遭遇。我向来以文会友,更从来没有对朋友进行“政审”的习惯,也就从来没问过。比如有的朋友沦为右派,20年后重逢,我从不打听你是什么“罪名”,不愿触动陈年的伤疤,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什么罪名还不一样?!

  斤澜对世事看得很透,所以他没有一般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峻急。这可不是说他没有是非。www.xinwenju.com对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登峰造极的暴政恶政,他在《十年十癔》一类作品当中立场鲜明,那就是判明善恶,悲天悯人。

  斤澜在所谓文坛上处于边缘,人与文俱如此。“文革”以前,他不赶浪头,如果说不仅是因为对艺术的持守,也还因为身份的缘故,不免谨言慎行(但像在小说开头大写钉棺材,则在当时政治文化气氛下,又确是大胆之举)。那么到“文革”之后,大家高呼解放之际,也该放开了吧?他仍然不赶“浪头”。那时候人们都说,一个汪曾祺,一个林斤澜,他们的小说不管写得多好,也是冷盘小菜,即成不了“主菜”,在刊物版面上,“上不了头二条”。汪也好,林也好,对此当然心知肚明,却也甘之如饴。他们的艺术自觉和相应的自信,比大伙儿前行了一大步。

  有一次,在涿县桃园宾馆开一个文艺方面的会(不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那有名的“涿州会议”),主要让搞评论和编辑的来,就文艺和政治关系等问题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也有少数作家列席,其中就有林斤澜。轮到他发言,他慢条斯理地说:我们现在一谈文学,老是谈文学的外部关系,是不是也应该多谈一点文学的内部关系?……一言出口,大出主持会议的官员意外,有些惯于听套话的人,也满脸吃惊,这个问题提得好不陌生。会议休息时还有人交头接耳,好像林斤澜是个外行人闯进来说了些外行话:文学还有什么“内部关系”?

  那次会,斤澜是由北京市文联(作协)提名参加的,做了这样不合时宜的发言以后,这类会就不怎么找他了。

  我曾说斤澜终其一生是寂寞的,不是指他少在官方的会议上抛头露面,那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但他在文体实验上和寡,那才是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坚忍不拔才行,所谓寂寞自不待言。

  他默默地写他的短篇小说,再加上晚年写些散文随笔,煮他的字,炼他的意,每个字每个意思都不是轻易下笔的。长篇大论发表自己的艺术主张,不是他的性格;偶有流露,多是在评论别人的作品时。但他不是不想理论问题,有时大概想得很苦。他听到所谓“零度写作”的论调,跟他的文学观念相悖,你可以看到他紧皱眉头,质疑写作怎么可能在个人感情处于“零度”,无动于衷时实现,他的表情告诉你什么叫“百思不得其解”。我对这类问题不较真,不钻研,也不拿来“自苦”,因此我也难以助斤澜一“思”之力。斤澜有些年轻的朋友,或许能破他独自苦思的寂寞吧。

  最大的寂寞,是不被理解。斤澜也是常人,自也有“被人懂(理解)”的需要。但人所共知,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任何正常和正当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斤澜晚年对《矮凳桥风情》比较满意。然而这一点不为人们留意。于是,人们好意地提到他的“代表作”,总还是说《台湾姑娘》怎样怎样。就是对《矮凳桥风情》没有异议如汪曾祺这样的老友,堪称知己了吧,他对作品本身是完全肯定的,偏偏对这组小说的题目中的“风情”二字有意见,但没把意见说透,斤澜一直耿耿于怀。我自以为旁观者清,汪老想必是联想到了“王婆贪贿说风情”,甚至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而斤澜想的却是“乡风民情”,两下里思路满“拧”了。

  其实,这点没沟通还是小事,不至于太寂寞。而一切的探索都属于“征人早发”,不可能肩摩踵接,难免会踽踽独行。没有人叫好助兴还在其次,难免还会受到菲薄和冷落。有些曾经是先锋的作者,我说的是真曾作为先锋存在的,不是“假先锋”,却也耐不住寂寞,“还俗”了。斤澜从不以先锋自居,他只是默默地走自己认定的路,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走对”了(这个“走对”的思路犹如追求“政治正确”),而是忠于自己的文学观念和艺术理想,抵抗各样的来自权力的、世俗的压力和诱惑,从而义无反顾地,“一意孤行”地走自己的路。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斤澜没能走完的这条路,是没有终点的路。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