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短篇小说 > 青葱岁月 >

花姑”的故事背后

时间:  2023-09-26   阅读:    作者:  雪心

  默默挂断电话,牛一发现自己也早已泪流满面。隐隐约约的,那首唐诗悠扬的韵律又在他耳畔飘起来: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住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是殷国然小说《花姑》的“结束曲”。说它是结束曲,似乎还有些不妥。因为女主人公花姑,今后的命运会怎样?剧情如何发展?男主人公牛一,这个痴情的男子,接下来又将如何关注她梦中的女神,二人是否会在某时某地邂逅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想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结尾抛出悬念,让读者去猜去想,真是“曲终人不散,言尽而意未穷”,这是好小说的一个特点啊!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这是一篇“言情”小说吗?看上去倒有几分相像。因为作者生动反映了少男少女在情窦初开时,那种懵懂的爱和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共情。是啊,记得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有两句经典的诗,写得非常好:“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青春的苦涩与甜美,作为过来人,又有谁没经历过、没体验过呢?

  小说中李白的情诗《长干行》(片段),更像是影视剧中的“主题曲”,贯穿于小说的始终,给小说涂上了悲情的色彩。作者前后两次引用其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次是为了渲染男主人公的朦胧爱意,给人以希寄;第二次引用却让人看到的是希望之破灭。“我亦娶过君已嫁,可怜都是无缘人”。在如此悲情气氛的渲染下,让男主人公情何以堪?让作为过来人的读者又情何以堪呢?这是该小说的第二个特点。

  这篇小说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思想,我认为这是文章的主旨。作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虽早已灰飞烟灭,但封建迷信思想却阴魂不散,犹其在农村某些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在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下,有多少父母以关心儿女的婚事为名,找算命先生看属相测八字,合则欢天喜地,不合则棒打鸳鸯;还有些父母一味追求门当户对,讲究自己的所谓面子。为此有多少有情人被生生拆散,“劳燕纷飞各西东”,给多少人造成了终生遗憾,甚至酿成了殉情的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花姑》就是一面很好的教材。其中的“刘半仙”就是图财害人者;而花姑的妈妈,一个无知的农村妇女却成了戕害自己女儿的帮凶;还有牛一的母亲对刘半仙的鬼话也深信不疑。更可悲的是就连有知识有文化的小玲子,也抱着“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态度,这真让人呜乎,说不出话来啊!看来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仍然是“现在进行时”,永远在路上。总之,作者用小说的形式深刻揭示了反对封建迷信这一主题,真是功莫大焉!这是第三个特点,我认为也是最主要的特点。

  小说的写作手法灵活多变,多次在现实与回忆中穿插转换,且挥洒自如。使景中有景,戏中有戏。再者故事的“看点”很多,如女主人公摘槐花,槐花蒸菜的做法,小儿女过家家等场景的描写都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的真实,读来生动有趣,真实可信。这是小说的第四个特点。

  最后谈一下小说的语言。总的来看,符合“小说家语”。如故事的叙述,画面感强;方言的适度运用,凸显了地域特色;语言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特征等等,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足之处,我认为还是在语言方面,个别句子用词不当,如“现在又浊浪滔天般压在胸口”,这句话是描写男主人公心理活动的,说得太夸张了,给人以不实之感。不如改成“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使他喘不过气来”更准确些。再如他“当然理解花姑姐的良苦用心,当然感动得心里热烘烘,眼里潮乎乎的”一句,其中后一个“当然”,就太“当然”了,不如拿掉的好。总之希望作者在以后的写作中,在句子锤炼方面仍须下苦功夫。

  写到这里,花姑的故事仍在我脑海中萦绕。我想她的终生遗憾,是谁之过呢?是封建思想的余毒,还是她愚昧的父母以及可恶的“刘半仙”之流?看来这些因素都是有的,但作为当事人的花姑,她逆来顺受多少年难道就没有责任吗?我真是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我真的盼望这位同乡姐妹,现在能彻底觉悟,自觉教育好子孙后代,切莫在子孙身上上演她“昨天的故事”(我坚信作者笔下的“花姑”是有原型的)了。同时也期望作者续写好“槐荫下的烟火”大传,为弘扬家乡文化,推介大美沈丘,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