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故事大全 > 情感故事 >

让节俭成为习惯

时间:  2025-03-23   阅读:    作者:  林翠华

  【篇一:让节俭成为习惯】

  时下,浪费已成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现象,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有蔓延之势。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成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已忘却勤俭节约的古老训诫,转而追求高品质高消费,从而导致了“高浪费”。远的不说,谈谈近的,我们校园里的浪费现象就十分普遍:食堂剩下的大批饭菜、水桶中积下的大量饮用水、空旷教室里开着的“无人灯”……难道我们真的有如此多的资源富余?

  不!这样毫无顾忌的浪费生活是时候停止了!

  大家其实都明白,我们根本没有那样多的资源供我们为所欲为一辈子。此时的随心所欲带来的只是将来的艰难。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忆起来自土地的古训: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当你将白花花的大米倒掉,剩下整盘整盘的菜时,你是否会想起“汗滴禾下土”的艰辛。诚然,食堂的饭菜不是美味珍馐,有同学对不合口味的菜咀嚼一下便不会再举箸。为了三寸口舌之怡,放弃对一盘菜的热情,是对做菜师傅的不敬,更是对自己健康的忽视。养成认认真真吃好每一顿饭的好习惯是对自己负责。做“光盘族”不可耻,可耻的是肆无忌惮的浪费。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做个智慧的用水人。多走几步路去洗漱间洗杯子不是难事,这样还能让饮用水的更换期延长。可是水桶中倒下的饮用水还是沉得很。自来水洗杯子不是更畅快?饮用水成本更高,量少洗得又不干净,只是少走几步路罢了。有人嫌杯子里隔夜的水不新鲜,所以只倒一点自己够喝的水,做得很好。这和那些倒了很多过量水却在次日倒掉大半的人比起来显然更明智。洗手时不要玩水,大家都是“泛成年人”,让水哗哗自流会显得很幼稚,弄脏地面后也给清洁工阿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浪费水资源对你真的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不要让这个可怕的预言成为现实啊!养成节俭用水的习惯是为全球着想。

  另外,节约能源也应从细节做起。随手关灯是好习惯。关于空调的享受也不宜追求。有的人在冬天会把温度开得过高以至于书写的作业本都是温热的,在夏天打低温裹棉被但求一凉爽。这样的享受不但可怖而且令人心惊,更会招致一众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前黄学子的鄙视。醒醒吧,节约用电才是王道!

  萨迪有句话说得好:“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渡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养成节俭的习惯吧,让我们一同拥抱美好的生活。

  世界需要你的节俭!

  【篇二: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确,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了。

  人生在世,我们时常会得到不相识的人或者家人的帮助,但没有哪一种帮助是不需要回报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在我的心里,让我最想感恩的就是爱的父母了。芸芸众生,我们可以没有其他任何人进入我们的世界,但我们不可以让我们的世界里没有父母。是父母赐予了我们最宝贵的生命,是他们含辛茹苦的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操劳,从不抱怨,默默忍受着为儿女所做的一切,他们不求儿女的回报,他们最快乐且最幸福的事就是看到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成人。我们是他们心中最软弱的地方,他们不忍心看到我们受一点伤害。但作为子女的我们,不曾懂得感恩,觉得父母对自己很严格,责备他们的唠叨,觉得他们总是不理解我们,觉得他们的思想总是停留在他们的那个旧年代里,抱怨他们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每天都活在为了一些鸡毛蒜事而和他们争吵的世界里,我们总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但当我们慢慢长大,仔细回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时,才知道他们对我们的良苦用心,才知道他们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他们的爱永远是时间最长的爱,是最温暖的爱,就像寒风凛冽的冬天里一抹暖阳一样,温暖着我们。

  现在的我们,不应该只懂得"享受"父母的爱,要学会感恩,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孝的人是世上最可恶的人"。乌鸦懂得反哺之恩,作为人类的我们,为什么不给我们的父母一点爱的回报呢?时光不待人,感恩要趁早。趁我们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我们应该放下手机,多陪陪父母,多关心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聊聊天,要像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去照顾他们。感恩是人间常情,是做人的道德,没有感恩的世界,将会是死寂一片,没有温暖。

  感恩家人,是他们给了我们家的温暖;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感恩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鼓励与陪伴;感恩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们无尽的知识;感恩自然,是她给了我们生存的环境;感恩……感恩的事物有太多太多,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就像苏辙所说的"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去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给他们一个微笑,道一声谢谢,鞠一次躬。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让世界充满爱的光芒!

  【篇三:让优秀成为习惯】

  政治老师曾讲过,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挫败一个人。这也就是说,好习惯会让人受益无穷,坏习惯会贻害终生。既然这样,我们应该让优秀成为习惯。

  当我们面带春风,欢欢喜喜到校园时,忽然看到地上那一片片碎纸屑,可能再好的心情也都会消失了吧?可那些扔纸屑的同学却不以为然,认为扔一点纸屑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会有值日生来打扫。可是他们全然不知道,这种不好的习惯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们心里,不知道自己做错了,这就是习惯。一片废纸,我们顺手把它丢在垃圾箱里也不会损失我们什么,只是一秒钟的事,这举手之劳往往体现一个人的习惯。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坏习惯可以挫败一个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从学校偷了同学的一支铅笔,他的妈妈知道了,并没有责备他。于是,这个孩子因为没有人管制,慢慢地从偷一支铅笔到偷几十元钱,最后这个孩子大了,就偷牛偷马最终被抓了起来进了监狱。在社会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什么有人去犯罪?是天生就这样的吗?不,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无论是谁,一开始都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可就是不经常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导致一些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某大型企业招聘经理,第一个人进来了,他第一眼便看见地上横放着的笤帚,可是他并没有将它捡起来,而是若无其事地哼着歌从旁边绕了过去。当第二人进来的时候,他弯下腰捡起来把扫帚立到了一边,这时,总经理对他微笑说:“你被录用了。”他惊得目瞪口呆。总经理说:“让我告诉你吧,是因为你有一个好习惯,我们都深信,一个拥有好习惯的人,他的工作会和他的习惯一样好。都会是优秀的。”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成为应聘成功的理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有好的习惯,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把它做好,做得完美,让优秀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篇四:让道德成为习惯】

  “道德是出自一种对光荣和崇高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一种对自己品质中优点的爱。”——亚当·斯密

  康德曾经说过“能充实人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光的苍穹,和我们心中那永恒不变的道德”。而现在,日益进步的人类文明却换来了对道德的的忽视,换来了人们对他人生命权利的冷漠,换来了人们对善意提示的置之不理。在冷漠的周围,人们的心灵变得空虚。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拾那份五千年的传统,让道德成为一种习惯。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倡导着建立和谐的社会。可道德缺失的行为总是一次次的出现,一次次的刺激着我们那绷紧着的神经。我们不得不思考,那五千年的文明真的被遗忘了吗?面对街头昏倒的老人,是选择径直走过还是将其扶起?面对在公交上站立的孕妇,坐着的你是否还会心安,是否会主动站起来?面对食堂售饭窗口的“混战”,是选择遵守秩序排队还是挤入人群之中?地铁上,老人和孕妇正站在拥挤的人群中,坐在旁边的你,让不让座?草坪上,是谁留下了一个个明显的足迹?名胜景点上,谁有留下“到此一游”的笔迹?这一个个问题,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心中潜在的道德心。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我会作何选择?内心是否还存在着弘扬道德的意识?是否能看到四周遵守秩序的提示?

  一个美好和谐的道德社会,是人们梦寐的追求。从孔子对实行道德,天下大同的倡导。到今天中国梦和谐社会的实践,道德似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让道德成为习惯就尤为重要。当道德真正成为了习惯,我们所认为不正义的事情将不会发生,那些不经洗礼的心灵也都将得到净化。因为道德,人类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多彩;因为有了道德人们的行为也会正义有序;正因为有了道德,社会才成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信任的生存空间。君子以厚德载物,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让道德成为一种习惯。

  只有在充满道德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充满生机。因此,我们要让道德成为一种习惯。让道德进入我们的心灵之中。让我们在道德的指引下前行:见到不正义的行为,敢于挺身而出;当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幸福造成间接的一点影响时,时刻克制自己,有了道德,人们的心灵才会得到净化,人们的道德才会充满正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道德才会成为一种习惯。正如老子所言,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唯有如此,我们的道德水平才会提高。

  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的人生的精彩。让道德的影子跟随我们真诚的步伐,风吹不去,雨打不散,如影随形,让我们携手同行,让道德成为一种习惯。

  【篇五:让自我反省成为一种习惯】

  传说上帝在创造人类的时候给每个人胸前放了一个口袋,里面装满了缺点与不足,每个人总是能轻易地看见对方的缺点,盯着别人的不足,而唯独忽视了自己胸前的那个口袋。

  毛泽东曾说:“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批评别人是容易的,自我批评却是不易的。如果一个人善于发现自我的问题,那么其价值往往要高于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古圣先贤之所以是圣贤,其重要因素就是他们懂得自我反省,懂得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正因为很多人难以认识这一点,才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自然也无从改正。

  说的通俗易懂些:当你在一个普通学校中是一名佼佼者,但是到了学霸辈出的名校才能意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当你在某方面很擅长,认为自己比许多人都强,但是真的遇见了这个领域的神人时,就是小巫见大巫;当你在三四线城市经济收入混得有头有脸,或许还令你引以为傲,但是到了一线城市基本上就不值一提了。不是你做的不好,而是做的不够,宁可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自我感觉良好,还不如反思一下我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为什么总是满足于与仰慕自己的人相处,而不是朝着那些自己仰慕的人的方向去更努力,去获得他们的赞许?越是有能力的人,越容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因为他们善于反省,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越是有待于提高的人,越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陷入自我满足,变成井底之蛙,最终被淘汰。

  自我反省是在我们自以为是,看不惯别人的时候,留给自己的机会——完善自我的机会。

  周恩来曾说:“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不管一个人有多么的伟大,克服自身的错误的过程都是充满困难的。因为在发现问题和改正问题之间,存在关键的一步,就是承认错误。如果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在改变前不妨学着正视自己的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善于自我反省,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更是一个优秀的人必备的品质。

  人最困难的是面对自己的不足,最可贵的也是面对自己的不足。只有当我们让自我反省成为一种习惯时,才不会轻易迷失自我,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篇六:让反省成为一种习惯】

  近几年在各大商场有一句颇为流行的话:今天你微笑了吗?借此来提醒员工给顾客提供更贴心更温暖的服务。读了女士看对面邻居晾衣服的素材,我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觉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说一声:吾日三省吾身了吗?是啊,明明是自己的窗户有污点,却固执的认为是对方的衣服没洗干净,若不是朋友的善意提醒,那位女士的心还不知要蒙尘多久。由此看出,反省对于人的自我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错,甚至走些弯路,人生也许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改错的过程。有错并不可怕,只要懂得反省,学会反省,乐于反省,你总会在反省的过程中看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得出更加理想的方案。

  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和那位太太犯同样的错误。当我们急急忙忙跑到学校担心迟到的时候,心里或许在抱怨家人为啥不催自己早起;当小组长要收作业我们还未完成时,也许心里会埋怨同桌为啥没提醒自己;当我们不小心摔倒时,也许会责怪身边的人为啥没有及时拉住自己。太多太多这样的小事,静下心好好想一想,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而我们却因为很少打扫自己的心灵,或是缺乏自我发现自我纠正的勇气,有意无意的让自己的心房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远的有战国名将廉颇负荆请罪至今被传为美谈;近的有前国务院总理文温家宝同志曾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中岩石的分类有误特意致信新华社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歉,这份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知错必改的求真精神也被传为佳话;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也比比皆是,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善于反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妈妈曾是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小学教师,到现在在教育主管部门承担一定的管理任务。印象中她在家里从不高高在上,总是和我平等对话,当然也会出现她因为不太了解情况而让我受委屈的时候,但是只要她一旦知道了真相,就会很真诚的向我道歉,直到我们完全没有任何隔阂为止。妈妈的为人处世态度时时影响着我,让我在成长的旅途中慢慢学会反省。她的口头禅是:遇事先想想自己做了些啥?少在别人身上找原因。这句朴素的语言像座右铭一样印在我的脑海里。

  若反省成为习惯,优秀则成为必然。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无处安放的爱情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行至盛夏,花木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