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大秧歌只见过有高翘秧歌、彩装秧歌、旱船秧歌、耍龙秧歌,却没见过“跑驴”秧歌,青冈却出现了跑驴秧歌,这就少见多怪了。跑驴秧歌在青冈县城乡已经风行百年,向来以“踩在板上,扭在腰上”而著称,得到文化界的高度称赞。早在二O一二年就被列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跑驴”从字眼上看这种秧歌形似驴在跑动,青冈人为何连扭秧歌都要模仿驴,十分崇尚野驴?从出土文物看,是因为这里古代是猛犸象聚集地,也有大量的野马野驴群聚在这里,几乎每个乡村都有野生动物化石发现,从动物类型看,分为草原型、森林型和沼泽型。青冈大地在古代是大型脊椎动物生活的乐园,也是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猛犸象故乡”。新闻媒体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北方文物》《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都有热炒,连《人民日报》、新华社也进行了报道。
这些举动触发了艺人王俊清的灵感,他感到青冈在古代是野生动物的集聚地,这是一种荣耀,应当让大众深知熟悉,但什么形式才能达到此目的,他突然想到故乡的跑驴秧歌。王俊清是河北沧州人,从小就目睹了故乡人扭跑驴秧歌的情景。这种跑驴秧歌只所以能得到众人的喜爱,并成为大众的主导秧歌,就因为它把舞蹈和戏剧相融合对接,不但扭动,还逗哏;不但表演,还说唱;不但有人扭,还有动物跳,十分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招人喜爱。更重要通过跑驴秧歌的普及,可以激发人们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热情。王俊清满怀热情和激情,决定把故乡的跑驴秧歌,引入到青冈,真正成为大众喜爱的演出项目。
王俊清萌发这个动因后,决定重返故乡向老艺人请教。当时正处于清末民初的动乱时期,当地县令不过问此事,也不支持此事。王俊清筹集了路费,便启程回到了故乡沧州。他首先找到老艺人安学清,请老人详细讲解,跑驴的主要技法和表演特征,老人把一招一式都传授给他,还让他现场观摩了跑驴秧歌队的表演,他都熟记在心,用心领会,他又勤于钻研,潜心琢磨,在借助沧州跑驴秧歌的基础上,独创了跑驴秧歌四种形式。
一是独角秧歌。由众多个体功底厚实的丑角演员充当,演员骑在布扎的驴身上,手持鞭子,边打边跑动,在跑动中表演富有情趣的跳、趵、跃、蹦、跨等驴的跑动姿态,演员则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幻配合跑驴的动作,人和驴讲究协调统一,丑角演员丑态百出,让观众捧腹大笑。
二是双人秧歌。由男女两个演员充当驴身,骑在布扎驴背上,在跑动中互相打闹挑逗,把二人转的舞台表演,引入到秧歌中,边舞边逗,边跑边唱,男女演员的逗哏既不低俗,又充满乐趣,这一切都在扭舞的跑动中进行,十分富有动感和趣味。
三是三人秧歌。由三个演员分别担任驴车、拉套驴、赶车人,驴车和驴身都是由布扎的替身充当。赶车人手持鞭子赶车,偏偏拉套的是条犟驴,并不听从调教,不是蹦跳,就是蹽趵,弄得后边的驴车一会儿歪斜,一会儿翻车,三个演员配合得严丝合缝,风趣幽默,逗人发笑。
四是群体秧歌。一般由五六十人甚至上百人组成跑驴秧歌队,上场的演员一部分戴有驴面具,而且骑在“驴”身上。另一部分演员充当赶驴车人,把调教、打闹组合在一起,形成群体阵势,不论何种形式的打闹和逗哏,都在扭动中进行,形成“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的独特风格,十分引人瞩目,深受群众欢迎。
解放前这种跑驴秧歌并不普及,仅在青冈的西部地区风行。解放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派出专业人员对这一传统秧歌进行挖掘整理,特别强调跑驴秧歌与其它秧歌的融合衔接,又独创出高翘跑驴秧歌、舞龙跑驴秧歌、彩装跑驴秧歌,尤其是打花棍、跑旱船等跑驴秧歌更受群众的欢迎。每到春节、元宵节,在县城广场、乡村集中的场院,都会上演跑驴秧歌。这时跑驴秧歌有的是单出头,自己组成舞队表演,有的是和其他秧歌队融合在一起,表演对头戏。不管哪种形式,都是灯盏占主导地位,广场上挂满碘钨灯,场院里高悬汽油灯,百姓手提萝卜灯、肥猪灯、兔子灯,整个场地成了灯盏的海洋,把暗夜打扮得如同白昼,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孩子脸如同红苹果,老人的脸好似大菊花,到处充满了喜悦祝福的热浪。
引人瞩目的还是龙驴斗。龙驴斗是由跑驴秧歌队和舞龙秧歌队混编而成的秧歌。舞龙队的那条龙足有三十米长,有柳罐斗那般粗,龙身用竹皮扎制,外面蒙着透明薄纱,每隔一米点燃一盏大蜡炷,龙头眼睛是两个灯泡,则由电池供电,闪闪发光特别明亮。此刻的跑驴队的灯盏更是一绝,把大红萝卜掏空,在里边点燃红蜡烛,红彤彤的煞是好看,龙驴斗开始以后,龙在空中舞,驴在地上跳,一会儿龙和驴咬在一起,一会儿又龙驴舞在一块,“蛇龙过沙滩”“犟驴跃山涧”,更是惊险刺激,伴随着琐呐和锣鼓声,把整个广场搅动得沸腾火热。
青冈的跑驴秧歌创新亮点就在于把秧歌融入戏剧,先后编排了曲目《傻柱子回家》《双回门》《月牙五更》《黄河套》等,不仅在广场演,还搬上舞台演,使秧歌表演更精彩,更吸引人,也得到文化界的肯定和推崇,并对这一创新成果列入全省非遗,向全省推广。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