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蛛的名字起得真不错,准确且形象。只是它太小了,再配上草绿的颜色,一般人很难发现。这正是它们子孙兴旺的秘诀。
我看到的最小的蟹蛛,身子只比米粒大一点儿。它趴在狗尾草穗上,就变成了一粒草籽。
我还看到过一只和蚜虫在一起的小蟹蛛,它的身子比小小的蚜虫大不了多少。
昆虫都不大,因此它们数量众多,丁口繁盛。体形大了,胃口就大,取食范围就大,要活下去就要到处寻找食物和水源,往往环境一变,它们可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不说已经灭绝的恐龙,只是看看目前大象的生存窘境,你就清楚体形庞大的劣势了。蚂蚁大小的虫子则灵活多了,小缝隙、小孔洞,叶子下、花瓣中,随处都可安身,一滴花蜜就是它的美味大餐,一粒面包屑就够一家子饱餐一顿。
大蟹蛛的体形也就黄豆粒大小,趴在草丛中和灌木上毫不起眼。一身绿色,让它们很容易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很关键,隐身的好处是保全自己、迷惑天敌,然后瞅准机会给猎物致命一击。
普通的蜘蛛会结网,然后守株待兔,坐等疏忽大意的飞虫送上门来。蟹蛛不结网,也不像跳蛛那样游走捕猎。它就是等、蹲守,像优秀的狙击手,相当有耐心。
你别看蟹蛛小,它们伏击的姿势可相当专业,后面的四条腿抓住草秆,前面的四条腿完全张开,固定下来,保持不动,等着猎物的到来。等到猎物进入攻击范围,它的前腿就如触发了机械开关一样飞速合拢,几乎同时献上“死亡之吻”。
蟹蛛一定是充满智慧的,它们会待在花心,模拟花蕊,或是趴在花瓣上,等待来采蜜的蝴蝶、蜜蜂和食蚜蝇之类的小昆虫。更多的时候,它们待在草秆上,在叶柄和叶子的连接处埋伏。这样,等小虫子顺着秆子爬的时候,蟹蛛就会有很多机会截击它们。
蟹蛛捕食的成功率应该很高,我在很多植物上都看到过它们的身影。你想啊,吃喝不愁才能充盈兵力、拓展领地。
我喜欢看蟹蛛的背部,几乎每个都有图案,各不相同,有趣极了。但有一个要求:你要静下来,慢下来,动作轻柔,不然看不到。野生的小虫子都异常机警,小蟹蛛遇到一点儿威胁,不是转到叶子背后,就是拖着一根丝线下坠,落到草丛深处去了。
我曾经几次看到过白色的蟹蛛,有点儿像变异品种,背部和头部的图案都很萌,但别以为它们很柔弱,其实都是杀手,毫无感情。我刚拍摄完一只小白蟹蛛,过了一会儿就看见它已经狩猎成功,捉到了一只弄蝶。弄蝶在蝴蝶中身量属于中等偏小的,但比起小蟹蛛还是要大几倍,而且擅长飞行。小蟹蛛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十足的耐心成功将其捕获。这是一顿大餐,吃饱之后,它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小蟹蛛爬行在一片绿叶上,如螃蟹般憨态可掬地“游泳”。大自然创造出它们,丰富和美化了世界,让人流连。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