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精美散文 > 抒情散文 >

我的五嫂

时间:  2023-12-29   阅读:    作者:  李家坤

  我今年84属龙,五嫂96也属龙,她,日前坐在厅右侧的竹椅上养神。细看老人家,留着齐耳的短发,黑中只添上些许霜鬓 ,似跟她的年龄不大相符;额堂一条条犁得很深很深的皱纹,看出她过来不易,一生饱经了风霜;一双透亮大眼睛和长方形的瓜子脸,显露她为人正直、慈祥、和善;穿上两件半新不旧的细花纹上衣,洁洁净净,看起来多质朴呀。虽是96岁老人,但脸皮上很难发现有点滴老人斑。老人家一眼瞥见我进来,高兴地打招呼:三叔,入屋坐吧。接着,我跟她拉起家常,她耳有点聋,记性也不大好,但说话声音很响亮很清晰。

  五嫂,姓张, 娘家在中垌镇扫秆坡村,是穷苦人家,她没进过学堂。五哥前妻走得很早,她20多岁带着少女的梦幻嫁给五哥,真是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她中等身材,身躯较单薄,且常胃痛,家穷没钱睇医生,经常把蚬壳磨成粉末,用开水或粥水送服,久而久之,胃痛减轻了很多,最后病患消除。她含辛茹苦,养男育女,料理家务,侍候家公家婆。家公与我父亲同辈,叫李周成,排行第六,绰号风气六,人们或叫他风气六哥,或叫风气六爹,他从不生气,还笑吟吟地应允着呢。

  我们乡下有两句俗话,一句形容人很瘦,叫“瘦出骨",另一句家里很穷,叫“穷出骨”。用一世穷,“穷出骨”来形容家甫五哥,是不为过。五哥有多少个大姐,我不认识,不过他排行第五,前面肯定有姐姐,他有三位弟弟,第六的被国民党抽壮丁,征兵去了,是生是死,一直杳无音讯;七哥娶老婆,三四年后养不起,逃婚走了,七哥也不去跟寻,因为总算寻回来,也养不活人家;八哥去世很早,是什么模样,我也不得而知。

  五嫂的娘家穷,丈夫家更穷,她认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不嫌弃,与一大家人吃粥呑水,相依为命,无米下锅时,早中午三餐并作一餐吃。五哥,没田耕没地掘,一生的活路靠两条,一是一年四季,风寒雨暑,编织竹帽,二是寒风腊月挖莲藕。

  五哥与其父亲风气六伯,各有一整套编织竹帽模具,分别在两间房。自己种的单竹(织竹帽必须用单竹)用完了,去邻村采购回来后,按规定的尺寸锯断,开竹修蔑,蔑的表层刨青后作帽面,蔑的里层蔑白修作帽底,然后先将蔑青固定在模具上编织帽面,再用蔑白编织帽里,把浸湿的大块的箩竹叶(去很远的山底大山采摘)均匀地铺在帽面与帽底中间(一般要铺双层才能遮水耐用),逢中垌一、四、七圩期,背去摆卖,换钱买粮度日。父子俩日夜加班,一圩期内可编织七八顶,成本与利润对半,每顶帽可赚二角左右。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寒冬腊月,是挖藕季节,白天,五哥光着上身,只穿裤衩,冒着凛冽刺骨的北风,下莲塘掰泥挖藕,一连三个多月,也是逢中垌圩期摆买,换粮度日。所以莲塘成了穷人的聚宝盆,救活了不少人,几百年来,人们都像爱护生命般护着莲塘,直至1958年搞园田化建设,平整土地时才把莲塘夷为平地种水稻。

  1976年,家乡遭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上下三条村庄所有泥砖房倒塌,只剩残瓦断格,五哥一家断粮,为救活命,他在去邻村借粮的路上饿倒,不省人事,活活饿死,村上人闻悉,帮忙把尸体抬去埋葬。命呀命,其命惨不忍睹……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中垌公社工作期间,向民政助理钟老大,粮食助理李翰声申述五哥一家贫穷潦倒,每月都有多少救济钱粮补助。开始,五哥很高兴,但后来,随着子女长大,五哥动情对我说:家坤,子女大了,慢慢要成家,继续领救济,名声不好听,不再要了吧。

  我十分敬佩五哥,他前瞻后顾,想得好远好远。五哥走后,五嫂带着两仔一女艰难度日。八十年代初,跟随开放改革浪潮,女儿惠萍夫妻到深圳创业,投身建筑,有了根基后,把母亲,带上深圳养老,兄弟二人随迁后,在深圳成家立业。五嫂孙子孙女绕膝,享天伦,乐也融融,活出了精彩。

  随着年岁增添,五嫂有了落叶归根的想法,儿女在老家建了两层楼房,老人家高兴住下了10多年。她喜爱运动,早餐后在屋前屋后沿着水泥路行走散步,三餐定时定量,睡眠有规律,身体还好着呢。为更好地照顾老人家,两个儿子退休后先后回来悉心侍母。

  我衷心祝福五嫂,幸幸福福,快快乐乐,安度晚年,健康过期颐,喜度花甲重开年!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唯有暗香来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夏夜,望志路警笛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