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我在临汾的尧都区实习,热心的当地人带我们参观尧庙、尧陵,以那时的年少无知,对庙宇等并没有太多的好感,以至出了尧庙就不肯去尧陵。酷爱读书的老师回来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不去后悔终生,去后悔一次”。自己听了不知他遗憾的是什么,却也没敢问出口来,但毕竟那一次后,尧在我的心目中就不再是个普通的文字符号了。
再一次听到尧是今年年初,一位师长在研究尧文化,在交谈中他告诉我,尧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
心里不禁郑重起来,回来查阅起关于尧的记载。
史料记载,尧是黄帝的后代,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喾的儿子,十三岁初封陶,十五岁时封为唐侯。帝喾去世后,放勋的长兄挚继承帝位,帝挚在执政九年后,亲率官员到唐将帝位禅于放勋,放勋即帝位,因封于唐地,后人称其为唐尧。
唐尧在位时,钦定历法,创建文字,开凿水井,结束了原始生产方式,开始实现向文明过渡的历史转折,并创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国家管理形式,因而有“中国之称始于尧”之说,尧被誉为国祖和文明先祖。
历朝历代对尧吟咏甚多,赞叹备至。
《史记》述帝尧: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易经》系辞传: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效法吗?立志做圣君的都效法尧帝。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朝代了。大唐王朝的帝王就直接接源于唐尧,从名号中可知,唐高宗李治尊唐高祖李渊号为“神尧皇帝”,武则天的则天取自“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大唐王朝的气象汤汤,从某种意义上讲,与敬尧不无关系。
那么缅怀呢?
古人立庙祭祀,尧庙即是祭祀唐尧的国祖庙。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祭祀尧帝,据史传,尧庙规模最大时占地七百八十余亩。清代以前每年的四月二十八在此举行祭尧仪式,这天也正逢当地的庙会,场面隆重、庄严。康熙帝巡幸尧庙时,定为皇会,届时全国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黄子孙都要前来谒祭。
只是,几千年的封建帝王专制,那日渐森严的等级观念下,唐尧让世人感到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了。
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毛泽东曾赋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我们平常人如何认知和效法尧呢?
现代有学者认为尧帝是“揖让之德、和合之道、询谋之风、节俭之行”的践行者。
而我,小女子一个,更喜欢在亲近中体会尧帝的一切,感受活脱脱的可亲可感的尧帝。
我喜欢《淮南子·精神训》中对尧的评点:“尧不以有天下为贵,故授舜……至贵不待爵,至富不待财。此之谓无累之人,无累之人,不以天下为贵矣!”
传说尧帝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于是微服访于民间,有一位老人含着食,鼓着腹,敲着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是怎样自然醇和的场面啊!
有他在,酒宴的气氛是酣畅淋漓的,因为尧帝豪饮而不醉;
有他在,人们闲暇时是有逸趣的,他发明了围棋以怡情益智;
有他在,家庭气氛一定是宽和的,他不去强求儿子去承担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在发现一个仁厚的后生时,在未可托国前,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了;
有他在,人民能安居乐业。他教化人民合乎自然地耕种、生息、生活,悉心寻找接班人,寻到后尽心培养数十年,让他的事功达到纯熟;
他是开放、开拓的,他没有固守唐地,而是开拓出更适合生息的平阳。在他身后,舜去了更开阔的地方建都,而后,更多后人去到了各个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他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凝聚力,在危机中将大家凝聚在他的周围,结成万众一心的整体……
时过境迁,许多东西都消失了,但在生命的薪火相传中,我们的血脉和灵魂中始终有着跟先祖割不断的联系,只要我们去体会,一定能感受到的。
今天在尧庙亲近尧帝,有了如此的感知,我欣欣然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