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铜钹山向望已久,一个周末,我约三五同学终于成行。
按照广丰同学项崇进的导引,第一站去了九仙湖。时值冬至,湖边结了一层薄冰。我们抵达时,明晃晃的太阳在水面反照下,光芒四射。还未走近,就听到一阵喧闹声,原来一群年轻人正在搞团建。二十多人统一着装两两相对,前腿弓,后腿蹬,中间放一瓶矿泉水。有一人站在队伍最前头发号施令:“眼睛”“鼻子”“耳朵”,大家快速反应,总是忙中出错。还没等所有人弄明白,号令员突然说:“矿泉水”。忙乱之中,有两只手握在一起的,有抓空了的,还有用力过猛跌倒的,大家笑成一团,原本寂静的山水好像也欢腾起来了。那些鸟雀噤了声,不知是因为寒冷躲在鸟巢里没有出来,还是因为欣赏人声鼎沸,忘了歌唱。
一美女从人群中走出来和周如源打招呼,我们有些诧异,在这里还能碰到熟人?美女肤白苗条,一张瓜子脸,一头直发,不过三十岁的样子,她主动提出帮我们拍合影。我们六个同学站在木栅栏前,为站C位互相谦让。美女调试镜头,最终两位女同学居中,高个子程水栋、章建人反而站在两侧。站在我们合影的位置,美女拉着周如源合影,清澈的眸子笑意盈盈,像水一样纯净。原来她是周如源一二十年前的学生。两张照片定格的同学情、师生情,比水更清澈。
项崇进介绍,这里原本有游船,后来成为水源地,那些设施都撤走了。还原自然山水,需要勇气和决心,见多了人造景观,九仙湖阿娜的曲线如少女一般,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环九仙湖奇峰耸翠,以寿山最博人眼球。从近水栅栏到寿山抄近路有一网桥,约50米,架在水面之上。我有些恐高,闺蜜祝玲像个野小子“聊发少年狂”,在网桥上奔跑并故意摇来晃去。我胆战心惊一步一趋,被她拍摄下来当作笑料。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我们一起淘气贪玩的时光。
寿山,因岩石上写有正楷“寿”字而得名,没有落款,是否出自名家不得而知。我推想在此添“寿”,可能因为两块岩石一块像蟒,一块如龟,它们紧挨着,有如夫妻。它们厮守万年,又有龟寿千年佐证。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登顶。我们恋恋不舍,我多次回头深情地看了几眼,下决心遵从“寿”的意念,享受当下生活。 离开九仙湖,我们顺着斜坡上行,去往下一站一一白花岩。
白花岩高60米,岩洞2500平方米,内有广福寺,自唐开基香火鼎盛。我们一行对佛教没有研究,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回望岩石,形如花瓣,有广玉兰的肥厚、瓷白、弧度。岩面上的三个字吸引了我的目光一一“白花岩”,落款“巾石”。我一时糊涂,误以为“中石”,跟同学们抱怨:“这哪是欧阳中石先生的字,一点也不像。”后来还是同学章建人在景区介绍里了解清楚原委。岩礕上的字为明代文学家吕怀所书,他是广丰人,号“巾石”。我为自己的孤陋寡闻羞赧,也深责自己信口开河的浅薄,于无意中冒犯了先人。 出山门左后拐,一条山道通向霞客峰。这带有个人色彩的命名,一听便知徐霞客曾经来过。我们登上山顶,一下子就有了“山高我为峰”的豪迈。项崇进往右指指,告诉我们那是浙江江山二十八都;向左指指,告诉我们那是福建浦城。一山望三省,地域相近,人心相亲,但“望山跑死马”,真正抵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防范和戒备,铜钹山封禁了千年。从唐朝开始至清朝,统治者将其作为封禁之地,强调“进入者,斩立决”,她一直养在“深闺”。
铜钹山被养在“深闺”是有缘由的。唐僖宗时期,以王仙芝、黄巢起义影响最大。这场起义从公元878年到884年,历时六年,转战大半个中国,虽以失败告终,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统治。后起义军降将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五代十国”时期。
王仙芝、黄巢在山东一带起兵,后两者分庭抗礼,王仙芝被部将所杀,黄巢势力日益壮大,一度南下北上,最终建立“大齐”政权。六年间,唐僖宗组织军队从未停止过对黄巢军队的剿杀。曾经黄巢将铜钹山作为军需供应地和后勤医院,养精蓄锐神出鬼没,增加了政府军剿灭难度,使日益衰弱的唐朝雪上加霜。无独有偶,五百年后,明末邓茂七也将铜钹山作为起义大本营,虽然没有掀起大浪,但也给明末统治者增加了麻烦,忌惮之心日重。
于此,铜钹山被封禁的历史持续了一千年,直到清末内忧外患,统治者无暇顾及,封禁之态才有所松动。当地居民为改善生活,有的进山伐木打猎,有的开垦土地种植庄稼,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未对自然造成破坏。时至今日,当地政府在开发开放的同时加强保护,铜钹山红豆杉、云豹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广泛,它们仍被“养在深闺”。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