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公民之于国家的分量

时间:  2023-11-25   阅读:    作者:  肖畅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正案草案做出新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让我们返观现行的国家赔偿法。依据该法规定,当公民权益受到公权侵害而申请国家赔偿时,离不开一个前提:即公权侵害行为属于“违法”操作,系对公民权利的“违法侵犯”。因为这个前提的存在,申请国家赔偿往往困难重重。显然,公民自身难以对“违法侵权”进行举证,这无形之中对公权部门的举证责任赋予了高调期待。然而,现代政治常识告诉我们,权力的完善无法通过自律来完成,因而让公权部门自证其过是困难的。

  而依据修正案草案规定,即便是国家职权按照合法程序进行,但在事实上造成对公民权益的侵害,公民仍然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可想而知,侵害行为的成立,一旦无需对“违法”进行确认,那么公民申请国家赔偿的困难程度将大幅降低。“对公民采取拘留、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即构成国家赔偿标准——这是对权利的伸张,值得肯定。

  当然,有一点是值得追问的:既然有合法程序保障,公民权益难道还会受到公权的侵害吗?因此,我们同时需要对“合法侵害”一词展开思考。事实上,“合法侵害”并不一定就带有贬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难免会发生冲突,而致力于维系公共利益的国家公职行为,往往也无法避免对公民权益采取限制手段,“合法侵害”由此而生。但是,这并不代表“侵害”因合法就是正义的。国家赔偿,实则就是一种正义的矫正手段。即便是为了公共利益,即便是具备了合法性,公权对私权的侵害,都是需要做出补偿的。对权利的补偿,是国家赔偿法的基本价值,它不仅要对“违法侵犯”做出规定,同样也要对“合法侵害”做出规定。

  更值得深思的,则是该法对权力与权利关系的调整,是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这是现代政治的常识。因此,只要是公民权益受到公权侵害,就一定要受到国家赔偿,不管此侵害是违法所致,还是合乎法规。我们需要注意,如果没有国家赔偿的兜底,抑或如果这个兜底是高门槛的,那么公权同样会以自证合法性的方式进行扩张,很多情况下,“违法侵害”会转向“合法侵害”,而公民权益会不断退缩。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关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关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我们可以在2004年出台的宪法修正案中找到佐证。该修正案就增加了如此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完善国家赔偿来增进权利的保障,这同样也是宪法精神的体现。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从国家赔偿法中,可以掂量公民之于国家的真实分量。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