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民以“实”为天

时间:  2023-11-25   阅读:    作者:  朱国良

  这似乎是一条约定俗成的“铁律”了:每当有城市申请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或全国卫生城市什么的,在一段时间,特别是在迎接检查之际,地方政府必然采取断然措施,在短时间内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于是“有碍观瞻”的水果摊点、早点门面、报刊售亭以及小饭店、浴室、理发店等,统统都得关门。某一城市为了迎接创卫大检查,不仅关闭了市区内所有中小饭店、报刊亭、中小理发店,还一连几天在厕所里都摆满了鲜花,洒遍了香水,老百姓无不批评:这种流于形式的创卫,是华而不实的创伪也!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项“民意调查”,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对干部作风的具体要求是什么,93%以上的人答案是:要了解实情,多办实事。显然,中国的老百姓最实在,最实惠,最欣赏诚实,最赞美朴实,最崇尚踏实,最倡导扎实,最喜欢老实,最敬佩忠实。仔细留心一下,在工作中,在生活里,人民群众对于这种“实”,常常视如金重,仰若高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民以“实”为天!

  由此可见,人民群众对这个“实”字,真是心仪于胸,推崇备至。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而“实”的重要性有时并不亚于“食”。我们常常说办事要让老百姓高兴,举措要使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人民公仆来说,就要以民之“实”为天。人们喜欢这个“实”字,自然也就厌恶“实”字的对立面:“虚”和“飘”。“虚”“飘”两字,往往是形式主义作祟,花拳绣腿作秀的代名词,是一些人说空话套话,做表面文章的具体表现,人民群众厌恶这种病态。

  显然,做人就要“实”为先,为民就要办实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办得好不好,满意不满意,需要我们以实打实的工作作风来实现。作风实了,心眼实了,办事实了,人民群众其衣必丰,其食必足,其行必便。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不是办实事与有没有好作风紧密相连,老百姓要听你说得怎样,更要看你做得如何。说得比唱的好听,这还不可怕,干的离说的有霄壤之别,才叫人见而生畏呢!干实事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透过实事能够看出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状况,办实事,关乎群众冷暖,反映群众意愿。办实事,就要从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不满意、最急需办的事抓起,举凡经济发展、衣食住行、读书就业、扶贫帮困等诸方面,哪里群众难处多、意见大、要求迫切,哪里便是办实事之处。所以,实事办得及时不及时、实在不实在、到位不到位,群众看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实事,对群众来说,往往是一些贴心贴肉的“小事”;对领导干部而言,大多是职责范围的分内事,更是一种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实在事。如果非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不办,不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不做,或者舍本逐末、哗众取宠,这样的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事”。如果讲在嘴上写在报告上的多,落实的兑现的少,或者热衷于形象工程、门面工程,群众就享受不到真正的便利和实惠,就不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如果该办的事不办,不该办、不必办、没条件办的事却硬要办,想当然、拍脑袋,图虚名、谋私利,这样“虚”得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就该让位。

  列国争雄,赵括纸上谈兵,招致败局,这是文过饰非,不实所致。三国马谡,夸夸其谈,错失街亭,这也是不实招祸。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注意。今天为民多办实事,就要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这是谋全局的大智慧,是得人心的硬作风,也是抓落实的真本事,是“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更是一种责任和追求。抓落实是硬功夫、真本事,多办实事是需要付出的。幻想用一两个口号就能把工作抓起来、搞上去,是一种主观主义的“异想天开”,是不切实际的耍“小聪明”。而群众看领导干部、基层评上级机关,心里都有杆秤,往往都是用心看、用心评。总琢磨提口号,其后果必然是收获口号;下工夫办实事,其结果必然是政通人和。领导者的“作秀”、“假唱”、做“言论老生”,是蒙不住群众、瞒不住基层的。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