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来回之间

时间:  2025-04-16   阅读:    作者:  馨文居

  “看到屋,走起哭”是十年前我老家的深刻写照。

  我出生在大巴山深处,山高谷深,路窄坡陡,沟深壑幽。山峰林立,沟壑交错。站在这山喊那山的人,如大声交流;然而从这山去那山则需半天。所以老人们常说“见到屋,走起哭”。

  “晴天一身汗,雨天满身泥”,“脸朝黄土背朝天”,“破晓出门,摸黑收工”,披星戴月是常态。六七十年代的家乡,红薯土豆是主食,青菜罗卜伴成长。奢侈的白米饭,偶尔猪肉“打牙祭”。那时,与外界联系的是邮差托人带来的《万县日报》。看着父辈的艰辛,“山的那一边”就成了我心中的梦想。长辈告诉我:不读书,栽田种地也为人。

  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父亲告诉我:你可以通过努力读书,去“山的那一边”。

  那时,我还在村里上小学。山村的小学,除了语文和算数,没有其他书可读。每周一次邮递员送来的报纸成了我必读的刊物,我一边照顾家里的那头能挣工分的水牛,一边上学读书。冬天的大巴山白雪皑皑,赤脚走在上学的路上,雪掩过脚背,专心地疼,后跟上的冻疮一触既破。在我的记忆里,年年的冻疮应时而至。但我从不迟到早退,更不缺席一节课。 我要读书,我要在书中找到去“山那边的路”。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苦心人,天不负。 1979年,我考到了区中学读初中 。那一年,我们乡里只有五人考上了。那一年,我第一次走出了山里。

  我第一次看到汽车,第一次看到篮球,看到球鞋;看到很多很多我没见过的东西;第一次吃国家的供应米。坐在明亮的教师里,老师讲“自强不息”的班训,第一次听到“自强不息”才能成就人生的道理。我不知道人生,我只想走出山沟,过上与我父辈不一样的日子。

  那时,每周回一次家。背着一周的生活物质,翻过崇山峻岭,走过六七十里的山路,去区中学读书,背篓坏了又换,腰上旧伤好了新伤又来,但并没能阻止我上学的路。那时寝室外的路灯下成了我夜读的场所,无论酷暑与严冬。后来,被老师发现,说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于是只好让父母破费,买了电筒;被窝又成了我夜读的地方,严严实实,不能有一丝亮光露出。我把自己读成了近视眼,祖祖辈辈都没见的近视眼,在我的身上出现了。

  有志者,事竞成。 三年后,我考上了师范学校。我又从镇上来到县城,来到长江边上的城市读书。

  我第一次见到滚滚长江,第一次见到呜呜长鸣的轮船。第一次过上吃饭不掏钱的生活。面对滚滚长江,跟老师高声朗诵“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浪遏飞舟”的豪情激荡而生。尽管书山崎岖不平,满是荆棘,我靠着自强不息硬是从书山中找到了一条通向山那边的路。我已走出了山旮旯,住进了繁华的都市,过着忙碌而有节奏的生活。三十多年,习惯了喧嚣和轰鸣,习惯了奔波和忙碌,也习惯了纷纷扰扰。

  前不久,回了一趟老家。路通了,电通了,山清了,水绿了。心里突然有了另一种冲动。

  听说,与我同龄的人,很多都没在村子里了。他们有的外出打工成了城里人,有的靠勤劳的双手去城里买了房子。如果说我靠读书改变了命运,那么,他们就是靠劳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们有幸成了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有幸成了高考制度的受益者。

  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实,很大程度上,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说不定我还真会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去。来回之间,是国家天翻地覆的变化。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止于唇角,掩于岁月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无处安放的爱情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行至盛夏,花木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