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和佛印游杭州寺院,见大殿上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一则故事兴味颇多,每回背痒呼人来挠,我便会想到这个故事,无奈手不够长。直到有一天,我在街边看见小贩卖“不求人”——竹子做的挠痒耙子——立刻买了一根回来,自此背痒时果然不用再求人。
挠痒耙子,古人叫它如意,有玉、铁、竹木质地的。不过文人可能更喜欢麻姑来挠。李白送丹丘生,云:“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杜牧看书时想:“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苏辙送道人,曰:“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疗莫念麻姑爪。”
《神仙传》里说,王方平成仙之后,在蔡经家里招麻姑相见。蔡经见麻姑十指尖尖,心想“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贾宝玉要看宝钗的手串,宝钗一时褪不下来,于是宝玉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心里有点儿痒,再正常不过。吉田兼好写久米仙人御空飞行,看见浣衣女子,心里一动,摔了个倒栽葱,真是心痒得可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草木也有情。《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说,木仙庵处有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后有一株丹枫,还有一株老杏、两株蜡梅、两株丹桂……一阵风卷走了唐僧,却是成了仙的桧柏松竹“四操”请他来作诗,诗作了好几首,来了个漂亮女子,是杏仙。正在这时,悟空、八戒赶到,那八戒一顿钉耙,连拱带筑。我很喜欢八戒,可每读这一节,非连骂他三五声“呆子”不可,只觉张先“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真是解花语。
苏东坡因诗获罪,忍了四五年不写诗。一位老友送他一锭好墨,东坡便忍不住写了几首诗。诗传到京城,政敌觉得他活得太舒服,于是再贬,这一次被贬到海南。这是技痒。
后来苏东坡总结说,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这是经验之谈。
身痒、心痒难忍,技痒更难忍。忘了在哪本书里看到过一个故事:盟军抓到一个德国潜艇专家,专家守口如瓶。于是,盟军一位军官想了一个办法:请一个外行,专门在德国潜艇专家放风时给一群犯人上潜艇课,课上破绽百出。第一天,潜艇专家嘴角现一丝冷笑;第二天,外行讲得更离谱了;到了第三天,潜艇专家忍无可忍,走上讲台,竹筒倒豆子……
还有一种是牙痒,“恨得牙痒痒”。这种至今没有体验过,不晓得是有多痒。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