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古塔。
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
从这所学校毕业出去的学生已近三万,近三万毕业生珍藏的毕业合影照上, 大都有古塔的雄姿,他们当年在校的时候,又都曾享受那悦耳的塔铃。
塔,见诸《中国名胜大辞典》的名称为“太谷白塔”。 学校,至2003年,仍以“山西省太谷师范学校”为正式名称。 白塔始建于西晋,现在看到的是宋代建筑,塔的历史如此悠久,当然古老于学校许多许多。 其实,白塔甚至古老过太谷县城,俗语有“先有无边寺,后有太谷城”——白塔,正在这无边寺内。
无边寺,因为有了白塔,老百姓就叫它白塔院。白塔院从太谷师范建校之初, 就是校园的一部分,藏经楼正好做图书馆, 塔下古色古香的屋舍里,进出过众多戴眼镜的不戴眼镜的、 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教师,塔对面的戏台往往用于储物——比如平车铁锹之类学农生产工具,又比如煤糕之类师生生活所需。 然而,太谷师范师生关于白塔的记忆,对白塔的情感,更多的并不直接与那院子的物用功能有多么紧密的联系,最重要的还是在于那座塔。 塔,是学校形象的一部分,塔,是一代代太师人精神情感的一部分。
20世纪80年代,白塔院被割出保护(当然是白塔的幸事), 白塔似乎就更纯然是校园的背景了,但,白塔,依旧鲜活于太师人的精神世界。 白塔依旧是校徽上的核心图案, 张德光先生所写的校歌中,起头便是“苍苍凤山下,巍巍白塔边”,我自己于90年代初为学校推普节所写的节歌中也有“古老的白塔,年轻的学校;古老和年轻,一样的骄傲”的句子。
五十六年里,白塔美丽的身影,不知多少次出现在师生公开的作品中,私密的日记中,深情的吟唱中,五彩的影像中:那晨光熹微中的塔影,那溶溶月色下的塔影,那沐浴着丽日清辉的塔影,那坚挺于狂风暴雨的塔影……
五十六年里,塔上传出的美妙的铃声,不知多少次唱响在师生学习生活的忙与闲里,唱响在毕业多年梦回校园的睡与醒间:那平添喜悦的塔铃,那驱除烦恼的塔铃,那对学子的警醒,那与心灵的交融……
学校已然改换了名称,迁址办学已是势之所趋。白塔颔首,瞩目身边这位与他相伴五十六年老朋友的未来。
塔影投来,投在我的心上,塔铃响起,响在我的心间。人们啊!明天,在新的校园,甚至,在更遥远的未来,会忘记这塔影,会忘记这塔铃吗?
仰头,我答:不,不会。
塔影清晰。
塔铃分明。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