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每提及苏洵,最先映入人们脑海的是他有两个出色的儿子——苏轼和苏辙。殊不知,苏洵是一位极富雄辩特质的古文大家,并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占据独特的位置。同样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曾评苏洵文风为“烦能不乱,肆能不流”。文如其人,这也恰好能反映出他心如鼎镇、志如磐石、宠辱不惊、豁达宽广的人格特质。苏洵对于人格修养的观点莫不体现于《心术》——看似通篇在谈兵法谋略,实则暗含着修心、治心之心法真谛。
一、修心之道——归悟真实的自己
拨开生活的冗芜,我们需要回归本真的状态;遇见真实的自己,我们需要细品心灵的声音。生活,不仅是一个平凡的词语,更代表着美好的际遇和程式化的节奏。如果我们在这种固定的节奏中迷失,那么我们将失去遇见自己的机会。因此,我们要跳脱出生活的冗杂,创造体悟心灵的特定环境,在安静的氛围、深夜的空寂,抑或于无声的书籍中归悟生命的真谛。
修心,一定是每个人体悟生命的必修课。几千年前,至圣先师孔子曾这样评价老子:“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连老子这样道德与天地相匹敌的圣人,尚且借助极高明之言进行修心,更何况是吾辈之凡躯?在苏洵看来,一位好的将领的行军用兵之道,莫过于先修炼自己的内心。泰山訇然崩塌,但面容却不失其色;麋鹿突然奔袭,但目光却不闪烁。这样的内心需要修炼,达到“心定”的境界才可至,如此,将领便可权衡利害,满怀信心地定而待敌,从而无往而不利。
修心之源便是“人性本善”。孟子曾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按照孟子的话来理解,每个人生来便具有良知。只不过内心在人生漫漫旅途中沾染上了蒙尘之蔽,因此,修心便是将心内的蒙尘去除,回归到清净、光明的本真状态。如此便能回归自身本真的状态,归悟真实的自己。
二、治心之术——动与变中的博弈
如果说“道”是上乘的规律与境界,那么“术”便是下乘的技艺与方式。按道理来讲,尽管应该以“道”御“术”,但如何做到以“道”御“术”呢?譬如曾国藩在《治心经》中说道“治心之道,先去其毒”,然而如何具体做到“去心中之毒”?苏洵在《心术》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解决方式,即善用动于变的妙处。
于动态博弈中治心。毋庸置疑,治心之术是指向自己的,但仍然需要与外界的他人产生联系,需要根据对方的行动、反应做出预判、推断,而这个过程便是重要的治心之术,即“动”。在文中,苏洵用一例以蔽之: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邓艾深谙兵法,在伐蜀的过程中,由于了解刘禅疲软无能的特点,兵行险招,从阴平小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并且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深谷。如果对方是善于思考,精于谋略的孙权,那么邓艾绝不会行此险策。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刘禅并不昏庸无能,那么行此险棋的魏军也有可能被捆绑擒获。总而言之,“治心”是一个博弈的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对方的强弱、虚实、反应来衡量自己,从中获得心之定数。
于逆向通变中治心。以己之长制他人之短,此乃人之常情,亦是常有的逻辑。然而苏洵反其道而行,提出了在逆向通变中“治心”。他认为,如果仅仅顺应正常的行事逻辑,拿出自己的长处去对抗敌人,把自己的短处隐蔽起来,那么如果对方明悉了这样的心术,不对抗我之长处,竭力对抗我之短处,那么这一制敌之术便失去效能。因此,苏洵提出了逆向的通变:我方的短处,我故意显露出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我方的长处,我暗中隐蔽起来,使敌人轻慢而陷入圈套。虽是御兵之术,但在通变博弈中“治心”却是一个重要的法门。
三、归心之境——光明坦途中求放心
修心、治心终将指向“归心”,意即回归本原的初心。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给陆原静的书信中写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孰无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秉承孟子的人性本善,阳明先生认为回归本原的心便是达到了“良知”之境。原初的本心不同于彻悟后的良知,在这里需要加以区分。人生转瞬,白驹过隙,白云苍狗,生时无来一毫,逝时无带一丝。本心正如来时的真醇,良知便为去时的返璞。修心、治心便是贯穿在生、逝之间的修炼,而这也即是修心、治心的意义所在。
归心之境,人生修炼的真实奥义。人们常常反问自己:为何人生不能坦途一片,而会产生如此多的问题、痛苦与纠结;人们也常常叩问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其实,人生正如一辆列车,无非是从一个起点到一个终点的过程,只不过,这个终点最终会和起点重叠恰逢,而沿途曼妙的风景、灰暗的天空都是为了体验之后的回归。只有到达了回归的境界,人生的修炼才能得以圆满完成!
放心之境,生命体验的光明时刻。在我们的人生中,生命的体验感尤为重要,如果这种体验感是幸福的,那么此刻人生便是幸福的;如果这种体验感是痛苦的,那么此刻的人生便是痛苦的。然而,人的一生总是交错着喜怒哀乐,欢喜忧惧。当我们在修心、治心中达到了归心之境,那么便会迎来一次内心光明的生命体验。正如王阳明在临终时留给世人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当生命体验达到了光明、放心之境,那便意味着所有的喜怒哀乐,欢喜忧惧终将化为拭去之尘土、散去之阴云。这是一种洒然的快感,光明的体验!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