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蒋小英刚参加工作,单位的老大姐马老师对她特别热心。马大姐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常和蒋小英说,我蜡头不高了,得选接班人了。对年轻人的那份热情让蒋小英十分感动。蒋小英家不在县城,马大姐就经常带蒋小英回家吃饭。
第一次带蒋小英回家,家里只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马大姐介绍说,这是她们家老二马壮,还有个老大,叫马强。马壮确实很壮,一副好体格,嘴也好,会说。后来又见到了马强,比较斯文、憨厚、不善言辞。饭桌上经常是老二说,老大听。后来熟悉了,蒋小英就称他俩大哥二哥。马壮热情地称她老妹儿,马强则直呼其名,称她蒋小英。她说大哥叫我小英就行,马强点头,仍然称她蒋小英。
一天快下班的时候,马大姐把蒋小英留在办公室,说,你还没对象吧?
蒋小英说没有。马大姐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你看我那俩儿子怎么样?
蒋小英忍不住笑,说,马大姐真会开玩笑!
马大姐板起脸,说,开啥玩笑啊,我说的是真的!
看样子真不是开玩笑,蒋小英红了脸,低下头。心想,马大姐对她这么好,不是选接班人,是选儿媳妇啊!转念一想,选儿媳妇也是选接班人啊,是这个家的接班人。
马大姐给蒋小英介绍的是老大马强,这让蒋小英略微有一些失望。她是很喜欢老二马壮的。可转念一想,马强是老大,肯定老大要先娶媳妇啊。老大也没什么不好,就是有些发闷。
结婚那天,蒋小英的伴娘自然是秦雪梅。穿上婚纱的蒋小英漂亮得像天仙,秦雪梅也毫不逊色。参加婚礼的小伙子们都打听,这个伴娘有没有对象啊?得到的是让他们失望的消息,秦雪梅已经有对象了。
秦雪梅有对象的消息,蒋小英也是刚刚知道的。
秦雪梅的对象叫张永军,县电视台的记者。一天,秦雪梅突然接到张永军的一封信。他们见过面,但不算熟悉。秦雪梅首先觉得张永军的字很漂亮、纤细、娟秀,有点像女孩子写的。还有,就是他的文采,他把一封情书写成了散文诗—— “看到你的第一眼,就像初春时节第一次见到柳树上的毛毛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语言清丽、简洁,感情表达的又很饱满、充分,是一篇难得的美文。
不知为什么,看完这封情书,她特别想让父亲看一看。父亲是县里有名的语文老师,他的学生有谁作文写得好,总是挂在嘴上,夸个没完,还要让秦雪梅一遍一遍地读。
她真的把信给父亲看了,还很详细地向父亲介绍了张永军。
父亲说,不错,很好的文笔。
秦雪梅喜形于色。
父亲说,你给他回一封信。
回信是当然的,这是礼貌问题。
父亲说,写什么不重要,但必须要有文采,一定要在文笔上压住他!
秦雪梅噘起嘴,不出声。
父亲说,你写不过他?亏你还是我的女儿。
秦雪梅急了,说,同意就说同意,不同意就说不同意,还比试啥文采啊!
父亲诧异地望着女儿,说,你就那么着急找男人?
秦雪梅的脸上烧了起来,她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把将父亲手中的信件夺回来,撕成碎片,推门跑了出来。隐隐约约地听母亲在身后喊,这么晚了,你去哪儿啊?
大门口正好停着一辆港田车。港田是当时县城里简易的三轮出租车。秦雪梅上了港田,司机问她去哪儿。她还没想好,就说,往前走吧。
也不知港田车向前开了多远,只听哐当一声,港田车翻到路边的壕沟里面了。秦雪梅仰面朝天地躺在车里面,一时有些发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过了一会儿,她听见港田司机在和另一个人争吵。司机可能忘记车里还有个大活人,在那里声嘶力竭地和对方争吵责任问题,看来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什么结果。秦雪梅费了好大劲儿,扒开车门,爬了出去。
这个不大不小的车祸让她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父亲一次没去看她,倒是那个张永军,去了好几次,虽然没什么言语,但能体会到,他很心疼她。
出院后,父亲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从没有过问她住院的事,她越想越生气。有一天,她在饭桌上提出要请张永军到家里吃顿饭。其实她这样说,就是想气一气父亲,看他怎样回答。可是,父亲根本没理会,母亲看着父亲,也不出声。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