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和节气文化精准地把握着时光的节奏。五天为一候,三候生一节,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巧妙地分布在一年之中,把我们365天庸常的日子变得精致而有味。当一年的光阴走到一半的时候,阴历六月初六,俗称的“小中秋”“半年节”就到了。六月六,也有天贶节、晒书节、晾晒节、核桃节、虫王节等俗称。
河北六月六民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邯郸六月六 看谷秀 蒸“裹卷”
六月初六,在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前后,气温高,光照强,农作物生长旺盛,此时春季种的谷子到了秀穗的时候,河北农村一句民谚说“六月六,看谷秀”,就是说这时候农家要到田间地头看谷子的秀穗情况,来预测今年的收成。在河北南部的武安、涉县一带,流传着“六月六,老汉骑驴看谷秀”的农谚。为了祈求丰收,旧时的河北民间,在六月六,有用新麦蒸馒头来祭谷神、祭虫神的习俗。后稷被奉为谷神,人们带着馒头和香烛到自家地头虔诚地祭谷神。到八腊庙祭虫神,都是为了祈祷丰收。
六月六,新麦收获,在河北许多地方流传着吃蒸食的习俗。邯郸流传着“六月六不蒸,扬场没风”的民谣。在邯郸西部山区的武安、涉县一带,六月六俗称“小中秋”,民间有蒸馍馍、蒸豆包、蒸“裹卷”的习俗。“裹卷”又叫“顶门棍”,做法是先和好面,擀成面皮,把用细盐和花椒面调好的南瓜丝卷起来,上笼蒸熟,食用时用醋和蒜泥作蘸料,别有一番滋味。邯郸西部山区,六月六必食“顶门棍”,否则秋收扬场时不刮风,影响秋收。邯郸东部的大名县,流传着“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兜油”的民谚。
衡水六月六 踩酒曲 晒古书
在过去的酿造业,比如酿醋酿酱油的人家,认为用六月六这天的井水酿醋酿酱油,质量好不生醭。而在衡水的酿酒业,流传着在六月六踩曲制曲的风俗。民谣说,“古桃城,虽不大,烧锅却有十八家。”这些烧锅作坊都不会错过六月六踩曲制曲的好时机,他们认为六月六制的酒曲出酒多,酒质好。清康熙十九年《衡水县志·风俗》载,“六月初六,曝书、衣,汲水,踏麯”。踏麯就是踩曲,这是衡水烧锅酒坊传统制酒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工序,即人工将制曲原料用脚踩踏成块状进而制成曲块。衡水酒坊认为从六月六到中秋(一说重阳节)前后为制曲最佳时期。此时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多且很活跃,制出来的酒曲酿出的老白干酒香型最佳。
酒坊的踩曲房较大,地面由数层青砖铺成,中层分别采用立砖、卧砖筑起来,最上面磨砖对缝,在上面踩曲既平稳又防潮。有的酒坊的踩曲房,地面铺上大木板,在木板上踩曲。每年六月初六进入踩曲旺季,踩曲工序需要二十多人,所以各个烧锅酒坊往往在六月六之前就在街头招揽季节性踩曲工,招工市场就在县城西关木厂街与通商街十字路口。
踩曲前,先由老师傅将制曲原料倒在大铁锅里,按比例加水混合成松散颗粒状的面团,放在曲坯模子里,坯模子是木制中空的方框,如一块青砖大小,刚好放下一只脚。踩曲工排成长队或圆形开始踩曲,装好的坯模子先由第一人用脚踩一下,随即传给第二人,第二人踩一下传给第三人,依次传递,每人只踩一脚,中间要翻一次面接着踩,到最后就踩成结结实实的坯块了,随即出坯排成垛。踩曲工序是流水作业,紧张有序,忙而不乱,老师傅不停地装坯,一个个传递,领头的按节拍喊着号子“拉——跺!拉——跺!”,踩曲工们弓着腰随声附和。踩曲房回荡着响亮的号子声,有节奏的踩踏声。踩好的曲块排成圆筒形的垛,通风后表面呈半干状态时,再移入曲房发酵成曲。烧锅行还有专门看曲的师傅,他们根据发酵好的酒曲的成色,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所出酒的质量和产量。
六月六的天气,高温高湿,衣物容易受潮发霉,易遭鼠咬虫蛀,所以民间流传着这一天晾晒衣物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六,人晒衣服龙晒袍”“六月六,晒红绿”,“红绿”是指衣服,所以六月六,又叫“晾晒节”“晒衣节”;对于仕宦人家、读书人家,以及寺院,还有晒书晒经的风俗,所以又叫“晒书节”“晒经节”。
传说宋真宗赵恒六月六日梦见上天赐予他一部天书,他便在泰山岱庙建造了一座恢宏的殿堂,名为天贶殿,定这天为天贶节。后来,天贶节融合了民间“晒伏”的习俗,衍生出“晒书节”。在冀东南湖城衡水,如今仍延续了晒书节的习俗。清末民初,以衡水人为主的河北书商把北京琉璃厂的古旧书业推向一个新高度,他们推动了近代“化私秘为公开”的中国藏书文化的发展,为繁荣近代学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如今衡水的藏书群体秉承这一优良传统,一群酷爱读书藏书的人,在2003年成立了衡水书报刊收藏协会,其中常海成、田卫兵、李涛、种子华、王立珠、杨佑茂、陈永利等人在2017年7月9日(六月六),把传统的晒书节融入时代元素,举办了“衡水市首届晒书节”。晒书节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
衡水六月六“晒书节”集展示、研讨、交流交易于一体,每届展出数百种珍贵书籍,分线装古籍、民国旧平装、红色文献、期刊报纸、衡水地域文献、连环画等几个板块,为书商和读者、藏家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优秀出版物的引领作用,浓厚了湖城书香,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藏书之乐,阅读之美。
冀中南六月六 走娘家 请姑姑
在冀中南的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等地区,六月六又叫“姑姑节”。相传“姑姑节”的由来和春秋时的晋国大夫狐偃有关。但民间更看重这个节日所蕴含的亲情。六月六,一年过了一半,出嫁的女儿离家日久,思念亲人,而此时夏收夏种已经完成,是难得的农闲时节,于是,出嫁的女儿用新打的麦子磨面蒸馒头,带回娘家让老人尝新,所以六月六还叫“尝新节”。孩子也跟着母亲去看姥姥姥爷,回来时还会在额头画上红印,俗信可辟邪。
在河北西部的太行山区,六月六也叫“核桃节”,因为这时候核桃已经开始长仁。民谚说“六月六,一刀肉”“六月六,吃口肉”,这是说,66岁的老人,到了六月初六,女儿要为老人买一刀肉来孝敬。在冀北一些地区,流传着“六月六,吃羊肉”的习俗。相传,六月六还是毡采老祖的生日,弹棉花、制毡毯织绒行业,这一天要祭祀毡采老祖。一些地方流传着六月六给猫狗洗澡的风俗,认为这一天是猫狗的生日。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具有仪式感,更有趣味,有过头有盼头。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