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一个手无寸铁的平民敢如此公开叫嚣皇室的只怕不多,晚清时期,章太炎便是这少数硬骨头中的佼佼者。晚清末年,清统治者腐败无能,引来百姓密谋推翻腐朽统治的呼声。
1 8 9 4 年( 夏历是“甲午年”),慈禧要过60岁生日。她把本来准备给海军买军舰、枪炮,用来发展海军的几千万两白银,挪来为她大修颐和园。就在这一年,日本发动了侵华的“甲午战争”。慈禧怕打仗冲了她的“万寿大典”, 下命令不准抵抗。她把整个心思都放在了庆寿上。从皇城到颐和园, 长达三四十里的大道和路边的房屋,全都整修一新。
这条路上,一共搭建了60处大彩景,象征着慈禧60大寿。每处彩景的造价是四万两白银,60处就耗费了二百多万!皇宫和御花园里,到处披红挂绿,有五百多间房屋安挂架彩,张挂宫灯六千多只。慈禧还叫人在颐和园的仁寿殿搭了个大彩棚,光各种花绸子就用了17500匹!整个庆寿活动,从十月底一直延续到十一月底,闹腾了一个月,总共耗费了白银好多!
11月6日,是慈禧过生日的前一天,日寇攻占了金州(在东北的辽东半岛),慈禧却下令让军机大臣和全体朝廷官员“听戏三日,诸事延搁”!11月7日,是慈禧的生日。就在这一天,大连陷落。慈禧不顾东北同胞的死活,安坐在她的宝座上,得意扬扬地接受大臣们的祝寿。11月22日,皇宫里的庆寿灯火,火着得正旺,旅顺又落入了敌寇之手。人们恨透了这个只顾自己玩乐,不管国破家亡的慈禧,有人气得在北京城门上写了这么一副对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这副对子一下就传开了,人们都说骂得好。过了两年,慈禧看局势缓下来了,又忙着大搞庆寿活动。光为她看戏新修的一座戏台,就花了一百六十万两银子。北京城里,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到了1904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抢占我国东北,在中国领土上打起了大仗。慈禧把持的清政府却宣布什么“严守中立”!真是天大的笑话!慈禧最关心的是怎样过好七十岁生日。她手下那帮贪官污吏,借这个碴儿,大肆搜刮老百姓的钱财,给慈禧送上特别贵重的厚礼。他们知道,谁的寿礼花得钱越多,谁的官就升得越快。有人还给慈禧写了不少寿联,有一副寿联,慈禧特别喜欢,赏了写联的人好些银子。那副寿联写的是:
一人有庆;万寿无疆。
当时,章太炎听到这件事,气坏了,马上也给慈禧写了一副对联,贴了出去。对联写的是: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余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上联里说的“南苑”,在北京南郊,是慈禧玩乐的地方。北海,就是今天北京的北海公园,那会儿是皇上的私人花园。古长安,指西安市。1900年,慈禧66岁的时候,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中国的义和团爱国反帝运动,打进了北京。慈禧化装成农村老太婆,逃到西安躲了起来。“何日再到古长安”,就是指这个事。上联是说:( 慈禧)今天上南苑玩,明天去北海逛,哪天还要跑到西安去藏藏?可怜全国老百姓的血全让你们这一伙卖国贼吸干了。这么大的中国,就剩下你一个人在显示:“我有的是钱”!
下联里的“ 赤县”, 指中国。“邦圻[qí]”,“邦”是国家,“圻”是边界,“邦圻”指国家的领土。“益蹙[cù]”,是越来越小的意思。下联是说:“你过50岁生日,把琉球群岛割给了外国强盗;你过60岁生日,又割掉了台湾,今天你过70岁生日,东北又叫强盗抢了去。眼看着中国的领土一天天地变小了,真叫人痛心。每次你过生日,中国就要丧失一片土地“疆无”。章太炎的对联里,还嵌上了那个马屁精写的八个字钳了进去,可顺序变了,意思也变了。成了:
一人庆有;万寿疆无!
这里也暗含着章太炎恨不得慈禧早死的心愿。
1903年,章太炎看不下去康有为等保皇派维护清统治,乃在上海的《苏报》上发表文章,痛斥康有为是卖国贼,“老而不死何为”。更是在1 9 0 3 年在《苏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将慈禧、光绪骂了个狗血淋头,“汉族公仇”“跳梁小丑”等等,将慈禧气得七窍生烟。
这得从康有为提出“立宪保皇”的主张说起,此时因为慈禧和光绪的懦弱无能,中国领土被列强蚕食,百姓水深火热。康有为在经历了百日维新之后又再次提出了要对慈禧和光绪分开看待,虽然慈禧荒唐,但是光绪还行。
也就是说康有为希望大家不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章太炎当时就怒了,他拿起纸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批判康有为的文字,怒斥他满汉不分,进而波及了慈禧和光绪,对民众当前的困境的始作俑者进行了毫不客气的鞭笞。
章太炎的言辞激烈,要是在前清时期简直足够抄家砍头之罪,即便在已经快要亡国的时期,这样的羞辱也让慈禧和光绪难以忍受,于是,慈禧命人将章太炎抓捕回来,立刻凌迟处死。
然而,这天下已经不完全是清朝的江山了,章太炎的文章在《苏报》一经刊登,迅速售空,没有人在意慈禧是否高兴,而章太炎更是顺势躲到了上海的英租界,这一招可是狠狠地打了慈禧的脸。
无论是《苏报》也好,还是租界里的章太炎也好,此时都受到了英国人的庇佑,慈禧几次向英国人提出交涉,要对方严惩,可是英国人都以维护人权和真理的原因将慈禧拒之门外。
慈禧于是向英国租界施压,要求逮捕章太炎并查封《苏报》,再次遭到英国人的拒绝。
慈禧不甘心就此罢休,又使出一个歪招,派人以章太炎“劝人造反”的名义,向英国租界法庭控告章太炎,意图利用洋人的法律将章太炎缉拿归案。
出乎她意料的是,英国法庭并未直接将章太炎引渡给她,而是判处章太炎有期徒刑3年。慈禧再次要求引渡,继续遭到英国拒绝。章太炎被监禁在英国租界3年后才获得释放。
这场纠纷使得慈禧太后这位清最高统治者失去了颜面。一个主权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竟然无法在自己的国土上惩处国民,还要依靠外国法庭的判决才能达到目的,这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无疑是奇耻大辱。
外国租界本就是侵犯中国主权的产物,清朝统治者为达到目的,不惜出卖国家尊严,让外人介入国家内政,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到了晚清时期,腐败的清朝政府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另一方面,章太炎通过这次事件声名鹊起,获得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和爱戴。章太炎原本就是著名学者,这次挺身而出公开抨击腐朽统治,无疑更加昭示了他的正义勇气和爱国精神,这在当时的黑暗年代尤为可贵。
事后章太炎继续从事国学研究和教学,培养出许多学生,还创立章氏讲学会,得到很多社会名流的捐助,积极参与救亡运动。
这场骂战充分暴露了晚清统治的腐朽本质,是清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标志。当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之时,章太炎等志士挺身而出,英勇抨击腐败统治,其勇气实在令人敬佩。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