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7个年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生前从没有私房钱。
父亲是一名生产队副队长,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父亲还干些泥瓦工之类的活儿养家糊口。
我小的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父亲隔一段时间就拿回来一些钱,有十元一张的、有五元一张的,更多的是两元和一元一张的。
每每此时,父亲便对母亲说,包的活儿结束了,这是工钱,你看看给小孩子们买点好吃的,剩下的攒着吧。母亲说,你口袋里不留点吗?父亲说,我又不出远门,啥时候需要钱,我再从家里拿。
等我稍大一些的时候,我知道父亲出门在外身上从来不带钱,这是我们村其他人说的。那时,农村居住条件差,人们住的是石墙草房,草房要经常修葺,父亲和本村几个人组成一个包工队,说是一个队,其实人员不足十人。不过,这些人足以,人多了窝工。父亲是修葺草房的好手,他的技术在我们村数一数二,自然而然是大工,工钱当然也就比其他人多一点。干完本村的活儿,父亲的包工队便到附近的其他村庄去揽活儿。这样,父亲出门在外的时间和机会就多了,可是,出门在外的父亲身上并不带钱,他说钱装在口袋了,很容易弄丢。所以,母亲让他带钱他也不带,更不要说私自藏钱了。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住起了瓦房、平房乃至楼房,父亲这个时候不能当大工了,只能干些拎灰和泥的活儿。再后来,父亲年纪大了,这种活儿干不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提起父亲的往事,总是对父亲不带一分钱出门之事“耿耿于怀”,言语中流露出些许愧疚。
父亲生前从来没有和母亲闹过矛盾,甚至连一次小小的争吵都没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父亲没有私房钱。
我没结婚时,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钱。结过婚后,我身上一分钱都不带,不是妻子不让我带,而是我不愿意带。
人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这话也许正确,但也不能绝对化。我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单位、家里。我手头有钱,但不多,也不带在身上,放在办公室里,以备应急之用,这不是私房钱,妻子知道。我觉得夫妻之间,本来就不该有私房钱。人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如果两口子之间还心存戒备、同床异梦。那这种缘分就是一份孽缘。至于像那些婚外恋之事,只能说是对自己、对家庭不负责任。
我没有私房钱,不知是不是受父亲的影响,也许吧。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