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单身独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的意义是什么呢?中国古代缺乏个体文化,每个人都处在家族里。西方文艺复兴,特别是大航海时代之后,很多传教士、探险家、考古学家等都跑出去了,他们没有拖家带口,而是独自一人出去建立起个人价值,独立地、探索性地生存,这种现象和西方国家的文化有关系——他们的文化更注重个体,以个人价值为核心,强调的是个体和上帝,而家庭和父母居于次要地位。
我国不同于此,我们注重的是集体、家族,弘扬一种宏观的、“大”的价值观。事实上,我们也需要个人的独立性、自由感、探索性,但是在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个体性消融在了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里。
现在有一批年轻人因为精神文化等因素而单身了,其实是给整个民族打开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在这么大的群体里如何探索独立的生活、建立独立的价值”,他们不仅是为自己,也是在为后代开路,如果有三代这样的人,就会形成一股很大的社会力量,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结婚或不结婚,不管做出怎样的决定都能过得丰富多彩,而现在我们的历史记录里看不到单身人的生活的丰富多彩性。
当下的这一批年轻人正在通过音乐、旅行、创作、媒体等方式寻求丰富性,践行一种很艰难却具有独特价值的生活。这种生活的构建如果仅仅靠一个人的努力可能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的,但如果是大群体共同搭建,情形便大不相同了。
单身生活或者说独自一人的生活是一种能够发掘内在自我价值的、具有强大精神成长力量的生活,而我们的历史传统中缺乏这种经验。所以,虽然现在年轻人生活得很艰难、苦涩,但他们是在造福后代,为后代探索一种全新的生活。
以前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代代相传的,如今,从这一代人开始,物质生活的比例下降了,精神文化生活比例上升,年轻人不断拓展生活的趣味性,挖掘新的生活价值,在几代人这样的努力下,我们终将完成这件事情,形成和西方不一样的中产化——西方的中产化是在工业环境下进行的,特点之一是“大批量”,比如美国城郊有大批房子,中产阶级每个人的生活都大同小异;对于人口基数更大的中国来说,如果每个人都具有探索性,我们更有可能创造出很多种不一样的生活,给人类社会带来新一次的变革。
所以,每当我看到社会上单身的年轻人过着充实的生活时,我就特别佩服他们,那是真正地在为社会的发展“以身试法”吧。年轻人这样做的价值很高,现在中国有14亿人口,在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之下,哪怕一部分人选择不结婚也是可以的,国家甚至可以尝试设立专门的单身补贴,而不是一味地鼓励所有人结婚。面向单身人群,国家可以开展一些相应的温暖和鼓励性质的活动,比如提供创业帮助,在公共空间中建设“单身空间”,建立更多24小时营业的超市、深夜书店、深夜食堂,鼓励夜经济的发展等。这些做法不仅会给“寒冬腊月”依然在外游走的单身年轻人提供一些“落脚点”,也会形成一个生态链,创造巨大的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这种开放性也会为更多有趣、独特的年轻人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所以,社会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做出更多的行动。
鼓励单身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我们讳莫如深的问题——性文化的转变。
美国单身人士众多,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性伴侣,日本也比较性开放、性自由,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这是一道很大的坎,我们也无法预判未来的情况。如果中国的性开放程度变高,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更加不愿意结婚,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自由了。80后这一代人还比较顾及别人的感受,做事时会考虑对他人产生的影响,90后、95前这一代人已经稍微发生了变化,而95后生长在环境、信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全球化时代,他们在做事时或许更看重自我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在很多方面,95后依然会顾及父母的看法,比如,在选择恋爱或结婚对象时,如果父母不喜欢,他们就会有压力、纠结和顾虑。不同于西方,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上并存的注重自我感受和保持传统善良观念两种特质,使很多问题变得矛盾、复杂起来。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