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士人之间,流传着一条最简单的“荤笑话”,简单,因为这笑话完全照抄每一个士子都能倒背如流的《论语》内容——《论语·阳货》第一段的第一句话:“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就这样,笑话讲完了。今天不读《论语》的人,一定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有什么好笑的?好笑,第一是将这样一句话从《论语》的上下文情境中抽离出来,突然之间,“阳货”和“孔子”就取得了不同于原本作为人名的意义,朝向男女生殖器官的方向联想。第二,这样一句出现在“圣典”上的话,竟然可以带有色情的联想,光是这中间干犯禁忌的落差,就够可以让人忍不住发笑。第三,只要往这个方向想过一次,下回再诵读到这句话,脑中马上出现猥亵的画面,也就马上想笑了。这个例子说明了:正经与笑话,正常与荒诞,在一个社会中是彼此相依共生,并且共同定义的。没有传统社会对于孔子、对于《论语》的尊崇,没有传统社会对于圣人绝对禁欲的清教式形象,也就不会产生“阳货欲见孔子”这样的笑话。换个角度看,介于正经与笑话之间,正常与荒诞之间的语言,往往也就最能让人从中透视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与个性。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外籍妻子Kim实施家庭暴力的事件,有了一波波的后续,最值得探究的,是李阳对外公开发表的谈话与说明。这些话,李阳显然是正正经经讲的,但其中有太多内容,却又让人不敢相信他不是在开玩笑,不是在说反话。
例如说讲到对家庭负起的责任时,他大剌剌地说自己为了家庭付出了许多,最了不起的是每年回家20天,是“每年”,不是“每个月”。这样为什么就了不起了,因为“我可以一天都不回的”。
又例如李阳大剌剌地说他结婚是为了做一个“家庭教育的实验”,不只明明白白承认在他眼中婚姻是实验,小孩也是实验,而且还直接将小孩比作实验室里的白老鼠。
又例如当家暴事件被大幅报道时,李阳还大剌剌地去演讲,教150个妈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拒绝了朋友给他取消演讲的建议。理由是:他觉得家暴事件没那么重要,不会因此停止他的培训工作。
够了。光是最后一个例子,就看得出来李阳有多荒谬、有多“疯狂”,他竟然看不出来一个打老婆、每年只回家20天的人,去教人家“家庭教育”,这中间有着多么强烈的矛盾与反讽!
在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其他社会,这样的矛盾与反讽必然带来两个结果——大家看穿了这个人,看穿了他的荒谬思考,不能也不会认真对待他,连带的,谁还要去听他讲什么“家庭教育”,谁还会去让他教,谁还敢让自己的子弟给他教呢?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在今天的中国,李阳会得到什么样的对待态度?是大家能清醒地看出他的荒诞,以他作为一个借鉴,重新思考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婚姻与家庭的责任,什么是一个老师——不管教的是什么——应具备的基本人格条件,还是大家允许这样的人继续在社会上大放厥词,反映出原来这个社会并不以为他的所言所行是荒诞的?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