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经典杂文 >

“肉夹馍”与“三明治”

时间:  2024-04-14   阅读:    作者:  张同武

  不妨先从陕西“肉夹馍”入手,与西方的“三明治”比较一番。

  关于肉夹馍。

  肉夹馍必须先从名字说起,明明是馍夹肉,为什么叫肉夹馍?

  一来,馍夹肉也即“馍”夹着“肉”,这是视觉效果、外在形态,也是操作过程,怎么说也是动词范畴而非名词,所以“馍夹肉”不能够作为这种美食的称谓;

  二来,即便把“馍夹肉”理解为“馍夹着的肉”,勉强作为名词来理会,也不合适,原因是这里强调的主体是“馍”而非“肉”。虽然肉夹馍是馍、肉通吃,但归根结底吃的是一种“馍”而非一种“肉”;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三来,既然不能叫“馍夹肉”,为什么不叫“夹肉馍”?这就有的说了,长久以来,在陕西人的食谱中,“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有馍就是饭、吃馍当吃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那么,怎么吃馍?怎么让馍吃起来更香?就成了陕西人切磋琢磨的用力点。聪明智慧的陕西人不但赋予了“馍”本身无数的形态,也创造了“馍”众多的吃法,其中,“夹馍”就是重要的一种。

  所谓“夹馍”,就是把“馍”纵向一分为二,中间夹入菜肴。馍有很多种,夹入的菜肴也有很多种,于是,“夹馍”也有了很多种,比如,夹了炒菜的馍、夹了鸡蛋的馍、夹了肉的馍,等等。这样一来“夹馍”就不但是一种加工方式,而且成为了一种食物的统称,也就是说,在陕西小吃中,有一种食物就叫“夹馍”。

  有了“夹馍”这个称谓,为了区分其中不同的品种,于是又有了不同的称谓:“菜”夹馍、“蛋”夹馍、“肉”夹馍。

  所以,“肉夹馍”的名称是这样来的。

  关于“三明治”。

  英文sandwich,本来是英国东南部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镇上有一位名叫John Montagu的酷爱玩纸牌的人,整天沉溺于纸牌游戏中,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仆人很难侍候他的饮食,便将一些菜肴、鸡蛋和腊肠夹在两片面包之间,让他边玩牌边吃饭。没想到Montagu见了这种食品大喜,并随口就把它称作“sandwich”,以后饿了就喊:“拿sandwich来!”其他赌徒也争相仿效,玩牌时都吃起sandwich来。不久,sandwich就传遍了英伦三岛,并传到了欧洲大陆,后来又传到了美国,现在几乎成了在面包里夹菜肴的食物的统称。另外如“汉堡”是一个地名,“热狗”则是热的、外形像一种狗的香肠的意思,后来被错拼,成了面包夹香肠的统称。等等,都很有意思,大家现在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从现有资料看,尚无法考证陕西人什么时候开始创造了“肉夹馍”这种食物,所以也无法和三明治等西方快餐的历史比较。但从农耕文明的历史以及中国饮食的悠久历史分析,“肉夹馍”应该早于这些西方快餐。其实,早呀晚的,这个也无关紧要,都应该算作是古人对人类饮食的一种贡献吧!

  至于“肉夹馍”与“三明治”的优劣,其实也无所谓高低,说白了,食物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一个地域的人们喜欢某种食物,一定是与他所在地域的地理环境、粮食物产以及人文特征乃至经济发展程度等相关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各自不同的上述因素,才有了不同的有代表性的食物。而进一步讲,一旦创制出某种食物,这个地方的长期食用,也就对人群的肠道菌群的形成、味蕾的体验等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形成了极难改变的饮食习惯。从小就吃,或者从小吃到大,早已经把一种食物的体验渗透到了骨髓和血液中。既然如此,肯定敝帚自珍,都认为自己那一口好,这非常正常、无可厚非。

  但是,一种食物创制到发展,不可能老是囿于一处,必然有到异地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应该是互相的。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践表明,一种食物交流到“外地”一般有几种形式,一是商者到繁华之所开店售卖,二是经营成熟的商者把某种食物推售到异地。如大唐时西域商人到长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洋快餐”进入包括长安在内的地域。记得当“三明治”刚从书本上、电影上落地时,许多人趋之若鹜,原本只是意象中的尤物到了眼前,很是向往着去亲近一次。一位英年早逝的作家,当时就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花了差不多普通人一月工资的银两去买了一个。那时候普通人的平均工资在五六十元左右,而那时候西安肉夹馍的价格应该在五毛到一块之间,算一下真吓人,几乎同样大小的两个东西,价格差了百倍。

  三明治与肉夹馍,孰优孰劣,其实真用不着比较,不同地方产生的性质相近的两种食物而已。但在一个阶段价格如此悬殊,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是猎奇、好奇?还是一种“仰望”般的文化心理?应该是后者吧。曾经一度,所谓崇洋媚外,渗透到过方方面面。在那样一种文化心理下,吃“三明治”就是高大上,吃“肉夹馍”可能就自惭形秽吧。所以,尽管有人吃了“三明治”,觉得比“肉夹馍”的味道差远了,但还是要硬着头皮说感觉不错,也许是心理上的感觉吧。

  随着历史的进程,各地的各种特色食物也交流融合得更加快速而紧密。以“三明治”开端的洋快餐也经历了大热大火到正常乃至衰退的过程,而本地的一些特色食物,比如“肉夹馍”也开始走出去,到外地去、到外国去,据说也闯出了一片天地,这当然是好事。而且,就现在两种东西的价格而言,也基本上处在差不多的水平线上,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状况。

  其实,就“三明治”“肉夹馍”而言,应该都是不同地方的人出于对生活的热爱、对食物的钻研琢磨而创制的经典性的快餐,能各自传承下来,都彰显了共同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

  至于为什么会有远隔重洋千万里,但又能创制出性质大致相近的食物,这可能就是共同的对于食材的认知、对食物性征的认知等。有了基本的认知,不同的地方的人们不约而同、心有灵犀地创造出了这些美味。这大概就是人性中共通的东西,同为人类,习相远性相近。

  如果还要列举一些东西方食物的相似相近的品类,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东西同样彰显了上述这些特征。

  比如中国面条和意大利通心粉,这两种异曲同工的东西、或者说就是一种东西。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比如中国馅饼和西方的“披萨”,区别好像就在于一个“馅”在里面、一个“馅”在外面。

  比如陕西的一种肉制品,“泾渭分明”所在地泾阳的“穰合”(猪肉、鸡蛋加馒头渣制成的菜肴),当地人后来介绍说是“中国最早的午餐肉”。而所谓“午餐肉”,也是借用了西方肉制品的名称,之所以借用他人名称喻指,倒不是“蹭热度”,而是本地产的虽然历史悠久的好东西缺乏知名度,实际上还是缺乏走出去的交流。

  这样对东西方的某些食品做一些“比较文学”范畴的探讨,虽然很浅显,但是不是也能够看出一些规律、发现一些问题?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发现差距,认识到差距是好事,正可以迎头赶上。正如“肉夹馍”之于“三明治”,完全可以在市场推广方面等驾齐驱。

  当世上的好吃的互相交流、融合之时,不独可以更广泛地饱口福,更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发展。如此,则“比较”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唯有暗香来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夏夜,望志路警笛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