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8、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3、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14、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5、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6、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8、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1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4、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2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6、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7、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2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9、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1、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3、友如作画须求淡,邻有淳风不攘鸡。
3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6、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37、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38、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3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1、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42、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4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4、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45、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46、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47、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4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5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1、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52、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之邦,行矣。
5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5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57、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5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2、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63、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64、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6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6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67、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
6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7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3、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74、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7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76、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7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8、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为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79、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que)诚信而详。
8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8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8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4、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88、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8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0、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91、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9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3、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94、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95、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9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97、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爱子女之心敬父母。
9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9、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100、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01、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0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103、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10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0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106、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107、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10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0、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111、曙戒勿怠,后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12、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11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114、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115、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秦牧
1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17、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118、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119、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
120、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12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3、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12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25、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12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2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1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29、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130、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3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3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33、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1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3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136、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3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阅读感言